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结果

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根据日本东京大学经营与政策研究中心实施的“日本高中生的升学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日本高中生中考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高达19%,而选择继续升入高等院校的比例为79%。我国教育分流机制中,初中毕业时的升学选择是个极为重要的时间点。这一群体中农村学生占有较高的比例。由此可见,初中后教育分流不仅意味着选择不同特征的后期中等教育,同时也意味着大学升学选择的早期化。

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研究结果

我们研究样本中发现,高中学生毕业后发展规划的分布状况是,仅有4.1%的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相反毕业后选择在国内或海外高校继续升学的学生合计比例达90.3%,其中重点高中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95.3%。与本研究相似,相关学者在对国内高中学生的升学选择调查分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徐国兴,2005;钟宇平,陆根书,2016)。而根据日本东京大学经营与政策研究中心实施的“日本高中生的升学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日本高中生中考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高达19%,而选择继续升入高等院校的比例为79%。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高中学生的升学意愿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究其根源,这与目前我国初中后教育阶段的分流机制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国教育分流机制中,初中毕业时的升学选择是个极为重要的时间点。2006年,初中毕业生中只有42%的学生进入了普通高中,而这类学生群体基本可以假设为未来抱有高校升学意愿的群体。(www.xing528.com)

初中毕业生中有30%学生升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我国政府提出了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初中后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生比例达到50%的目标。虽然该政策意图在于依据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分流,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实现人才结构优化,但在现实中,一方面,身份保护意识极大地刺激了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排斥;另一方面,虽然近年中职学生也可以参与高校招生考试或者通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拔机制,进入高等院校,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渠道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贯通,其结果导致教育分流并非完全依据个体自主选择,只能借助考试工具实施技术性选择,政策目标的实现失去现实的根基。在这样的选择机制中,选择进入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相当一部分群体是在学业能力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放弃高校升学选择的学生。教育分流机制中,结束义务教育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初中毕业生比例高达28%。这一群体中农村学生占有较高的比例。

由此可见,初中后教育分流不仅意味着选择不同特征的后期中等教育,同时也意味着大学升学选择的早期化。初中教育结束阶段,一部分学生选择离开教育升学轨道,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又有一部分学生是初中教育结束后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其结果导致了普通高中升学群体基本都抱有高校升学意愿,高中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存在高度同质性和强烈升学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