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辽中原称霸,大石自封众汗之汗

西辽中原称霸,大石自封众汗之汗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理来说,大石想要征服大石国也就是喀喇汗朝,可以给自己冠上喀喇汗朝的最高君主称号“阿儿斯兰汗”,因为他来自中国,也可以自称“桃花石汗”。但最终他并没有选择这两个称号,而是自封为“葛儿汗”,或者写作“菊儿汗”。这个称号的含义是“众汗之汗”,也就是说,如果普通的汗是指王的话,那么菊儿汗就是王中之王,是皇帝。

西辽中原称霸,大石自封众汗之汗

耶律大石的这次西征,一开始就很不顺利,遭遇严重挫折,前线被东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前后夹击,后方可敦城也遭到女真人的攻打。但因为大石在可敦城留守问题上布置得宜,所以耶律佛顶等人很轻易就击退了来犯的金军,为西征军保持住了稳固的后方。

后方是稳了,前线又该怎么办呢?现在摆在大石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结束西征,退回可敦城;二是不顾损失,重新集结人马强攻高昌回鹘,甚至继续越过高昌去打东喀喇汗国。无疑第二条路是很不现实的,第一回仓促前进就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还来第二回,那不是找死吗?第一条路也走不得,当初自己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发动西征,还没有取得丝毫成果就退回去,从此还怎么收拢人心,以期完成复国大业呢?

所以明智的大石采取了一条中间路线,既不继续进兵,也不退回可敦城,只是停留在新建造的叶密立城中,一方面重新养精蓄锐、积攒实力,另一方面也静静地等待西域地区形势的转变。

预先在叶密立筑造城堡,建立根据地,真是再明智不过的举措了。如果没有叶密立城,大石恐怕就只好一路往回溃逃,逃回可敦城去吧。那么他还有机会再次西行吗?那些好不容易说服跟从的草原游牧民族还愿意跟随他千里远征吗?

如果不向西远征,一直窝在可敦城,残辽这最后一片基地迟早会被女真人端掉的,那么契丹民族就真的完了。

大石在叶密立城休养了一年多的时间。高昌回鹘和中原王朝不同,并不施行郡县制,算不上中央集权,各地分封势力都很强大,况且虽以回鹘人为主体,境内各民族、部族也很多,虽然大家都说突厥语,相互间却矛盾重重。大石就利用这些矛盾,逐渐把不满毕勒哥统治的很多民族、部族都聚拢到自己帐下,史书上说,很快他的“户数就达到了四万”。

一般情况下,中原王朝的户数乘以五就是人口数,如果也按照这个比率来计算西域地区的人口,那么此时大石就已经召集了二十万百姓,从中按一户一兵算,可以征集四万大军,加上原本跟他西征的契丹兵、汉兵,实力重新壮大,起码已经达到了西征之初的水平,甚至可能比离开可敦城的时候更为兵强马壮。

他当初西征的时候,是先穿越了吉利吉斯人的领土,继而进入高昌回鹘境内,叶密立和可敦城之间是分隔开的。在叶密立休兵养马一年多以后,他逐渐地蚕食高昌回鹘北部领土,疆域东起土兀剌河(今蒙古国境内的土拉河),西到也迷里河,终于连成了一整片。

既然实力恢复了,甚至比以前更为强大,大石就打算率兵南下,进攻高昌回鹘,以报此前的一箭之仇。不过在南下之前,他还得先完成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有句老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耶律大石想要征服西域,先得正名。论起来,他此时不过是契丹辽朝的一位王(虽然是自称的),国家已经灭亡,仅仅挂着一个王爷的头衔很难聚拢人心,完成复国大业。况且在叶密立城生聚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招来了大量操着突厥语的民族或部族,也需要树立一个能够使他们信服的当地名号才行。

虽然耶律大石曾经拥立耶律淳当皇帝,并且他还当面对契丹辽朝的末主耶律延禧说,只要是太祖的子孙,为了社稷安康都可以当皇帝,但出于传统的忠君思想,他自己是不敢在耶律延禧还在的时候就称帝的,哪怕彻底决裂,离开夹山行营的时候,也不过自称为王而已。但耶律延禧早在七年前也就是1125年就被金军俘虏了,这个时候的大石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顾忌。

“我们就算拥立了十个耶律淳,终究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总比没有皇帝领导,被迫向敌人乞求活命要好呀!”自己当年对耶律延禧说过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是时候了,为了契丹民族的复兴,为了大契丹国的重建,自己必须挺身而出,加上至尊的宝冠!

于是在麾下文武百官的拥戴下,耶律大石终于在1132年二月五日登基称帝。因为称帝的地方是在叶密立,所以按照当地人民的习惯,他给自己上了一个“汗”号。所谓“汗”,乃是突厥人的君主,后来受突厥人影响,北方草原和西域地区很多民族、部族也都争相模仿,纷纷称汗。因此光一个“汗”字,是不足以凸显大石政权的威仪的,“汗”上面还必须多一个称号,比如“阿儿斯兰汗”“博格拉汗”“桃花石汗”等才行。

按理来说,大石想要征服大石国也就是喀喇汗朝,可以给自己冠上喀喇汗朝的最高君主称号“阿儿斯兰汗”,因为他来自中国,也可以自称“桃花石汗”。但最终他并没有选择这两个称号,而是自封为“葛儿汗”,或者写作“菊儿汗”。这个称号的含义是“众汗之汗”,也就是说,如果普通的汗是指王的话,那么菊儿汗就是王中之王,是皇帝。

大石的意思是,他要在中亚细亚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他要做所有突厥语民族的君主,而不仅仅是喀喇汗朝之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菊儿汗”和当年草原、西域各国各部送给唐太宗的名号“天可汗”是完全相同的。

在称汗以后,大石手下的臣子,大多是契丹人和汉人,又按照中原习惯给他上了一个汉式尊号“天祐皇帝”,以示不忘故国。大石还按照中原习惯定当年为“延庆元年”,追谥自己的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妻子萧氏为昭德皇后。

登基坐朝以后,当然就要封赏百官了。大石对多年来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大臣们说:“朕和你们行进三万里,穿越沙漠,辛苦跋涉,全赖祖宗保佑,大家拥戴,才能坐上皇帝之位。为了酬谢大家这些年的辛劳,你们的祖父、父亲,都能得到追封,各人的家族都可共享荣华。”于是封赏了以萧斡里剌为首的49名功臣的家族。

行进“三万里”云云,明显都是虚数,是夸张,不必要深究。而至于那个萧斡里剌,看他的名字就很明显和大石同族,也是契丹人。耶律大石第一次在界河大战宋军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个副手——牛栏监军萧遏鲁,和萧斡里剌名字很像,很可能只是不同的音译而已。如果真是同一个人的话,那这萧斡里剌的资格就很老了,他很可能是大石的左膀右臂,麾下第一流勇将。

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在大石政权及此后的历史上,这个人将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www.xing528.com)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皇帝,给自己冠上了“菊儿汗”的尊号,这不是临时过把瘾,就像后来的吴三桂之流,眼看要完蛋了才匆忙称帝,这是大石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的一个信号

果然,就在称帝后不久,大石亲率大军,再次南下逼近高昌城。这可把高昌王毕勒哥给吓坏了,大石第一次率军来到的时候,他就实行缩头乌龟政策,乖乖地开城、让路,还表示愿意当大石的附庸,现在大石的兵力比前一次更为强盛,他毕勒哥哪还有胆子阻拦呢?

当大石在叶密立城中积攒实力,逐步吞并高昌回鹘北部领土,在与可敦城连成一片的时候,毕勒哥或者是不敢出头,或者曾经派兵前去进攻但都铩羽而归,总之根本没能拦住大石的扩张步伐。现在敌人越来越强,己方越来越弱,他除了投降也没有第二条道路好走了。

不愧是老滑头毕勒哥,他急忙用比从前更为恭顺的态度召见大石派来的使者,既为上次袭击大石军后路道歉,又再次表示愿意当附庸,永不背叛。大石并不想在高昌回鹘国内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于是不计前仇,慨然允诺。当然,他不会再像前次那么信任毕勒哥了,他决定留下一支军队而不是几名官员来监督这位变色龙一般的高昌王的一举一动。

大石只在高昌城中待了不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就离开了。只是他并没有继续西进,指向喀喇汗王朝,而是掉头又回去了根据地叶密立。

喀喇汗王朝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前面说过,他们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先后向开封府派遣过五十多次朝贡的使团,同时和契丹辽朝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11世纪喀喇汗朝的文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写过一部长诗,名叫《赐予幸福的知识》(汉译《福乐智慧》),从中就能找到这样的诗句:

“要是中国来的商队砍倒自己的旗子,千万种珍宝从何而来?”

“大地铺上绿毯,契丹商队运来了中国的商品。”

由此可见喀喇汗朝和宋朝、契丹辽朝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通过这些接触,耶律大石了解到喀喇汗王朝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他谋求复国的最好根据地。

在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就顺利地吞并了高昌回鹘以后,大石谋划着再次西征。但他决定改变行进路线,不再越境去进攻喀什噶尔,这一方面可能是怕毕勒哥再在自己背后动手脚,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喀什噶尔是东喀喇汗国的中心区域,直接大军挺进,可能会遭到非常强力的抵抗。于是他先退回叶密立城,然后即以此城为出发点,直接向西,进攻东喀喇汗国的北部——七河地区。

大石探听到七河地区的东境驻扎着大量军队,估计将会爆发一场恶战,于是首先派人前往侦察。但他没有料到,侦察兵却带来了对方的使者,操着他家乡的语言——契丹语——提出归附的请求。

原来,当女真人向契丹辽朝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有很多契丹人和一些契丹辽朝统治下的突厥民族被迫向西迁徙,他们先大石很多年就到了西域,并且进入东喀喇汗国境内。这些人基于契丹辽朝和喀喇汗朝之间长年的友好关系,希望得到阿儿斯兰汗的收留和庇护。

这个时候的东喀喇汗国君主是摩诃末·伊本·苏来曼,他看到先后有数万人前来投奔,大为欢喜,于是就委派这些契丹人和突厥人为自己守卫东部边境。不仅如此,还奖赏金钱、赐予土地,使这些外来之人成为七河东境势力最大的领主。然而好景不长,等到阿赫马德·伊本·哈桑——就是曾在喀什噶尔打败过大石的那位君主——继位以后,却和这些契丹、突厥人产生了矛盾。

阿拉伯史书上说,阿赫马德·伊本·哈桑“强迫他们(驻守东境的契丹、突厥人)与妻子隔离,想使他们不再繁衍后代”。这句话可能有两种含义:一是向他们夺取妻、儿为人质;二是抢夺他们族中的女人。不管是哪一种含义吧,总之这些契丹、突厥人怒不可遏,起兵造反,数千上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东喀喇汗朝的首都喀喇斡耳朵。

阿赫马德·伊本·哈桑集结大军前来抵挡,因为那些契丹、突厥人都是从东方迁来的,绝大多数并不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还打出了“圣战”的旗帜,一路势如破竹。这些契丹、突厥人吃了败仗,被迫退回到东部边境,大概阿赫马德·伊本·哈桑也再无力追杀,于是对立状态就一直延续了下去。

这些契丹、突厥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是继续待在这里,等待时机复仇呢,还是离开东喀喇汗国,到别处去发展呢?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听说有一位契丹族的菊儿汗或者天祐皇帝领兵杀了过来,大喜过望,急忙派人前去联络,愿意归服于大石麾下。

这些曾为东喀喇汗国镇守边境的契丹和突厥人,数量有一万六千帐,一帐就是一个家庭,大致等于一万六千户,可动员的兵力在两万以上,大石在叶密立城整整积聚一年,麾下有四万户,兵力应在五万左右,两者相加,已经是中亚地区非常强大的一股势力了。大石得到这些族人的投奔,不仅军力得到扩充,他还从这些新归附的人们口中,得知了更多有关东喀喇汗国的内情。

仿佛有一扇窗户在大石面前打开,使他看清了自己的敌人,看清了广袤的中亚细亚。然而,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以后,大石却并没有乘胜进兵,直捣七河地区、攻陷喀喇斡耳朵、再南下喀什噶尔,他反倒在两国边境上停了下来。他在等什么呢?原来他在等东喀喇汗国自己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