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辽称霸中原,葛逻禄问题及解决

西辽称霸中原,葛逻禄问题及解决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58年七月,花剌子模军以流亡葛逻禄人为先锋,进入西喀喇汗国境内,攻陷了名城蒲华。和谈的结果,花剌子模立刻撤兵,阿里则恢复葛逻禄各位首领原本在西喀喇汗国中的职务。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葛逻禄人的问题,只是把矛盾借着和约暂时压制下去而已,可以预见的,时间一长还得出乱子。葛逻禄人在他们的多位伯克领导下,聚集起来向蒲华进军。

西辽称霸中原,葛逻禄问题及解决

1156年在中亚细亚历史上发生过三件大事,分别是桑贾尔的被擒、阿即思的去世和伊勒的继位,以及咱们前面提到过的饥饿草原之战。饥饿草原之战后不久,西喀喇汗国新汗阿里·本·哈桑对境内葛逻禄人发动了全面反攻,于是,葛逻禄贵族们就凄凄惶惶逃往花剌子模,去投奔花剌子模的新沙伊勒。

花剌子模从阿即思开始,就对富庶的河中地区垂涎三尺,这回可算是逮着机会了。拉钦伯克等人跑来跪在阶下哭诉,说:“阿里汗杀死了古尔汗,还打算对其他葛逻禄首领动手。”伊勒高兴得一拍大腿,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就以保护葛逻禄人为借口,悍然发兵进攻河中地区。

1158年七月,花剌子模军以流亡葛逻禄人为先锋,进入西喀喇汗国境内,攻陷了名城蒲华。恰克雷汗阿里一方面把境内的土库曼人召集起来,协助防守首都萨末鞬,一方面急忙派遣使者去向菊儿汗夷列求救。

饥饿草原之战的时候,伊卜拉欣三世没有想到去向宗主国求援,大概他根本就没把那些葛逻禄人放在眼里,没想到一次托大,竟然导致兵败被杀的凄惨命运。恰克雷汗阿里不像他前任那么无谋和大意,并且他此刻所面对的不是国内的反叛势力,而根本是一支庞大的外国军队——花剌子模这两年势力膨胀很快,遥远的虎思斡耳朵或许不大清楚,他阿里可是看得明明白白。

使者一路快马来到虎思斡耳朵,跪在菊儿汗夷列驾前哭诉,请求发兵救援,这回夷列再不能无动于衷,听之任之了。对于附庸国内的事务,也不知道他是昏庸呀还是秉持着粗放原则,一般情况下懒得多管,可是求救信正式递到,如果再置之不理,那可是会丧尽人心的呀,那自己还能期望各路藩属的忠诚吗?

然而夷列深晓“以夷制夷”的道理,自己不亲自动手,却下诏给东喀喇汗国的“伊利克-伊·土库曼”(也就是原本的东喀喇汗国阿儿斯兰汗)伊卜拉欣·本·阿合木要他出兵相助。那位土库曼王接到诏书,不敢怠慢,急忙点了一万精兵,亲自率领,浩浩荡荡向西进发。

伊勒在蒲华停留了一段时间,稳定局势,向居民们许下种种诺言,请他们支持自己,然后才东向逼近萨末鞬。阿里沉着应战,双方隔着泽拉夫尚河列阵,小小打了几仗,互有胜负。就在这个时候,土库曼王终于领兵赶到了,阿里请他立刻配合进攻敌军,然而对方却一个劲儿地摇头。

那位土库曼王登高一望,只见花剌子模军武器精良、士气高昂,实在是一支劲旅。土库曼王一想,我这趟来是为的什么呀?就算打赢和赶走了花剌子模人,也不过就赢得阿里一声感谢和菊儿汗一声称赞而已,损伤自己的军队,结果恐怕什么也捞不着。这样的仗,不打也罢。

于是土库曼王煽动萨末鞬城里的宗教学者们起来反对战争,说大家都是真主的信徒,不应该自相残杀。阿里抵抗不住这种舆论压力,只好央告宗教学者们去花剌子模军中求和。伊勒一看对方援兵到了,想起西辽帝国辽阔万里,附庸众多,就算自己打赢这一仗,敌人增援源源不断地开到,也总有扛不下去的时候,于是就同意了和谈。

和谈的结果,花剌子模立刻撤兵,阿里则恢复葛逻禄各位首领原本在西喀喇汗国中的职务。

花剌子模和西喀喇汗国之间的这场战争,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葛逻禄人的问题,只是把矛盾借着和约暂时压制下去而已,可以预见的,时间一长还得出乱子。不过菊儿汗夷列是看不到事情的结局了,他仅仅在位20年,也就是说亲政才13年就去世了,估计死的时候不会超过40岁。

西辽仁宗夷列年纪轻轻的就驾崩了,他起码有两个儿子,但是年龄还小,无法亲自主政,按照规矩,还是皇后权国。然而或许因为皇后已经去世,或许因为皇后太没有政治才能,夷列破天荒地把政权移交给了自己的妹妹——耶律普速完。

普速完是耶律大石和萧塔不烟的女儿,为了拉拢开国的第一功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大石(或者塔不烟)把她嫁给萧斡里剌的长子萧朵鲁不为妻。大概因为普速完和她母亲一样,都很有政治头脑,身后又有强大的萧氏家族支持,所以夷列才会请妹妹代自己的儿子执掌朝纲吧。

这倒有点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了。然而太平公主虽然对朝政有很大的影响力,终究没有亲自主过政,普速完则不同,她登上摄政宝座,改元为崇福,自己给自己冠上“承天太后”的尊号——大概意思是继承自己母亲感天皇太后的事业——中国五千年的古代史,公主摄政的,就只有她一个而已,空前绝后。

承天太后普速完和她哥哥夷列不同,行动力和决断力都超强,对于附庸国内事务绝不肯粗放管理。她执政时期有记载的历史事件,比老哥和老娘两代加起来还要多,为什么呢?因为她想要彻底消除前两代遗留下来的隐患,并且不是有事把事情按下去,而是没事也要惹事,先激化矛盾,再解决矛盾。(www.xing528.com)

普速完上位以后有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河中地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葛逻禄人。1164年才刚掌握政权,她就下诏给西喀喇汗国的新君主马苏德二世,要他把蒲华和萨末鞬两地的葛逻禄人迁往喀什噶尔地区。

这些西部葛逻禄人长期以来充当西喀喇汗国的边防军,贵族们都是军事将领,可是根据普速完的命令,他们不许携带武器上路,到了喀什噶尔以后,全都得转行务农。马苏德接到诏书,大喜过望,自己一直头大的葛逻禄人即将被赶走,那位菊儿汗宝座上的女人真是太英明了!于是他立刻一板一眼地执行命令——理所当然地,引发了葛逻禄人的大暴动。

西部葛逻禄人已经在河中地区生活了好几代,不是你说让他们走,他们立刻就肯搬走的,况且他们大多数是战士,突然要他们放下武器,改行务农,谁都会心里哆嗦——我能够靠耕地养活自己吗?本来这些葛逻禄人就已经对普速完的命令有所不满了,马苏德再来个公报私仇,严格执行命令,毫不通融,葛逻禄人当然会拿起武器来反抗。

葛逻禄人在他们的多位伯克领导下,聚集起来向蒲华进军。此时蒲华的城市长官名叫摩诃末·伊本·奥马尔,这人很有头脑,他一方面派遣快马去萨末鞬告急,一方面派人和造反的葛逻禄人交涉。据说使者这样对葛逻禄人的首领说:“要知道,当昨天异教徒(指契丹人)通过这个国家的时候,他们放弃了抢掠和屠杀;而你们是穆斯林战士,把手伸向别人的财产和鲜血,那是卑鄙的。我将向你们缴付足够你们需要的钱,只要你们放弃抢掠和袭击。”

对方既然这样低姿态地前来恳求,还愿意缴纳保护全城百姓身家性命的赎金,葛逻禄首领们也不便断然拒绝,于是张口开出天价。使者回去禀报,摩诃末·伊本·奥马尔就地还钱——就这样使者在两边来回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马苏德二世趁机秘密发兵前来,从背后突袭葛逻禄叛军。葛逻禄人大败,一部分依循前例逃去花剌子模境内,大部分则被缴下武器,押送去了喀什噶尔。就这样,在普速完雷厉风行的指令下,在摩诃末·伊本·奥马尔的策划下,在马苏德二世的奇袭下,终于圆满地解决了河中的葛逻禄人这个老大难问题。

下一步,就该收拾胆敢收留葛逻禄人,还曾一度侵入河中地区的花剌子模了。

阿即思仿佛脑后有反骨似的,一辈子都在和塞尔柱苏丹桑贾尔作战,希图摆脱塞尔柱人的控制,但他始终不敢对西辽说半个不字。等到伊勒时代,来自西方塞尔柱的威胁逐渐土崩瓦解,1162年,原西喀喇汗国的桃花石汗也是后来塞尔柱的大君马合木遭到部下穆阿夷·爱阿巴的劫持,被刺瞎双目囚禁了起来。伊勒趁机发兵呼罗珊,逼迫实际掌握政权的爱阿巴低头求和。

既然西方的压力解除了,这位比他老爹更野心勃勃的花剌子模沙就开始把目光瞄向东方,借口葛逻禄人问题没能得到圆满解决,拒绝再向虎思斡耳朵缴纳贡赋。

或许伊勒有点看不起普速完吧,菊儿汗夷列已经去世了,他的继承人还很年幼,一个女人盘踞在虎思斡耳朵的宝座上,又能有什么作为呢?然而伊勒料想不到,这位承天太后的性格可比她去世的哥哥要火爆得多,况且此时西辽的军事实力又有很大增强,于是1170年,一支数量惊人的大军离开虎思斡耳朵,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前去讨伐“不服王化”的花剌子模。

普速完这次征伐,得到了和花剌子模有仇的西喀喇汗国的大力支持,马苏德二世也急忙领兵前去会合。花剌子模沙伊勒点兵迎战,还按照老规矩,让流亡的葛逻禄人当先锋,这支葛逻禄人的统帅正是曾在饥饿草原会战中取得过大胜的艾亚尔伯克。

艾亚尔伯克在阿模里构筑防线,想要挡住西辽和西喀喇汗国的联军,等待花剌子模大军前来会合。然而众寡之势实在太过悬殊,大军一到,寸草不留,艾亚尔伯克兵败做了俘虏。这个时候伊勒还在半道上,听到消息,又惊又恐,突然就从马背上摔下来,病倒了。于是他急忙派人前去西辽军前求和,自己退兵回归花剌子模。

史料上并没有记载和谈的结果,大概是伊勒对自己此前的行为表示道歉,答应按时缴纳贡赋吧,普速完知道一口吃不下花剌子模,也就不再紧逼,诏令大军班师。然而受此屈辱和惊吓,伊勒的病势越发沉重,当年8月8日终于咽了气。

这就是比老爹还胆大,敢和西辽开战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