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朝遗迹:殷墟中的宫殿建筑特点和朝歌传说

商朝遗迹:殷墟中的宫殿建筑特点和朝歌传说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代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殷墟),该地时称“殷”、“北蒙”。殷商末代皇帝辛,名受,亦称纣王。从考古发掘得知,殷商宫殿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凹字形多种,面积大者达数百平方米,小者仅数平方米,已经初具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由于纣王离宫不理朝政,只顾歌舞淫乐,所以沫邑又称“朝歌”。如今,在河南淇县城厢已难觅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朝歌遗迹,唯民间留下一些殷商传说。

商朝遗迹:殷墟中的宫殿建筑特点和朝歌传说

很多人以为朝歌即殷商之都。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朝第二十代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殷墟),该地时称“殷”、“北蒙”。嗣后,商王室一直居殷都。

殷商末代皇帝辛,名受,亦称纣王。据《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天资聪颖,思考解决问题极敏捷,决定办的事谁也无法劝阻;其又勇力过人,敢于徒手同猛虎搏斗,能用手把粗铜钩拉直。继位第十五年的九月。为平定常来骚扰的东夷,亲率兵马讨伐。行至东南边界“攸”(今江苏睢宁西北),令部下小憩,自己竟在火线上若无其事地田猎,夷人对此举瞠目结舌、惶恐不已。征服东夷后,纣王命人在被擒杀之顽酋的头骨上镌“人方伯”三字(意即东夷方国首领),作为战利品捎回殷都(这块头骨在殷墟发掘中出土)。纣王的这次东征,有利于华夏的一统。因而,1959年郭沫若访安阳殷墟时,曾赋诗云:“我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赖此人。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www.xing528.com)

纣王凯旋归都后,面对群臣的朝贺恭维,不禁志得意满,从此更加沉湎于酒色。为摆脱父师比干等元老劝谏,以巡视为名携妲己长居“沫邑”(今河南淇县城厢)不归。同时,在沫邑大兴土木,广修宫殿。从考古发掘得知,殷商宫殿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凹字形多种,面积大者达数百平方米,小者仅数平方米,已经初具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纣王还在宫苑凿池盛酒,池畔树木都挂烤肉,他和妲己、佞臣在此彻夜欢饮。由于纣王离宫不理朝政,只顾歌舞淫乐,所以沫邑又称“朝歌”。如今,在河南淇县城厢已难觅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朝歌遗迹,唯民间留下一些殷商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