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管理能力与职业发展

时间管理能力与职业发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销售部经理要处理客户投诉,必须临“急”不乱,力求客户对解释或处理结果接受和满意。第Ⅲ象限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进入的象限,进入它的价值不大,不要为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花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合理规划时间,没有按优先原则对事件排序,把紧急的事当成重要的事来处理,颠倒了主次,势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第Ⅰ象限的事情重要而且紧急,由于时间原因,人们往往不能做得很好。

时间管理能力与职业发展

时间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订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时间管理包括三个部分:创造时间,通过分权、放权、以分享他人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科学安排好每一天,充分利用好办事效率最高的黄金时间。

由于时间永远不会停止,而且,时间本身并不能被管理,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支配、调整与驾驭自己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事情。

每个人的每年都有12个月,每天都有24个小时,但是每个人对它的利用却不尽相同,所以产生的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时间是做一切事情的资本,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且是最难以实现有效利用、最经不起浪费的资源。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被用于做什么。让某个人损失了时间就等于他的金钱,损失了时间就等于抵押了未来。管理好时间就能管理好工作和生活

(一)时间管理方法

时间管理方法,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总结,主要包括时间象限法、ABC法、帕累托法等。受篇幅限制,下面仅对前两种做重点介绍。

1.时间象限法

(1)四象限的工作分类。所有的工作都既有紧急程度的不同,又有重要程度的不同。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将工作分成四类,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利于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人们对时间的利用,不外乎有这四种情形可供选择和控制。四象限的工作分类如图3-1所示 。

图3-1 四象限的工作分类示意图

第Ⅰ象限:既紧急又重要的事项。

紧急提指必须马上做的事项,重要是指对组织、部门或者个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首先处理、优先解决。例如,销售部经理要处理客户投诉,必须临“急”不乱,力求客户对解释或处理结果接受和满意。但是,如果客户投诉增多,每天都要处理类似事件,则要考虑产品是否出了问题?销售人员的销售或服务水平是否降低?

有的大学生或职场新人做事不分轻重缓急,遇事就赶紧去做,像消防员一样到处救火,看起来好像天天都有紧急的事情去做,其实是对第一象限的错误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成为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各种因素在同一时空出现,相关条件具备时,这件事才可能成为第一象限中的事件。

第Ⅱ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

第Ⅱ象限是四个象限中最有价值的,但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往往被忽视。不同于第Ⅰ象限,该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或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第Ⅱ象限事件管理要“未雨绸缪”。工作、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需要在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制定计划,把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按部就班地高效完成。

第Ⅲ象限: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项。

这一象限包含的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大多是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也没有重要性,这些事情与时间的结合纯粹是在扼杀时间,浪费生命。长期发呆、上网、闲聊、游逛,是在消磨和打发自己宝贵的时间。

第Ⅲ象限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进入的象限,进入它的价值不大,不要为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花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避免进入它的方法就是多留意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把时间用于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事项上。

第Ⅳ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项。

第Ⅲ象限包含的事情很紧急但不重要,因此该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如果没有合理规划时间,没有按优先原则对事件排序,把紧急的事当成重要的事来处理,颠倒了主次,势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2.四个象限的利用

一方面,走出第Ⅳ象限的第Ⅳ象限因其紧急性常常使人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

另一方面,投资第Ⅱ象限。第Ⅰ象限的事情重要而且紧急,由于时间原因,人们往往不能做得很好。第Ⅱ象限的事情很重要,如果投入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实施,会获得重大的成效。可见,投资第Ⅱ象限的回报才是最大的。

3.ABC法则

ABC时间管理法,就是以事务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将待办的事项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然后按照事项的重要等级完成任务的做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日常事务异常繁乱而陷入混乱的状况,使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划分事务级别。根据事务的重要性来确定优先顺序,对每一项工作做如下考虑:“这件事是不是有助于达到我的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做出判断后,再根据判断确定事物的级别。划分标准如下:

A级事务。如果非常有助于达到目标,即为最重要的事项,将其标注为A。A级事务必须做的事,是指与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关的关键事务,比如管理性指导、重要客户约见、重要的期限临近、能带来领先优势或成功的机会。A级事务的关键是要立刻行动起来去做。一旦在短期内完成,就会产生显著的效果。

B级事务。如果对于达到目标具有一般意义,即为较重要的事项,将其标注为B。B级事务应该做的事,是指具有中等价值的事务。这类事务有助于提高个人或组织的业绩,但不是关键性的。B级事务虽不如A级事务那样紧迫,但它仍然很重要。这些工作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相应地推迟。若规定的完成期限较短,就应该将它们很快篮筐为A级。

C给事务。如果对达到目标起的作用不大,即为不重要的事项,将其注为C。C级事务可以做的事,是指价值较低的一类事务。无论这类事务多么有趣或紧急,都可以推迟处理,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该事务中的有些工作甚至可以无限期地推迟。但其他一些事务,尤其是那些有较长时间限制的事务,也会随着完成期限的临近最终转变为A级或B级。

(2)确定事务所占比例及价值。一般来说,A、B、C三级事务在事务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及价值存在这样的规律:A级事务约占任务和工作总量的15%,这是必须集中精力完成的事务,对所要达成的目标而言,它真正的价值高达65%;B级事务约占事务与工作总量的20%,完成事务的价值也就是20%;C级事务占事务总量的65%,完成这级事务的价值仅为15%。

(3)各级事务的时间分配原则。明确事务级别后,首先要全力以赴投入A级事务,直到完成或取得预期的效果后,再转入B级事务。如果不能完成B级事务,可以考虑授权。尽量少在C级事务上花费时间。不过,C级事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除了A级和B级事务外,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太重要但又不能不做的事情,比如准备工作、善后工作和日常工作等。

要注意的是,A级事务虽然重要,但不必要第一时间去做,而把其他事务全抛开。这是由时间的效益性决定的。比如,一个人一天有很多工作,A级事务是拟一份报告,需要花大半天时间;同时还有B级事务和C级事务,若C级事务是一些委派别人去做的小事,那么,在开始起草报告之前,用几分钟时间把这些小事分配下去,被分配到任务的人相对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了。也就是说,有些时候紧急的事务虽然不重要,但要优先处理。

(4)灵活运用“ABC法则”。

首先,增加级别。如果三个级别不足以涵盖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再加一个级别。即D级事务。D级事务是指那些理论上不需要完成的工作。它们没有最后期限,如果完成这些事固然很好,但完不成也没关系。因为自己可以完全无视这些事的存在,它们不会带来任何不利或严重的影响。不过,从事这些D级事务也有一定的好处,它们往往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比如,阅读一本旧杂志时恰巧有一篇很有意义的文章;购买一盏台灯完全改善了工作环境;在文具店闲逛时,发现一种简化文件归档的使用工具;重新阅读手机使用说明时找到一些从未发现的新功能等。

其次,细分级别。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把任务只分成A、B、C级仍然远远不够,或者这样细分下来同时会有太多的同一级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各个级别进一步划分,比如在A级中分为A1、A2、A3,A1要比A2更重要一些,A2也比A3更重要一些;B级事务也是如此。比如明天想完成6项事务,其中有两项A级事务,而在这两项中又有一项较为重要,那么就把它称为“A1”,另一项则称为“A2”;其他级别的事务也是如此。

ABC时间管理法则的优点在于,它剔除了对每项任务附带的个人情绪,有助于理清思路,知道优先做什么,重点在哪里,不至于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事或者不知从何下手。(www.xing528.com)

(二)时间管理的原则

时间管理是一项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目标。通过时间管理来对达成目标的行为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

1.制定目标

任何工作,都是以实现目标为最终目的的。目标对时间的使用具有导向作用,所以,目标制定与时间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制定目标遵循的是SMART标准。

具体的。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比如,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目标“我要使部门的业绩超过去年”就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目标。

可衡量的。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年销售业绩。

可达到的。这里“可达到的”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

相关的。这时的“相关的”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白日梦

基于时间的。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里程碑”,以便进行工作进度的监控。

设定好目标,确定好方向;根据制定的目标,对终极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通过必备的技能来逐步实现现阶段目标。

2.分析时间

多数职场新人都很忙,经常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简直就是“忙碌”二字的化身,可通过任务记录(如表5所示)和行动详解表(如表6所示)对时间进行分析。

表5 任务记录表

表6 行动详解表

忠实地记录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发现各种行动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期反复从事的工作,另一类是偶尔从事的工作。任务记录表主要是在工作完毕之后做分析用。上端有“日”“周”“月”三大栏。下分数小栏,可依工作完成的时间逐一分析。例如在上午,或下午。当然,此种工作必定是属于定期反复的工作。如果是一周才做一次的工作,可在完成当日作分析;如是一个月才处理一次的事,则需在完成的当周分析;如果一周有两次,或每月有两次的工作,则需在适当的时候分析工作。

行动详解表供分析反复进行的固定工作所花的时间。左边是时间栏,以每15分钟为单位,自8:00开始,依顺序排列下去。表上端是行动栏,可以依照每天固定工作类记录下来,然后依照当天各项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在上述时间栏内打个记号“√”,依次方法做下去。

在一天工作全部完毕之后,试着做一个总的检查,探讨每项工作所费的时间有多少,例如,当天开会从8:15到8:45,则打上一个“√”,一天记录下来,可以知道花费在会议上的时间有30分钟。时间的统计工作,可以明确各项工作花费时间的情形,分析是否有浪费的情况发生,时间的分配是否恰当,是否浪费太多时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根据上面的记录与分析适时调整,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排除干扰

作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工作情况多变,身兼多重角色,很多突发的情况会干扰正常的时间安排,以便寻求治理的措施。可通过表7对各种干扰因素加以分析和处理。

表7 干扰因素分析表

列出干扰因素。干扰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突发性干扰,另一类是拖延性干扰。

对于干扰因素排序。通过对干扰因素的排序,每次找出排在前三位的干扰因素加以克服,甚至可以找出排在第一位的干扰因素加以克服。每次不要过多,只求找出干扰最大的因素,坚决予以克服。

对突发性干扰的分析。突发性事件是管理者工作时间的最大干扰因素。由于管理者角色的特殊性,会遇到上、下、左、右全方位的干扰。

列出干扰带来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求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求前三位干扰因素的对策,其他则可以缓一步。

通过对干扰性因素排序,找出最需要克服的因素。

在拖延干扰性因素中,最需要而且最能够克服并且容易产生良好结果的是克服“缺乏自律”。因为在拖延性干扰中,许多因素可能无法把握,但是,应当可以把握自己。

在突发性干扰中,最需要克服的是“突然约见”。

是谁干扰了时间的安排,偷走了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顺序。一定要清楚谁的干扰最大,下属、上司、同事、客户、朋友,还是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