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十字路口:王学思想与‘大礼议’事件的墨菲定律

明朝十字路口:王学思想与‘大礼议’事件的墨菲定律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赞同世宗者用人情解释宗法,所依据的正是当时十分盛行的“王学”思想。王阳明本人虽然并未参与“大礼议”,但对弟子、朋友的议礼行为,其实持赞同立场。杨一清“劝席书早赴召,以定大议”。与王阳明相似,杨一清担心“大礼议”会造成官僚集团的分裂。“大礼议”事件再次印证了“墨菲定律”的神奇: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明朝十字路口:王学思想与‘大礼议’事件的墨菲定律

大礼议”不仅席卷了嘉靖初年的朝廷政局,而且山野之中的士大夫也有很多涉入其中。赞同世宗者用人情解释宗法,所依据的正是当时十分盛行的“王学”思想。方献夫、席书、霍韬、桂萼、张璁本身便是王阳明弟子、好友或其思想认同者。王阳明本人虽然并未参与“大礼议”,但对弟子、朋友的议礼行为,其实持赞同立场。因此,“大礼议”不仅是一场世宗君臣与正德旧人的政治斗争,还是阳明心学程朱理学的一次正面交锋。

王阳明之所以支持朋友、门生的议礼行为,不仅与他的学说主张有关,而且源于他与杨廷和具有不同的政治立场。正德时期,王阳明之所以能够担任汀赣提督,平灭朱宸濠叛乱,是由于吏部尚书王琼的支持。与杨廷和凭借东宫旧僚的身份,便可以平步青云不同,王琼作为六部官员,先后结交宦官和武宗佞幸群体,才得以出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从而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正德时期,杨廷和与王琼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下,围绕中枢权力,形成了长期对立和斗争。武宗去世以后,杨廷和与王琼再次围绕中枢权力,发生过一次正面冲突。在张太后的支持下,杨廷和最终将王琼驱逐出朝,充军发配。与王琼关系较好的王阳明,自然在政治立场上与杨廷和相左。

与王阳明相比,同样居于乡间的杨一清,在“大礼议”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与王琼一样,杨一清在正德时期,作为六部官员,长期受到杨廷和的压制。嘉靖初年,杨一清赋闲于乡中,但十分关心议礼进程。他对于杨廷和等人的主张颇不以为然,“惊曰:‘奚至是哉!’”而他对于张璁的观点十分赞成:“及见臣璁所著《或问》,喜曰:‘天地间自有公是,不可易也。’”[20]杨一清还亲自写信给他的弟子,当时的吏部尚书乔宇,说道:“张生此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21]席书《大礼考议》上达朝廷之后,世宗非常重视,召见席书。但此时朝中官员对席书十分痛恨,席书对是否应诏赴京心有疑虑。杨一清“劝席书早赴召,以定大议”。[22]

与卷入“大礼议”的在朝诸人不同,王阳明、杨一清由于居于乡野,置身事外,能够相对客观地审视这场政治斗争。他们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并非议礼本身,而是“大礼议”所可能导致的政治斗争,乃至官僚集团的分裂。正德时期,由于武宗荒怠朝政,政局动荡不安,明朝逐渐危机四伏,不仅爆发了农民战争,而且还发生了两次宗室叛乱。有鉴于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对于明朝未来的走向十分担忧。王阳明对于“大礼议”便抱着一种十分蔑视的态度,认为这是一场无谓的纷争,明朝上下真正应该做的是清除弊政,引导政权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与王阳明相似,杨一清担心“大礼议”会造成官僚集团的分裂。他在给乔宇的书信中,曾经如此规劝:“人臣进言,当体太《易》纳约自牖之训,无世俗徇之见;以伉直为贤,恐激衣冠之祸。”[23]平心而论,杨廷和等人恪守宗法制度,依托程朱理学,主张士大夫集团对皇权进行约束,从而构建起相对平衡的政治生态,虽具有很强的政治正义感和责任感,但他们墨守成规,并未根据时势,灵活变通,最终激化了君臣之间的冲突,使得明朝政局出现巨大动荡。而世宗君臣从人情出发,虽颇值得同情,但张璁等人实有干进之心,世宗对于议礼反对派打击又过于酷烈。可见,世宗君臣与正德旧人的“大礼议”之争,无论孰是孰非,都造成了明朝政权内部的党同伐异和分裂。经过“大礼议”事件,世宗十分注重掌控皇权,有意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制衡状态,以便操控;而文官集团也不复之前激浊扬清的政治风气,而是臣服于皇权之下,展开激烈的内部斗争。嘉靖时期阁臣之间的内部斗争、内阁与六部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逐渐开启了明后期的“党争”风气。

受到“大礼议”严重冲击和伤害的明朝政权,也面临着外界越来越多的挑战。嘉靖时期,明朝的边疆遭到诸多威胁。蒙古在北部边疆对明朝构成了全面威胁,嘉靖二十九年(1550),发生了俺答包围北京的“庚戌之变”。为了阻止土鲁番东进,明朝不得已关闭了嘉峪关。嘉靖三十一年(1552),伴随“大航海时代”的脚步,耶稣会士沙勿略登上了广州的上川岛,成为第一名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建起房屋,开启对澳门数百年的占领。而这段时期,“倭寇”肆虐于明朝海疆,明朝为此厉行“海禁”,这与西欧日益兴旺的海上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礼议”事件再次印证了“墨菲定律”的神奇: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大礼议”本来可以有多种方式更好地解决,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最坏的地步。“大礼议”事件后,明朝也开始走向内外交困的历史境地。

【注释】

[1] 李洵:《正德皇帝大传》,第20—32页。

[2] [明]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卷三《视草余录》,第808页。

[3] [明]孙志仁:《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忠杨公廷和行状》。载[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五《内阁四》,第487页。

[4] [明]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卷三《视草余录》,第816页。

[5] 《明史》卷一六《武宗纪》,第212页。

[6] 《明武宗实录》卷一九七,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第3680—3681页。

[7]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〇《大礼议》,第735页。

[8] 同上,第736页。(www.xing528.com)

[9] 同上,第737页。

[10] 同上。

[11] 同上,第737—738页。

[12] 同上,第738页。

[13] 同上,第739页。

[14] 同上,第741页。

[15] 同上,第742页。

[16] 同上,第743页。

[17] 同上,第745页。

[18]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〇《大礼议》,第749页;《明史》卷一三〇《郭勋传》,第3823页。

[19]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五〇《大礼议》,第751页、第753页。

[20] [明]杨一清:《杨一清集》附录一《明伦大典后序》,第1116页。

[21] [明]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一《杨一清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6页。

[22] 《明史》卷一九八《杨一清传》,第5230页。

[23] [明]杨一清:《杨一清集·督府稿·与致仕乔白岩太宰》,第10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