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陈列原则和黄金区域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陈列原则和黄金区域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在陈列时遵循的视觉上的原则,比如通道尺度、陈列密度、陈列高度,是进行设计时应首先考量的原则。这一数值区域可视为黄金区域,展示设计陈列高度在此区域中较易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设计中,一般将距地板约60~180厘米的水平区域称为展品的有效陈列区域。在店铺中,如果是陈列小件商品的展柜,其桌面需要高100厘米左右,总高度不宜超过150厘米。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陈列原则和黄金区域

商品在陈列时遵循的视觉上的原则,比如通道尺度、陈列密度、陈列高度,是进行设计时应首先考量的原则。

1.通道尺度 在商业展示空间中,通道的宽度需要按照场所的规模去变化,合适的通道尺度可以营造舒适合理的空间环境,过大或过小都会破坏顾客的体验感。小的空间,如果通道设置过宽,就不能有效利用空间,不能营造紧凑温馨的空间环境。而大的空间,如果通道设置过窄,则会显得空旷、布局不合理。在小规模的店铺中,一般要保证通道有90~100厘米宽,确保正常的人流通过。而在中型、大型店面中,通道则可以达到120厘米甚至更宽(图2-117)。

2.陈列密度 陈列密度是指商品占其所处环境中多与少的比例程度。其具体表示值是由商品所占地面面积与商业空间面积之间的百分比显示的。一般而言,在大型店面中,商品与空间的陈列密度比率以30%~50%为宜,小型的商铺中,比率最多不宜超过60%。否则会造成视觉上的拥堵感。

适当的陈列密度是平衡商家与顾客之间的需求差别。它一方面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商家想要多展出、提供更多信息的心理,另一方面它维护了顾客在购物过程中视觉愉悦的基本权益。因此,适当的陈列密度不仅可提高展示的效率,也能使观众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购物。陈列密度过大,容易形成通道拥挤、心情烦躁、视觉疲劳;而陈列密度过小,又会使商业空间显得空旷、乏味,空间的利用率也会降低,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图2-117 大、中、小规模店铺通道尺度(单位:mm)

3.陈列高度 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与以下40厘米之间的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按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1厘米计算[1],视高为154.7厘米;成年女子平均身高155.8厘米,视高为144.3厘米。两者平均视高约为150厘米,接近这一尺寸的上下浮动值为110~170厘米。这一数值区域可视为黄金区域,展示设计陈列高度在此区域中较易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展示设计中,一般将距地板约60~180厘米的水平区域称为展品的有效陈列区域。这是一个能被观众主动注视的范围。60厘米以下、180厘米以上的区域是观众不易注视接触的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60厘米以下的区域常作为仓储空间使用,而180厘米以上的区域有多种用途,如导引系统的标示、广告的布置、企业形象的宣传等用途。但其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50厘米。但在近些年,一些展会上的展位越来越大型化,许多展位高度远远超出了250厘米。高于250厘米以上的区域是难以吸引观众的近距离目光,但在宽阔的大型展厅中,这样的高度能引起观众远距离的注意(图2-118)。(www.xing528.com)

图2-118 立面陈列尺度(单位:cm)

展品的宽窄、大小对人的水平视角也有影响。人们的正常水平视角大致为上下45°。如果展品的高度超过水平视角,在密度大的展厅中,观众会因为找不到理想的观赏角度,而使自己的颈部左右摇摆及腰部来回扭动,或频繁地前进后退,势必增加观众的疲劳感(图2-119)。

在店铺中,如果是陈列小件商品的展柜,其桌面需要高100厘米左右,总高度不宜超过150厘米。如果商品的尺寸较高,相应展柜的高度就可以适当低一些。这样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最佳视觉位置。

图2-119 视野界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