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方盐文化:促进天津地方文化的发展

北方盐文化:促进天津地方文化的发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盐商虽然富有,但在中国文化本位时代,他们无法进入主流社会。盐商社会角色的转换,极大地提高了天津的文化层次,加速了地方文化的积累,从此,天津地方文化成果不断涌现,不少优秀的成果还影响到全国。与此同时,南北名士也把不同方面的文化艺术带到了天津。当年,天津的著名文化人有一半来自外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以盐商为代表的文化摄入,才把传统时期的天津文化推向高峰。这,也不能不归功于盐文化的“余荫”。

北方盐文化:促进天津地方文化的发展

天津平原产盐历史悠久,公元4世纪的魏晋时期,就有关于沿海地区“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的记载。元代直沽人口的集中也与盐业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1234年(蒙古太宗六年),三岔河口一带有盐卤自地下涌出,当地官府遂委派旧有的居民高松、谢实等负责这里的盐业生产。由于三岔河口一带交通运输方便,商贩往来频繁,社会进步很快,经过30余年的发展,这里已是“人得安业,盐如山积”。

明代以来,随着天津城市的成长,盐产区向海河下游的滩涂地带发展。天津的盐业生产,由设于沧州长芦镇的转运使司管理,所以天津出产的海盐也叫长芦盐;因为天津长芦盐质量好,一部分还要作为贡品送到北京。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代中叶以后,盐的销售方法也一改传统的官府垄断制度,变为交商人运销,办法是:由政府发给制盐人和贩盐人专门的凭证,俗称“龙票”,票面上规定了盐的产量、销量与行销地,彼此不能越界,这就是所谓的“引岸专销”;在这种制度下,天津便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盐商。

产销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长芦盐的生产,迨至清初,年产量猛增至600万引(每引重250斤),纳课税银70余万两,相当于清王朝全部盐课的10%,国库收入的1%。长芦巡盐御史衙门也因此由北京迁到天津,天津遂成为长芦盐的总汇之地。

由于取得引岸专销权能获巨利,不但天津本地的殷商富户投资盐业,各地商人也纷纷来津业盐,他们大都因发家而落籍天津。如大盐商张霖,原籍抚宁,清初来津行盐致富。名收藏家安尚义,朝鲜族,落籍奉天,因行盐致富,寓天津,曾捐修天津城。大盐商查氏原籍浙江海宁,后北来,在天津业盐成巨富。诗人金玉冈,原籍浙江会稽;诗人杨光仪原籍浙江义乌,均为来津业盐致富。由于盐商在地方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连皇帝对他们也是“时邀眷顾,或召对,或赐宴,赏赉渥厚,拟于大僚”。1748~1794年乾隆皇帝先后10次巡视天津,有9次“恩恤”长芦盐商,或赐珍品,或减免课税。

盐商虽然富有,但在中国文化本位时代,他们无法进入主流社会。要想改变其身份、地位,当时只有附庸风雅,归附于士大夫行列。于是他们竞相修建园林别墅,争揽南北名士,本名之外都起有别号,还都著有诗文集。一时间,天津园林之盛,冠于蓟北,文运之昌,甲于畿南,绵历数十年而不衰。(www.xing528.com)

如大盐商张霖,别号卧松老衲,建有别业遂闲堂、问津园,著有《遂闲堂稿》;其子张坦、张埙、张霪(渤海秋水道人),均师从名士,工诗善书,著述亦丰。大盐商安尚义、安歧(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父子,精鉴赏,收藏甚富,其中精品于乾隆时大半流入内府。龙震,别号东溟山人,建有别业老夫村,著有《玉红草堂诗集》等。大盐商查日乾,别号慕园,一生酷爱文史,曾在南运河畔修建名园水西庄,有诸多名胜,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驻跸水西庄;1771年留止园内时,正值紫芥花盛开,遂赐名“芥园”。其子查为仁、查为义、查为礼,均潜心于书画,且才藻横飞,金石鼎彝,藏贮极富;在水西庄外,别建屋南小筑。查氏一家热衷于款接名流,大江南北才俊之士,“凡道出津沽者,一刺投之,无不延揽”;又捐其旧居,建问津书院。盐商家庭出身的金玉冈,别号黄竹老人,好出游吟诗;李承鸿,业盐来津,亦工诗好客,提倡风雅,建寓游园,内有十景;“查氏衰落,承鸿接轸前轨,虽具体稍微,而风流赖以不坠。”盐商阶层如此活跃,在当时中国的其他城市是不多见的。

盐商社会角色的转换,极大地提高了天津的文化层次,加速了地方文化的积累,从此,天津地方文化成果不断涌现,不少优秀的成果还影响到全国。如安麓村所著《墨缘汇观》,是书画收藏鉴定的权威性著作;又以三千金购得唐人孙过庭《书谱》墨迹,重摹上石,后嵌于扬州康山草堂壁上。查日乾与厉鹗合著的《绝妙好词笺》是极受欢迎的词选笺注本。著名学者王又朴的《易翼述信》,被收入《四库全书》。名画家华琳的《南宗抉秘》,发前人所未发,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名著。

与此同时,南北名士也把不同方面的文化艺术带到了天津。汪沆的《津门杂事诗》说:“吴老弹棋数第一,柳朱绘事技殊工;黄图他日编方技,掌录人才半寓公。”自注说:“江南吴来仪,浙江柳维新,江南朱锡鬯,皆流寓天津以老。”当年,天津的著名文化人有一半来自外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以盐商为代表的文化摄入,才把传统时期的天津文化推向高峰。

传统文化发达的另一个标志是地方获第者渐多,到了晚清,天津“登乙榜者几占全省中额十分之二,甲榜则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这,也不能不归功于盐文化的“余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