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制图:阅读与绘制(第2版)

建筑制图:阅读与绘制(第2版)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铅笔在绘图纸上画成的图称为一底图,简称“一底”。用描图纸盖在“一底”图上,用黑色的墨水按“一底”图描出的图形称为底图,又称“二底”。

建筑制图:阅读与绘制(第2版)

微课 底层平面图的识读

20.5.1 阅读底层平面图方法及步骤

从图纸目录中,可以查到底层平面图的图号为附图建施- 03,如附图所示。底层平面图涉及的内容最全面,因此,我们阅读建筑平面图时,首先要读懂底层平面图。读底层平面图的方法步骤如下:①首先查看图名与比例:底层平面图1∶100附图建施- 03,从而确定为所找的图纸。

②查阅建筑物的朝向形状主要房间的布置及相互关系。从底层平面图中的指北针可以看出该建筑为坐南朝北,房间均为一字型,通过楼梯间相连。

③复核建筑物各部位的尺寸。复核的方法是将细部尺寸加起来看是否等于轴线尺寸,再将轴线尺寸和两端轴线外墙厚的尺寸加起来看是否等于总尺寸。

④查阅建筑物墙体(柱)采用的建筑材料,查阅时要结合设计说明阅读。这部分内容可能编排在建筑设计说明中,也可能编排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本例编排在结构设计说明中,其墙体材料为实心黏土砖。

⑤查阅各部位的标高。查阅标高时主要查阅房间卫生间楼梯间和室外地面标高。

⑥核对门窗尺寸及樘数。核对的方法是检查图中实际需要的数量与门窗表中的数量是否一致。

⑦查阅附属设施的平面位置。如厨房中的洗菜池和灶台卫生间内的浴缸马桶洗面盆的平面位置等。

⑧阅读文字说明,查阅对施工及材料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要结合建筑设计说明阅读,如附图建施- 01 中的建筑设计说明。

20.5.2 阅读其他各层平面图的注意事项

在熟练阅读底层平面图的基础上,阅读其它各层平面图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查明各房间的布置是否同底层平面图一样。该建筑因为是住宅楼,标准层和底层平面图的布置完全一样。若是沿街建筑或公共建筑,房间的布置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②查明墙身厚度是否同底层平面图一样。该建筑中外墙的厚度有变化,由底层二层的370 mm 和240 mm 全部变为240 mm。内墙的厚度无变化,均为240 mm。

微课 平面图的识读

③门窗是否同底层平面图一样。该建筑中门窗变化仅有一处。底层楼梯间的门洞变为二至七层的LC5 窗。除此之外,在民用建筑中底层外墙窗一般还需要增设安全措施,如窗栅等。

④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否同底层平面图一样。在建筑中,房屋的高度不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

⑤注意楼面卫生间及楼梯休息平台的标高变化。

⑥不再表示剖切符号和散水

20.5.3 阅读屋顶平面图的要点(www.xing528.com)

阅读屋顶平面图主要注意两点:

①屋面的排水方向排水坡度及排水分区。

②结合有关详图阅读,弄清分仓缝女儿墙泛水高出屋面部分的防水泛水做法。

20.5.4 平面图的绘制

①准备绘图工具及用品。

②选比例定图幅画图框标题栏

③进行图面布置。根据房屋的复杂程度及大小,确定图样的位置。注意留出注写尺寸符号和有关文字说明的空间。

④画铅笔线图。用铅笔在绘图纸上画成的图称为一底图,简称“一底”。

a.画出定位轴线。定位轴线是建筑物的控制线,故在平面图中,凡是承重的墙柱大梁屋架等都要画轴线,并按规定的顺序进行编号,如图4.26(a)所示。

b.画出全部墙厚柱断面和门窗位置。此时应特别注意构件的中心是否与定位轴线重合。画墙身轮廓线时,应从轴线处分别向两边量取。由定位轴线定出门窗的位置,然后按图4.25的规定画出门窗图例,如图4.26(b)所示。若表示的是高窗通气孔槽等不可见的部分,则应以虚线绘制。

c.画其他构配件的轮廓。所谓其他构配件,是指台阶坡道楼梯平台卫生设备散水和雨水管等,如图4.26(c)所示。

以上3步用较硬的铅笔(H 或2H)轻画。

⑤检查后描粗加深有关图线。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应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错误。然后按照《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的有关规定,描粗加深图线(用较软的铅笔B 或2B 绘制)。

线型要求:剖到的墙轮廓线,画粗实线;可见的台阶楼梯窗台雨篷门扇等画中粗实线;楼梯扶手楼梯上下引导线窗扇等,画细实线;定位轴线画细单点长画线。

⑥标注尺寸注写定位轴线编号标高剖切符号索引符号门窗代号及图名比例和文字说明等内容。一般用HB 的铅笔,如图4.26(c)所示。

⑦复核。图完成后需仔细校核,及时更正,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⑧上墨(描图)。用描图纸盖在“一底”图上,用黑色的墨水(绘图墨水碳素墨水)按“一底”图描出的图形称为底图,又称“二底”。

以上只是绘制建筑平面图的大致步骤,在实际操作时,可按房屋的具体情况和绘图者的习惯加以改变。

微课 建筑工程平立剖的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