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基地

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基地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4动车组检修库为了进行并行作业,提高检修的效率,检修基地设置三层或四层作业面进行高速列车的维修。该检测装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整列车的检修效率。转向架更换设备是检修基地、运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有两种不同的更换方式。零部件配送中心要根据动车组检修基地和运用所承担动车组检修任务进行建设,规模要满足需要。8.动车组管理信息中心实现动车组管理信息化是动车组检修基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基地

1.检修库

如图4-3-4所示,大修库设三层作业面立体大修线,库线间距为12 m,库内外侧股道距离修车库侧墙轴线应不小于6.5 m。大修作业采用整列架车方式,实行部件换件修。设贯通式天车起重设备,库内股道上方接触网可设置活动式刚性接触网侧移及控制设备。

图4-3-4 动车组检修库

为了进行并行作业,提高检修的效率,检修基地设置三层或四层作业面进行高速列车的维修。三层或四层作业面的第一层设在轨面以下0.95 m标高处,为基本作业平台,用于走行部及下部设施检查、维修和材料运输;第二层设在轨面以上1.25 m标高处,为车内及侧墙作业平台;第三层设在轨面以上3.8 m标高处,为车顶作业平台。无车顶作业平台一侧一般设置有防止车顶作业人员跌落的防护设施。

2.轮对踏面检测设备

轮对踏面诊断装置是检修基地、运用所最重要的检修诊断设备,具有检测踏面裂纹和擦伤、测量踏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测量踏面擦伤和同心度等功能。该装置同时具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功能,并与段内通信计算机联网,完成数据的存储、显示、打印、传递等功能。该检测装置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整列车的检修效率。

图4-3-5 轮对踏面检测设备

3.轮对探伤和不落轮旋加工设施

检修基地和运用所设置轮对检测及加工设备,对动车组轮对空心轴和车轮踏面进行探伤检查,对落轮后的轮对进行全面探伤检查和尺寸检测,必要时进行旋轮加修和动平衡检测加工处理。

检修基地和运用所应设置不落轮旋轮库。库内设置不落轮旋轮设备。不落轮旋轮设备基础前后各设30 m的整体道床。不落轮旋轮线作业区段两端的曲线半径应不小于400 m。

图4-3-6 轮对探伤设备和不落轮旋装置

4.车体外部自动清洗设施

动车组外皮清洗设备是检修基地和运用所必不可少的整备设备,用于列车回库、进段时的外皮自动清洗,需用专门的清洗剂。为了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必须同时建立水循环处理设施。(www.xing528.com)

图4-3-7 车体外部自动清洗设施

5.地面吸污设备

用于车辆整备。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检修基地设置污物处理车间,吸污后直接进行化学处理,这种方式需建设复杂的地下处理设施;另外一种是利用吸污设备吸入移动的污物车内,一次操作若干动车组,由污物车再转运至污物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图4-3-8 地面吸污设备

6.轮对及转向架更换设备

当高速列车的动车及拖车轮对和转向架出了故障时应进行更换。转向架更换设备是检修基地、运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有两种不同的更换方式。活动轨道桥转向架下降方式及同步架车方式。

图4-3-9 轮对及转向架更换设备

7.主要零部件配送中心

检修基地设置主要零部件配送中心。主要零部件配送中心设置在检修库较便利的地方,配送任务由信息化管理系统统筹协调管理,配送配件时应便于动车组在维修过程中能够将配件配送到实时更换的处所。零部件配送中心要根据动车组检修基地和运用所承担动车组检修任务进行建设,规模要满足需要。

8.动车组管理信息中心

实现动车组管理信息化是动车组检修基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动车组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以动车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调度指挥、安全监控为主要内容,对动车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实时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的分散采集、远程诊断、网络传输、集中处理,对各类信息进行实时的汇总分析,使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动车组生产、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管理,科学决策。各岗位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岗位工作内容和标准,开展工作,进行作业质量控制。

动车组信息化系统网络采用基地中心和生产单元两级组成的结构,中心与各生产单元由基地局域网和无线宽带接入连接。基地中心与上级指挥中心由宽带广域网连接。动车组信息系统应与铁路既有信息系统交换信息;满足地面诊断系统和动车组故障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转存等要求;并及时为专业制造、检修厂商提供相关信息。信息中心设小型机,并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运行,采取存储备份、用户认证、安全防范等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