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简史:长春观,武汉仅存道教建筑

武汉文化简史:长春观,武汉仅存道教建筑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的武昌大东门外,风景妩媚的黄鹄山(蛇山)尾部,有一处景色清幽,建筑典雅的游览胜地,它就是武汉现今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道教艺术风格的建筑群——长春观。不错,长春观就是具先知卓见的方外人很早就开辟的一处洞天险境。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武汉文化简史:长春观,武汉仅存道教建筑

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浩浩荡荡的武昌大东门外,风景妩媚的黄鹄山(蛇山)尾部,有一处景色清幽,建筑典雅的游览胜地,它就是武汉现今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道教艺术风格的建筑群——长春观。不知哪位先哲说过“天下名山僧占尽”,也不知哪位先贤道出仙境的“洞天福地”总与方外结缘。不错,长春观就是具先知卓见的方外人很早就开辟的一处洞天险境。明媚秀丽的黄鹄山山势至此伏而又起,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望黄鹤山》诗中所说的“中峰倚红日”处,就是指古长春观这一段。

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长春观坐落的地方停留,早在公元前3 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自建立以来,长春观的影响就不断扩大,在明朝清朝又继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太清殿、三皇殿等,布局紧凑,规模宏大。在观内建筑七真殿旁边,有一处功德祠,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天文全景图,是著名道士立理安在20 世纪30 年代完成的,对研究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道教始祖老子曾应他的弟子之邀赴庐卓“会五老”,到了江南鄂州之后,没有停留,即西转而到湖港之乡乏双峰山麓的长松岛。人们为了纪念他,附会说此松岛即长松岛,曾建有老子宫。老子宫虽属传闻,但是古代的方外人在秦汉、唐宋各代却因此兴建了“先农坛”“神祇坛”“太极富”和“太清宫”。南宋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坛记》中真实地记载了这块风水宝地:“城东黄鹄山下,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信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