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天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求把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为核心,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集体。

天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经营模式逐步由原来的统一分配模式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转变。根据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1989年底,县委、县政府结合天等县实际,作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经济,促进天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求把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1989年6月,县委组织工作队在小山乡进行深化农村改革试点。8月,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党委书记带队,抽调105名干部组成工作队,继续在全县各乡镇的1个村共75个屯扩大试点。在完成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全县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会议。

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好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1987年,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健全农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通知》的精神,各乡村开始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乡镇一级组织成立农村经济合作总社,村一级组织成立村农业经济联合社,1个自然屯几个队或2个自然屯合建农业经济联合社,1个自然屯1个队的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1990年初,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各工作队(组)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实施5项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党支部为核心,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集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根据规模大小,每个社配备干部2—3人,由群众推荐选举产生。经济联合体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原生产队的生产资料权属不变、原生产队的债权债务权属不变、原生产队与农户签订的经济承包合同不变、各农户承担的各种义务不变的前提下组成联合体。到1992年,全县以原生产队为基础建立了1263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占全县村民小组总数的99.3%,落实合作经济组织干部3018名,有1257个农业经济合作社制定了章程,以后又陆续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使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www.xing528.com)

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各乡镇成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各种农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和签订,组织检查承包合同的履行和兑现工作,对合同纠纷进行调解和仲裁,管理合同档案。各村公所成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小组,指导农户签订承包合同,调解合同纠纷,检查和监督合同的履行和兑现,管好合同档案。各经联社设立承包合同管理组,主要是宣传教育群众,促使农户履行承包合同,收取各种承包费。二是全面检查和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承包合同书。检查原生产队有关承包合同的资料和数据,对不齐全的资料进行填补;清理集体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填写“各户承包耕地及欠款登记表”,签订承包合同书;做好承包合同签证工作,制定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到1990年底,全县共重新签订和完善农业承包合同71175份,其中耕地承包合同70824份(户),水面养殖合同198份,山林、果园承包合同75份,加工副业合同78份,征收各种承包费145.7万元。

建立健全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因地制宜,按照实际情况成立农业经济联合社和农业经济合作社;二是落实各经济组织的领导班子,签发“经联社干部补贴田”使用证;三是制定农村经济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经联社的运转有章可循;四是制订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经联社的职能作用,为农户生产经营服务,发展统一经营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