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选择结果及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成果

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选择结果及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在最终升学院校类型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选择更倾向于选择短期、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相比而言,城市第一代大学生中进入民办本科院校的比例相对较高。

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选择结果及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成果

当然高考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在高等院校学生筛选选拔机制中的学术表现,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最终的升学选择结果。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在最终升学院校类型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选择进入学制为2—3年的高职高专院校,第二代大学生的比例仅为4%,而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和城市第一代大学生的比例则分别高达17%和13%。由此可见,第一代大学生的升学选择更倾向于选择短期、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次,在“985”院校的升学方面,第二代大学生中超过1/5的群体进入了这类拥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四年制院校,相比之下,第一代大学生,无论是身处农村还是城市,该比例都仅为9%。此外,“211”院校、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的升学方面,农村第一代大学生与第二代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而言,城市第一代大学生中进入民办本科院校的比例相对较高。

随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不断分化以及院校间差距的逐步扩增,大学升学竞争逐步转化为围绕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获取机会的激烈竞争。

模型似然比检验显示模型具有统计意义(P=0.000<0.01),并且模型拟合度良好(Pearson检验,P=0.329;Devianece检验,P=1.000)。

首先,从学生先赋性特征而言,在控制了学生在高三学业经历、家庭社会背景等相关因素的情况下,相对于女性,男性学生进入高学术声望高等院校的概率为前者的1.674[Exp(0.5150)=1.674]倍,表明优质升学机会获取中的性别差异的存在。(www.xing528.com)

其次,从学生后致性特征来看,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对其进入高质量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特别是就读于教学质量优异的中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尤为突出。研究发现就读的中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每提高一个单位,相应的大学进入高学术声望院校的概率分别增加2.560[Exp(1.270)-1=2.560]倍。同时,高三阶段学业成绩排名每提升一个单位,相应的大学进入高学术声望院校的1.391倍。

此外,在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的影响作用方面,研究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在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陷于明显的困境,其影响作用大于家庭教育经费支付能力和父母的职业地位。具体而言,相比于第二代大学生,城市第一代大学生和农村第一代大学生进入高质量院校的概率分别比前者概率降低48%和50.7%,显示出三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尤其是农村第一代大学生由于家庭文化资本的积累劣势,在大学升学竞争中处于最为不利的地位。至于家庭经济资本对于子女升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特别是存在大学学费支付压力的群体,其获取优质教育机会的概率则相对较低。较为意外的是,分析结果中发现,家庭课外补习支出对于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作用方向为负向。对于这一研究结果的可能性解释为,高中阶段教育补习主要承担了“补差”功能,即主要帮助成绩落后学生提高学科成绩(雷万鹏,2015)。与此相同,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家庭教育补习支出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年级排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为此,课外教育补习的这种补差取向导致了以上分析中出现的教育补习支出与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取概率之间的负向关系。此外,相比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积累优势,研究显示,父母职业地位并未对子女获取优质高等教育就学机会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