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可持续性的理念源远流长。荀子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对确立当今人类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也有重要的价值。在西方,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古希腊时期。2.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现代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789年发表的人口学著作《人口原理》一书中提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性的理念源远流长。在思想纷呈,百家争鸣中,首推作为华夏文明哲学基础的道家学说。它崇尚自然,追逐人与自然之间相循而动,因时而移,相互包容,相互协调。道家学说的思想浓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被看作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成为道家学说思想体系的中心;人与万物是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关系。天地万物有着固有的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人应该效法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含有朴素的公平思想。庄子在老子的“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道”的内涵,隐含着丰富的生态观,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意境。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庄子主张天人高度一致与和谐,强调“与天为一”、“天与人不相胜,是之谓真人”;要善待自然界,主张“不毁万物”,返璞归真,反对对自然界的破坏;还提出了“万物皆种”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庄子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应是顺应自然之性,任其自然而然地运行变化,而不能“以人助天”,也不能“以人入天”,更不能“以人灭天”。只有不以人力改变自然,不参与大自然造化过程,即“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的人才是其理想中的“真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古之至人,天而不人。”正如范蠡所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以后的道教沿着《道德经》和庄子“天人关系学说”的中心思想不断发展,同时又强调了人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在“天人合一”中实现自我,实现人对自然万物的取舍;更加强调了物种保护,认为万物有灵,动植物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以物种的多少和自然界的兴旺来评判人类的财富社会的富足,对物种的保护是关系到天地生育、万物生存的根本大计,物种的减少会危害到人类自身,要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承袭历史文化的精神,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的“不时不食,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既可见对猎取动物的矛盾心理,又表明了不尽物取之的节制态度,是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折射出我国古代朴素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思想。以仁爱之心待物与可持续利用,是孔子和孟子倡导之生态伦理的两个重要支点,是德性与理性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儒家生态伦理主张,既坚持了“天生百物人为贵”的人本主义,又反对了对自然万物的漠视与任意宰割;既倡导人对自然的爱护与尊重,又没有阻止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对自然的有节制利用。坚持这两个方面,既可防止狂妄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人类对自然万物怀有感恩之情与敬意,又可避免极端的泛道德主义,使人类陷入狭小而自虐的境地。在处理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儒家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

反对对资源过度利用的思想在荀子的思想中也得到了体现。《荀子·王制篇》指出:“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此外,荀子还指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即人如果放弃治理自然的努力,而一心顺从天地依赖天地,那就太糊涂了,强调了人在治理自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荀子进而说道:“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强调不能指望上天的恩赐,单靠自然的恩赐就得不到恩赐;发挥人的创造性,对不合理的自然进行改造,实现自然与人力的结合,才能使自然、社会和谐共同发展。荀子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对确立当今人类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也有重要的价值。

在《吕氏春秋》等的许多篇章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描述。齐相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民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砍伐,他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作为东方古代宗教智慧传统的佛教,从探求人生和宇宙的“真实”开始,主张消灭“小我”的一切欲望,融入“大我”中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类只有在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中,才能共存并益。古代先哲们勾绘的可持续发展蓝图,是一幅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画卷,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扩展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诸方面,形成了早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

在西方,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部分地反映在哲学思维中,如古希腊的第一个“智者”普罗泰哥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唯心主义观点;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把认识自然看作崇高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在人类对待自然关系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纷乱,人丧失了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幻想着与神合一。“神人合一”反映了人和自然和谐的愿望。到中世纪,上帝出现在人和自然之间,人间扭曲了的社会关系幻化为上天的神力。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自然神,神力取代了自然力,把对自然的崇拜转变为对神的崇拜。将人和自然统一于神力,神的意志高于一切,这就助长了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态度,为工业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埋下了祸根。到了农业社会中后期,已经有人在思考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只不过可持续发展没有作为概念和问题明确地提出,尚处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演化发展的潜在相互作用阶段。

2.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现代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789年发表的人口学著作《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一书中提出的“人口和其他物质一样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成果,起始于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划时代著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这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关心的标志,是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寂静的春天》以一个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感到目悦神怡的虚设城镇突然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开始,通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表明这种由杀虫剂所引发的情况实际上就正在美国的全国各地发生,破坏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到鸟类直至人类的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细胞增多症和各种癌症。所以像这种给所有生物带来危害的杀虫剂,它们不应该叫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作者认为,所谓的“控制自然”,乃是一个愚蠢的提法,那是生物学和哲学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产物。她呼吁,需要有多种多样的变通办法来代替化学物质对昆虫的控制,如通过引进昆虫的天敌等。《寂静的春天》告诫人类必须学会从整个自然系统及其内在规律看问题,只有重视“生态圈”的完整和协调,才能确保自然整体包括人类的生存。

1972年,非政府组织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发表了著名的《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书中认为以资源的消耗为主要特征的“资源经济”,在经历了“极限的增长”之后,达到了它“增长的极限”。并用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传统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方式不能持久,如不改变方式,到21世纪中期全球将出现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1972年,以英国经济学家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杜博斯为首的来自58个国家152名顾问组成的委员会发表了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为同年召开的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非政府组织名义提供的背景材料。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谴责由于人们的经济增长行为在生态上犯了错误,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文中首次出现了人类必须有与地球建立伙伴关系的观点。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几个重要会议的召开和重要报告的提出后逐步形成科学并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联合国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发表《世界环境宣言》,人类认识到环境保护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980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资源保护》和《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不仅强调资源保护,而且着重将它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又推出了《保护地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同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问世,他在书中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不是从前辈手中继承地球,而是向子孙后代借用和预支地球”,并论证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可持续性。此书被公认为是西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系统论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著作,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正式形成。

1982年5月10—18日,为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10周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在内罗毕召开,会议通过了《内罗毕宣言》,该宣言在充分肯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基础上,针对世界环境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各国应共同遵守的新原则,指出了进行环境管理和评价的必要性。

1983年,著名的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发表专著《基础生态学》,书中除阐述了生态学原理以外,用很大篇幅分析如何应用生态学的原理指导经济正确、可持续地发展。

1987年,由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成立于1983年11月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22位代表,其中14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把经过长达4年研究、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通过了以可持续为中心的、全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Agenda for 21st Century)。“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式诞生,并被广泛接受。里约热内卢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付诸实践的突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尽管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这些都有待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加以解决。

1997年,在美国纽约召开了第十九届特别联大,评估里约大会五年来执行《21世纪议程》的进展,我国向大会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我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第一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SSD)”,会议规模空前,代表多达6.5万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莅会,是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和1997年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特别联大之后,全面审查和评价《21世纪议程》执行情况,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会议。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人员来源之广均超过历史上其他的国际会议。会议总结了里约会议10年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情况,通过了《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尽管这次会议没有实现预期的所有目标,但仍极大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

2007年,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生态复杂性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生态学的机遇和挑战”。会议主要关注生态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整合,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与政策和决策的整合。会议的目的是推动人类对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理解,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提供科学基础。

201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首脑峰会。本届高峰会有172个国家参与,其中108个国家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代表参加。此外,有约2 400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会议中,与会各方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就20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深入讨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官方发布了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最终文件,成为此次峰会最重要的成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中国筹委会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向中方记者介绍了此次大会最终文件取得的积极成果,并表示,中国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大会进程,全面、深入参与有关讨论和文件磋商。中方领导人与会并首先发表讲话,彰显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可持续发展这一词语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同,并且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或至少是不够持续的,因而是不可取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得以在全球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实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利益和终极价值,它要解决的是人类的世代文明延续问题,它要实现的是世界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它铸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的社会规则,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人类对自我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这归功于人类精神的觉醒,使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摒弃了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的功利主义,在处理当代人利益和未来人利益关系上消除了贪婪和短视,在物欲享受和理智之间理智战胜了欲望,在人类的个别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冲突中共识战胜了分歧。可持续发展已不再限于一种概念、思想和理论,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一种原则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