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界名流云集-武汉文化简史

武汉文化界名流云集-武汉文化简史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抗战政治中心的形成,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开始向武汉集结。各种救亡团体、文化界人士、成千上万的抗日青年、流亡学生从华北、上海、南京来到武汉。[2]除文艺界人士之外,还有一批文化界人士到达武汉。“迁移到武汉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救亡团体已达一二百个,各类文化界人士达1000 人以上。”

武汉文化界名流云集-武汉文化简史

伴随着抗战政治中心的形成,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开始向武汉集结。各种救亡团体、文化界人士、成千上万的抗日青年、流亡学生从华北上海、南京来到武汉。

“八一三”上海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就提出了“到武汉去”的口号,希望把武汉变成全国新的抗战文化中心。在夏衍、于伶、宋之的等人的努力下,上海职业电影戏剧工作者和一部分业余戏剧工作者共200 余人组成了13 个救亡演剧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第十一各队,随后向武汉进发。9月初,由马彦祥率领的第一队到达武汉,队员中有宋之的、贺绿汀、王余祀、陈凝秋、崔嵬、丁里等。接着由洪深带领的第二队到达武汉,队员有冼星海、金山、王莹等27 人。随后,属于第三、第四队的赵丹、章曼疆、顾而已、陶金白露、舒绣文等10 多人也到达武汉[1]。接着,又有陈白尘率领的影人剧团来到武汉,其中有施超、田深等30 多人。同时到达汉口的电影名人还有史东山、袁牧之陈波儿、高占非、黎丽莉等人。这些人来汉之后,加入到武汉制片厂工作。“全国一十八个戏剧团体,全国几乎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戏剧人才,都集中在汉口。”[2](www.xing528.com)

除文艺界人士之外,还有一批文化界人士到达武汉。如七七事变之后,陈独秀来到武汉,参加集会,公开演讲;北大教授陶希圣,五四运动健将罗家伦,著名作家沈从文以及萧红、萧军夫妇,著名学者胡绳等汇聚武汉,或公开集会讲演,或办抗战期刊,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持久抗战、全面抗战。到1937 年底,“成千上万的抗日青年从东北、华北、华东来到武汉,文艺界、教育界科学界的无数知名人士纷纷来到武汉,加上抗日宣传队、救亡演剧队、文化工作队、战地服务队等一二百个群众组织先后云集武汉,使得武汉三镇燃烧起抗日的熊熊烈火,成为抗战的斗争中心”[3]。“迁移到武汉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救亡团体已达一二百个,各类文化界人士达1000 人以上。”[4]武汉继全国抗战政治中心之后,又迅速成为全国抗战的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