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厚熜承统引发二大礼议事件,中国人史纲

朱厚熜承统引发二大礼议事件,中国人史纲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朱厚熜是以亲王的身份入承大统,于是发生著名的“大礼议”事件。“濮议”事件中的现任皇帝赵曙(宋英宗),是死皇帝赵受益(宋仁宗)的侄儿,自幼就被赵受益抱到宫里,当作儿子抚养。“大礼议”事件的现任皇帝朱厚熜则只是死皇帝朱厚照的堂弟,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依人伦常理判断,“濮议”事件所发生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再发生,但它竟然发生。朱厚熜下令逮捕哭声最大的官员一百三十四人,投入锦衣卫诏狱。

朱厚熜承统引发二大礼议事件,中国人史纲

二十年代1521年,朱厚照结束他烂污的一生,没有儿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嘉靖帝)继位。因为朱厚熜是以亲王的身份入承大统,于是发生著名的“大礼议”事件。朱厚熜在皇位世系上的关系位置,我们用下表说明:

“大礼议”事件是十一世纪宋王朝“濮议”事件的翻版,不过“濮议”时代,儒家中的理学学派还没有兴起,而本世纪(十六)理学正在兴隆,所以也特别热闹和特别有趣。

“濮议”事件中的现任皇帝赵曙(宋英宗),是死皇帝赵受益(宋仁宗)的侄儿,自幼就被赵受益抱到宫里,当作儿子抚养。“大礼议”事件的现任皇帝朱厚熜则只是死皇帝朱厚照的堂弟,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依人伦常理判断,“濮议”事件所发生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再发生,但它竟然发生。儒家系统的理学家,根据古老的公元前五世纪使鲁国国君被按住叩头的儒书规定,认为小宗入继大宗,应以大宗为主,朱厚熜虽无法做朱厚照的儿子,却必须做朱祐樘的儿子,然后大宗才算不绝。一切奇异的办法,都由此奇异的论断而生。那就是说,朱厚熜应称伯父朱祐樘为父亲,应称伯母朱祐樘的妻子为母亲,而改称自己的父亲为叔父,改称自己的母亲为叔母。

当此议论最初提出时,刚刚即位、年才十五岁的朱厚熜,便直觉的感觉到不对劲。他说:“父母怎么可以如此颠倒?”朱厚熜的父亲早死,他是一个独子,当他的寡母蒋氏从亲王封地安陆(湖北钟祥)前往北京,走到通州(北京通县),听到这个消息时,即拒绝前进,因为她不但当不了皇太后,而且还失去了儿子,她气愤地说:“这是什么话,怎么把我的儿子当成别人的儿子?”

这一次跟“濮议”事件最大的不同是,政府全体官员的见解完全一致,宰相杨廷和跟教育部部长(礼部尚书)毛澄,合著了一篇《崇祀兴献王典礼》,自称是万世不易的经典,向文武百官宣布:“大家的行动都要以此作为根据,敢有异议的,就是奸邪。”——那就是说,凡是反对他的意见的人,一律纳入小人系统,这就是传统的古老法术。想不到一位新考取进士,在教育部(礼部)实习的年轻人张璁,他向副部长(侍郎)王瓒说,朱厚熜是继承堂兄的帝位,不是继承伯父的帝位。是入继帝统,不是入继大宗。朱祐樘自有他自己的儿子,如果一定要大宗不绝的话,不应该为朱祐樘立后,而应该为朱厚照立后,所以朱厚熜不应改变称呼。王瓒认为他的理由充分,略微向大家透露。杨廷和立即气冲斗牛,唆使监察部门的官员,寻找王瓒的毛病,提出弹劾。王瓒不敢再开口,但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张璁,索性直接向皇帝上奏章申明他的主张。杨廷和大怒,把张璁贬到南京,警告他说:“你要听话,不要唱反调。”恰巧宫中发生火灾,杨廷和庄严地指出,这正是天老爷对违反礼教之徒的一种惩罚,必须朱厚熜称父亲为叔父,称母亲为叔母,天老爷才会龙心大悦。朱厚熜母子自问不能抗拒天老爷,只好照办。

但朱厚熜母子的屈服是短暂的,在火灾的震撼平息后不久,就旧事重提。朱厚熜坚持要恢复正常称呼,杨廷和用辞职作为要挟,朱厚熜毫不挽留,立即批准,而把张璁召回北京。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全体高级官员在内政部长(吏部尚书)乔宇领导下,杯葛(抵制)张璁,并阴谋用酷刑把张璁处死,他们的方法是来俊臣的《罗织经》上的一套,纷纷上奏章攻击张璁,司法部长(刑部尚书)赵鉴下令给他的部属,只要有一份奏章交下来查办,就逮捕张璁,不加询问,立即用廷杖拷死。朱厚熜对这个恶毒计划有所风闻,所以不但不把奏章交下查办,反而擢升张璁当翰林学士,后来更索性擢升他当宰相。(www.xing528.com)

二十年代1524年,朱厚熜即位的第四年,正式下令恢复旧称,伯父仍称伯父,父亲仍称父亲。卫道之士大为震动,一个个中风狂走,好像到了世界末日。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尤其激烈,他大声疾呼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注意“国家养士”这句话,中国历史上以明王朝对人民(包括所谓“士”)摧辱得最为残酷,却竟然出现与事实恰恰相反的“养士”论调,说明奴性不但使人恬不知耻,更能使人颠倒是非。

杨慎的奴性狂热得到了响应,另一位大臣王元正也哀号说:“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于是包括各部部长(尚书)在内的全体高级官员数百人,一齐集合在左顺门(宫门之一)外,匍匐跪下,大喊朱元璋和朱祐樘的帝王称号。王元正的表演更为出众,他像一个委屈万状的无赖一样,用拳头擂着宫门,拉起连老天爷都听得见的喉咙,放声大哭。大家发现如果不跟着他也如此大哭,就有被指控为离经叛道的危险,于是一片哭声,使金銮殿上的瓦片都摇晃起来。他们宣称所以如此,是痛心千古伦常和国家命脉,都已濒于毁灭前夕。虽然有宦官奉朱厚熜的命令前来劝解,但他们誓言在朱厚熜不改称父亲为叔父、母亲为叔母之前,哭声绝不停止。

朱厚熜下令逮捕哭声最大的官员一百三十四人,投入锦衣卫诏狱。第二天再补行逮捕九十余人,全部廷杖,其中十六位官员没有福气承受这种“养士”的待遇,竟死在杖下。杨慎、王元正幸而不死,于廷杖后贬谪到蛮荒边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