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史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史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筹措13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增规上企业31家,金澳科技成为中国企业500强,金华润进入湖北民企制造业100强,长飞光纤、菲利华分别成为全国、全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农业经济特色发展。新兴经济保持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态势。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工业利润大幅增长,工业产销率达98.68%,排名全省第一。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史

2017年,市委、市政府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始终围绕“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大目标,实施三大战略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改革活力迸发、民生持续改善、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和谐稳定、潜江富裕、美丽、幸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地方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全体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5个区镇处财税收入迈过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拉练活动,新开工项目291个,总投资近550亿元。长飞一期、正大饲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长飞二三期、金澳科技系列技改扩规、永安药业3万吨牛磺酸等项目稳步推进。实施工业项目“155工程”,工业完成投资296亿元,同比增长50.2%,增速全省第一。光信息电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产值增长53倍。筹措13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增规上企业31家,金澳科技成为中国企业500强,金华润进入湖北民企制造业100强,长飞光纤、菲利华分别成为全国、全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4项产品荣获湖北名牌。

农业经济特色发展。农业加工总产值达到556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1以上。成功拿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块国家级牌子。新增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成立农业产业投资公司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在全省82个县市区中排名第6。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49.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30亿元。成功举办全国稻田综合种养、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场会。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荣获“中国虾稻之乡”称号。“潜江龙虾”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公共品牌,并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水乡虾稻”“虾乡稻”荣获荆楚好粮油称号。成立小龙虾市场联盟和国家虾蟹体系潜江综合实验站。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5%。“三品一标”面积达73.7万亩。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12316益农信息社实现村级信息服务全覆盖。

现代服务业多方发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华翼电商、潜网电商等电商平台发展壮大。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3亿元,增长35%。生态龙虾城、城东物流通道、传化物流公路港、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曹禺剧院对外运营,演出近百场次,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了世界级演出。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剧本创作交易会,征集剧本1121部,交易100余部,成为全国一流的优秀剧本孵化、展示、交易、转化基地。湖北银行入驻潜江。农业银行市支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成功升格。荣获全省金融信用市、保险先进市称号。(www.xing528.com)

新兴经济保持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态势。新主体加快培育,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321户,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2243户,同比增长7.3%。新产业加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占GDP比重达到18.2%。新模式加快构建,电商企业迅猛发展,电商交易额达43亿元,增长86.9%。

结构质量保持了转优提质的良好趋势。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75%,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70%以上。财税结构明显优化,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2.3%,提高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工业利润大幅增长,工业产销率达98.68%,排名全省第一。

民生福祉保持了持续向好的良好形势。民生支出达到60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6%。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23元,增长8.08%。全市空气环境优良率达到84.3%,全省第四位;纳入考核的地表水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作为全省主场之一,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品虾论稻话丰收活动;成功举办2018潜江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赛、2018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剧本交易会和“一会一节”,潜江龙虾通过湖北全球推介活动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