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7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成果:多媒体艺术迅猛发展

2017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成果:多媒体艺术迅猛发展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西兰,如果谈到多媒体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公司的存在,那就是总部设于惠灵顿、全球闻名的Weta设计公司。在新西兰调研期间,有两位当代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引起笔者的关注。无论是从艺术语言上来讲,还是设置问题的广延度来讲,这两个展览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当代艺术展览。

2017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究成果:多媒体艺术迅猛发展

在新西兰,如果谈到多媒体艺术,乃至当代艺术,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公司的存在,那就是总部设于惠灵顿、全球闻名的Weta设计公司。当然,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电影道具制作、电影后期制作动画设计公司,与我们惯常所界定的“当代艺术”有所区别。但这个公司在人口基数小的新西兰影响力如此巨大,一方面对艺术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进入了这个公司;另一方面,它在多领域的推进,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1993年,为了给自己的新片《罪孽天使》制作视效,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与好友理查德·泰勒、吉米·塞尔柯克共同创建了这个工作室。此后该公司得到迅猛发展,曾5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我们熟知的电影如《魔戒三部曲》《金刚》《阿凡达》的视效均出自于Weta的制作团队。在新西兰,该公司对艺术人才的“虹吸效应”是一个重要现象。

与Weta联系密切,以数码制作专业而闻名的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Media Design School NZ)在全球专业领域的排名也不断攀升。该学院创建于\1\2\3\4年,坐落于新西兰奥克兰市的市中心,其所有课程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共同研发,技术、应用、设备持续领先行业,学校教学宗旨为满足就业需求,主要专业有3D动画、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视觉特效、创意广告以及游戏开发。

这里顺带谈一个问题:新西兰人较多注重生活品质,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在整个社会运转系统中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尽管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现象,但这也是事实。

在新西兰调研期间,有两位当代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引起笔者的关注。一个是在道斯(Dowse)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加文·希普金(Gavin Hipkins,出生于1968年)的个展《域》(The Domain)(图23、24)。一个是在基督城美术馆一层空间举办的艺术家安·谢尔顿(Ann Shelton,出生于1967年)的个展《暗物》(Dark Matter)(图25、26)。无论是从艺术语言上来讲,还是设置问题的广延度来讲,这两个展览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当代艺术展览。(www.xing528.com)

图26 安·谢尔顿个展《暗物》现场二

从2007年开始,希普金主要在奥克兰工作和创作,1998年曾代表新西兰参加悉尼双年展,2002年曾代表新西兰参加圣保罗双年展。现为奥克兰大学Elam艺术学院副教授。前文对希普金的作品已经有所介绍,在此不做多的赘述。

谢尔顿1995年在奥克兰大学Elam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在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谢尔顿最早作为日报摄影记者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一位艺术家,她的作品综合了摄影的观念传统和叙事传统。其摄影作品尺幅巨大,挖掘特定人群和空间的历史,曝光被遗忘的,或者是有争议的历史。谢尔顿对“档案”也有浓厚的兴趣,经常拍摄这些资料,比如图26中她拍摄的书架上的书。在中国观念摄影家的作品中,有些艺术家作品明显有模仿该艺术家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