首页 理论教育 四匈奴汗国再分裂,匈奴南北对抗

四匈奴汗国再分裂,匈奴南北对抗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匈奴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奴汗国就大规模向新王朝沿边攻击,做摧毁性的破坏。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奴汗国复兴的良机。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东汉王朝,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东汉王朝对抗。北匈奴汗国西迁后,只剩下南匈奴汗国,永远成为中原王朝的臣属。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东汉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

四匈奴汗国再分裂,匈奴南北对抗

匈奴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公元10年,王莽动员三十万大军,派遣十二员大将,分兵十二路,同时并出。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奴汗国就大规模向新王朝沿边攻击,做摧毁性的破坏。于是王莽继续向后方征兵征粮,转运千里,战士老弱,或死或逃,田地荒芜,饥馑四起,官吏乘机暴虐,民众抗暴不可遏制。

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奴汗国复兴的良机。可是天灾人祸使他们不但不能掌握这个良机,反而更形微弱。四十年代中,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更糟的是,到公元后48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东汉王朝,请求保护。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东汉王朝,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东汉王朝对抗。

到了五十年代,北匈奴汗国进攻南匈奴汗国,南匈奴不能抵抗,向东汉王朝求救。东汉政府采取三项措施:一,把呼韩邪二世单于所属的八部人口牲畜,全部迁入长城,使他们在西河美稷(内蒙准格尔旗)一带屯垦;二,东汉王朝特设匈奴协防司令(护匈奴中郎将),与单于共同处理匈奴内政外交事务;三,另设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屯兵曼柏(内蒙达拉特旗东南),一则防止南北两匈奴复合,一则防止北匈奴向南匈奴攻击。北匈奴汗国当然不肯甘心,不断南下突袭,使东汉王朝北方沿边郡县,白天都得紧闭城门。

本世纪(一)六十年代之后,东汉王朝国力恢复,开始对北匈奴反攻。七十年代73年,大将窦固出酒泉(甘肃酒泉)西进,直到天山,占领北匈奴汗国最肥沃的耕地之一伊吾卢(新疆哈密),留兵屯垦。另一位大将耿秉出张掖(甘肃张掖)北进,深入三百公里,直到三木楼山(蒙古王则克山),北匈奴坚壁清野,向后撤退,没有受到重大创伤。八十年代85年,北匈奴汗国的七十三个小部落投奔南匈奴汗国。87年,位于乌桓部落北方新茁壮起来的鲜卑部落(内蒙西辽河上游),也向北匈奴侵略,北匈奴在迎战中大败,优留单于被杀,内部混乱,又有五十八个部落共二十八万人,进入长城,归顺南匈奴汗国。

东汉政府乘北匈奴内外交困,及时地与南匈奴组织汉匈联军,给予最沉重的一击。八十年代89年,东汉大将窦宪出朔方(内蒙磴口),北疆边防司令(度辽将军)邓鸿出五原(内蒙包头),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出满夷谷(内蒙固阳北),在涿邪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会师,向北挺进,深入瀚海沙漠群一千五百公里,到稽落山(蒙古古尔班察汗山),终于捕捉到北匈奴主力。北匈奴主力在东汉军队强大攻击下崩溃,北匈奴单于(历史上未记下他的名字)向西逃走,亲王以下一万三千人被杀,八十一个部落共二十余万人投降。窦宪就在燕然山(蒙古杭爱山)上,竖立石碑,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www.xing528.com)

两年后(九十年代91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奴汗国消灭。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奴单于包围,北匈奴再度崩溃。皇太后亲王以下五千余人,全部被俘。只北单于在混战中突围,向西逃走。

——这一次战役,对东汉王朝固然重要,但对西方世界更为重要。北匈奴汗国残余部落,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三百年之后四世纪时,终于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原住在黑海北岸的西哥特部落,向西侵入多瑙河上游。原住在多瑙河上游的汪达尔部落,向西侵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对这些排山倒海而来的游牧民族,无法抵御,而终于沦亡。

北匈奴汗国西迁后,只剩下南匈奴汗国,永远成为中原王朝的臣属。

——匈奴汗国(也就是南匈奴汗国),在形式上仍继续存在一百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再重要。三世纪一十年代216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当时的王庭平阳(山西临汾)去邺城(河北临漳)拜会当时东汉的宰相曹操,曹操把他留下。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东汉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这个烜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终告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