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水县革命老区脱贫发展史

商水县革命老区脱贫发展史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场战役中,勤劳朴实的商水儿女发扬“责任担当、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守望相助”的奋斗精神,以大地为卷,以心血为墨,书写着忠诚与担当,绘就了一幅脱贫与发展的“商水画卷”。2019年5月,省政府批准商水县脱贫摘帽,全县建档立卡人口23607户92878人全部脱贫,历史性地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目前,商水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渔网之乡”。

商水县革命老区脱贫发展史

穷则思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厚重的商水与时俱进。位于豫东平原的商水县,有着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平原地貌,却承担着经济与人口增长不平衡的压力,被国家划入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全部脱贫。”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所以必须如期实现。

拔穷根,摘穷帽。百万商水儿女勠力同心,背水一战,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靶心,出台“兴产业、抓落实、促增收”措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用扶贫战役的“大捷”诠释对总书记指示的落实,用脱贫摘帽的“全胜”践行对党的忠诚。

5年来,全县共派出578个驻村工作队、1155名工作队员,与91家省市县单位一道开展定点扶贫结对帮扶。769名科级干部担任挂村帮扶领导,31000名共产党员全部投入扶贫工作,“千人驻村、万人帮扶”活动扎实开展。

在这场战役中,勤劳朴实的商水儿女发扬“责任担当、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守望相助”的奋斗精神,以大地为卷,以心血为墨,书写着忠诚与担当,绘就了一幅脱贫与发展的“商水画卷”。

截至2018年底,全县13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5月,省政府批准商水县脱贫摘帽,全县建档立卡人口23607户92878人全部脱贫,历史性地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

巧妇成为硬核巾帼

脱贫攻坚显身手,妇女也顶半边天。商水县立足县情优势,围绕强产业、补短板、保脱贫、聚焦贫困人口增收,突出主体培育、产销对接、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尤其是,商水县以“巧媳妇”工程为引领,让不同年龄、不同技能、不同身体状况的留守妇女都能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务工增收和照料家务“两不误、两促进”的目的。

目前,全县已形成服装服饰、渔网编织、无纺布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企业、加工点达635家,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巧媳妇”工程全覆盖;从业人员12万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年创产值50亿元以上,带动了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商水县的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龙头企业,像大家所熟悉的优衣库、欧时力、拉夏贝尔、歌莉娅等品牌,都是阿尔本的长期合作伙伴。脱贫攻坚开始以来,阿尔本公司通过“免费培训+就业”“入股合作分红”“企业+工作站”等帮扶形式,积极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累计带贫1100人,合作帮扶1565户。

商水县“巧媳妇”工程一景

在“巧媳妇”工程的带动下,群众开始把自己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务工挣钱,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顾家务,成为亦工亦农亦家的新农民,农村“三留守”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决。群众的腰包鼓了,心气顺了,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幸福指数也大大提升。商水“巧媳妇”由昔日的“留守妇女”转身成为“硬核巾帼”。

渔网织出幸福之路

一张渔网奔小康,这是商水县很多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遍地开花的“渔网编织业”,是该县分布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扶贫“兜底产业”。

渔网编织业技术要求低,生产设备简单,房前屋后就是车间,不受时令限制,不分男女老少,稍具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操作,非常适合条件较差的贫困人口就业,具有天然的产业兜底扶贫优势。

于是,商水县以“公司+分厂+联系点+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渔网编织产业拓展到全县136个贫困村,把培训教室、工厂车间搬到千家万户,对全县2670名有劳动能力没有就业渠道的贫困户进行渔网编织技能培训,发放渔网编织操作台(渔网编织的设备),把众多的农家小院变成了渔网“加工点”,众多的贫困户变成了产业工人,保证了众多贫困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擦亮了县域扶贫产业品牌。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渔网编织大都是分散生产,所以最先实现了复工复产。

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现在的全产业链生产,从只有十几个人的手工小作坊到拥有上百个加工站点的产业扶贫基地,商水县渔网编织业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华丽转身”,现拥有加工企业336家,从业人员达7万人之多,其中贫困人口2.12万人,实现了全县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覆盖;年产渔网1亿条,年产值25亿元,户均增收1.4万元。目前,商水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渔网之乡”。

真情扶贫感动乡亲(www.xing528.com)

在商水县众多扶贫干部队伍中,有这样一个人值得一提。

他叫张麒麟,1975年出生,2010年入党,是一名重情重义的70后党员。妻子在鹿邑县上班,两个孩子在郸城县上学,一家四口分居三地。2017年5月,张麒麟被组织选派到谭庄镇三李行政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驻村3年多来,他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兄弟、父母,帮助曾将他拒之门外的贫困户李春林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和电商扶贫项目,成为贫困户的知心人。贫困户李春林逢人就说:“张书记待我比俺孩子还好、还亲!”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为了引进产业,使三李村彻底脱贫致富,张麒麟不顾风霜雨雪,多次动员该村的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袜子产业;不问星光月华,向镇政府争取两个扶贫车间建设项目;不怕暴雨倾盆,一次次做村民工作,盘活三李村废闲地,为袜子企业落地创造条件。

目前,三李村已发展袜子生产企业4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吸纳劳动力2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6人,人均年工资3万元,仅袜子一项就为三李村群众增收500多万元。三李袜业产业园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2018年全县重点工程”。

众人添材火焰高。张麒麟只是商水县1155名驻村干部的一个缩影,还有为扶贫一推再推婚期的肖迁,视残疾贫困户如亲人的黄锦杰,以及坚守驻村5年、培育炸油条专业村的许村第一书记康国富等。正是这千人驻村、万人帮扶的点点星光,才汇聚了真扶贫、扶真贫的燎原之势,交出了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谱写了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崭新篇章。

坚韧作翼志赢远方

勤劳智慧是商水人最鲜明的品质。在党员干部和脱贫榜样的引领下,广大贫困群众用志气消除思想上的惰性,用智慧填补能力上的不足,抖起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5年来,全县共评选出励志脱贫户3620户。

袁老乡残疾人朱建舟,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身残志坚,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与鼓励下,靠一台改装的电动缝纫机,和一双自强不息的手,凭自己的勤劳智慧,于2018年光荣脱贫,开启了轮椅上的致富人生

2017年5月,驻村工作队的同志给朱建舟介绍了工序简单、不用费力的加工手提袋的工作。加工手提袋虽然不累,但需要用脚蹬缝纫机的踏板,这对于双腿残疾的朱建舟来说无疑是十分艰难的。为克服困难,他尝试改装设备,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缝纫机脚踏板改成了手动式控制。用手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夫妻二人一个月又增加了10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顾家和照应孩子。2020年,朱建舟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8290元。朱建舟励志脱贫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十里八村,更是身体力行为儿女树立了榜样。

谭庄镇湾子村残疾人王志怀,因触电失去双臂。在驻村工作队员和培训老师的鼓励下,王志怀积极学习电商知识,硬是用嘴咬着一根筷子敲击键盘鼠标苦练计算机操作技能。凭着一根竹筷、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鼠标,2020年,王志怀一家三口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有67个家庭开始从事电商经营,湾子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电商村。

青春无悔抒写担当

肖迁,1988年出生,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新疆服务三年。2016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商水县税务局。3年的援疆经历使他对祖国、对单位、对家乡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2017年5月,他主动要求做驻村第一书记。

从到村里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任庄村的一员。3年来,他吃住在村,农闲时挨家拜访,听村民的喜悦和烦忧;农忙时,和村民一起在大田里挥汗如雨,一起蹲在地头吃烧饼喝凉水。

他引进玩具和电子元件加工项目,使就业贫困户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通过多方考察引进金银花种植项目,流转土地93亩,带动100多个贫困户就业。

3年驻村、3年历练,乡村的环境让肖迁皮肤变得粗糙,忙碌的工作让三十而立的他没有时间谈对象,婚期一再延迟。村里的大婶大伯们常替他着急:“肖书记,俺啥时候能吃上你的喜糖啊?”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3年来,任庄村的路通了,灯亮了,产业兴旺了。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在决战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商水县像肖迁一样的年轻驻村帮扶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守初心、担使命,用奋斗和梦想书写人生道路上的扶贫篇章,使担当成为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这些故事是商水县5年来脱贫攻坚的印证和缩影,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中,商水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的扶贫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商水大地上,永远铭记在商水人民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