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府管理能力测度方法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府管理能力测度方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政府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是经济调控能力、社会调控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和政府机构效率的综合表达。根据建立的政府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可以选取适当的多指标评价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政府管理进行测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以便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府管理能力测度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乌家培,1999)。

政府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是经济调控能力、社会调控能力、环境管理能力和政府机构效率的综合表达。根据政府调控的领域、内涵和目标,按照指标体系建立所遵循的系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建立如下衡量区域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级指标体系(陈劭锋、周红生、杨多贵,2002)。

1.政府效率

(1)政府财政效率:①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②政府的财政自给率。

(2)政府机构效率:①公务员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②行政管理费用财政支出的百分比;③政府廉洁指数。

(3)政府的社会效率:①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②洁净饮用水的普及率;③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④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2.政府经济社会调控能力

(1)政府经济调控绩效:①经济平均增长率;②经济增长波动系数;③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系数;④经济的开放度(外贸依存度);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GDP的百分比;⑥市场化指数;⑦政府引导社会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即用政府提供的R&D经费与企业投入的R&D经费之比表示)。

(2)政府社会调控绩效:①城乡收入差距变动;②基尼系数;③失业率的变化;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⑤犯罪率;⑥文盲率的减少;⑦贫困发生率的减少;⑧男女在教育、就业和社会参与方面的公平度(用男女在相应领域所占的百分比差值或比值表示)。

3.环境管理指数

(1)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2)三同时制度执行力度;(3)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4)环境问题的来访处理率。

根据建立的政府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可以选取适当的多指标评价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政府管理进行测度,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以便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国际上看,国际上有关环境的合作进展缓慢,与环境发展大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因自身利益不同,在涉及有关权益和承担义务方面矛盾交错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关于加强国际环境管理问题的矛盾。环境发展大会后,初步形成了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环境规划署、各环境公约为主,其他国际机构为辅的推动环境保护的国际体制。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全球环境是一个整体,不同的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为促进国际协调行动并加强对各国政策的约束,必须加强各环境机构政策上的一致性,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以保证有关环境协议的实施,并解决环境争端。为此,他们提出成立全面、统一和有权威世界环境组织WEO(包括建立环境法庭)。国际环境管理的思想代表着全球环境体制思路的重大转变,它以实施国际环境协议和条约为重点,强调协调一致,并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强化履约,对各国环境义务的强制性增加。发达国家倡导国际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争夺国际环境体制的主导权。对此,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必须平衡发展,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加强国际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曲格平,2002)。

【注释】

[1]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3-21.

[3]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李天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6):1085-1092.

[5]任保平.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制度分析[J].求是学刊,2005(3):53-59.

[6]马海昌,安放舟.中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4):108-110,151.

[7]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述评[J].江汉论坛,2007(2):32-35.(www.xing528.com)

[8]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6):1219-1220,1223.

[9]董志勇,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95-98.

[10]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述评[J].江汉论坛,2007(2):32-35.

[11]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2]石磊,钱易.国际推行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66-69.

[13]汪苹,李汉平.中国清洁生产在制浆造纸行业实施十年回顾[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1-6.

[14]郭和.绿色经济与新能源[A].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11:4.

[15]王雅静.绿色经济初探固安县环境保护局[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4.

[16]蓝虹.奥巴马政府绿色经济新政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8,138.

[17]陈亚雯.西方国家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创新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0(8):1-7.

[18]李正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新探索的总体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1-17.

[19]屈志光,严立冬,朱蓓,邓远建.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研究进展:述评及反思[J].理论月刊,2011(4):47-49.

[20]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9(1):49-55.

[21]戴红美.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思考[J].企业经济,2011(8):58-60.

[22]尹希果,霍婷.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9):18-23.

[23]尹希果,霍婷.国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9):18-23.

[24]郭朝先.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4-9.

[25]杨明国,王桂新.中国碳排放动态演进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52(6):16-23,31.

[26]彭绪庶.构建循环经济学学科体系初探[J].生态经济.2017(10):38-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