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横栏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中山市横栏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初,横栏镇被确定为中山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个试点镇之一。4月22日,市农委领导及省市专家12人在横栏召开研讨会,讨论通过《横栏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00年起,按照“两年见雏形,三年上水平,四年基本完成,五年达标”的步骤,抓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抓好农业现代化专业小区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农业发展。1个中心示范区就是三沙花木生产现代化中心示范区。

中山市横栏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90年代起,横栏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突出发展以水产为龙头的高产、高(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改革,实现农业产值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199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2.7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中山市农业总产值的10%,位列各镇区榜首。1999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29908亩,平均亩产量814公斤,总产量24330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158%、40%、261%,面积、亩产量、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2000年初,横栏镇被确定为中山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个试点镇之一。4月22日,市农委领导及省市专家12人在横栏召开研讨会,讨论通过《横栏镇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按照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示范区建设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目标,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00年起,按照“两年见雏形,三年上水平,四年基本完成,五年达标”的步骤,抓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抓好农业现代化专业小区建设,辐射带动全镇农业发展。在90年代“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发展“三高农业”的基础上,2000年起重点抓好1个中心示范区和6个专业示范区建设。1个中心示范区就是三沙花木生产现代化中心示范区。示范区统一高起点规划,连区高标准开发建设,统一专业化管理。至2004年底,示范区园区面积达6000亩,建设8-12米宽标准农路21千米,农桥19座,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路、电、水等设施完备,工棚、广告牌等统一规划建设,并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的现代化花木生产园区。园区有花木生产专业户600多户,于2004年6月成立三沙花卉协会

6个专业示范小区分别是位于横西村的渔业机械化示范区,面积2000亩;位于六沙村的优质水产健康养殖基地,面积3000亩;位于指南村面积800亩的优质高产水产专业示范小区和面积600亩的优质高产水稻示范区,以及面积300亩的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蔬菜生产专业小区;位于横西村面积1300亩的“鱼塘—禽兽”立体生态养殖示范区。各小区加大投入,加强路、水、电等建设,完善园区内外生产流通环境建设,引进先进种养技术和优质、高效、高产品种,引进农业、水产养殖机械设备,使小区均具有“三高”、无公害、可持续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横栏现代化农业理念、管理、技术的聚焦点和辐射点,推进横栏农业现代化。

继续对全镇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坚持“三高”农业路向。调减市值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水产养殖和花木种植面积。在90年代以来逐步调整优化的基础上,2001年调减低市值农作物种植面积925亩,增加水产养殖面积575亩,增加花木种植面积350亩。2002年调减低值作物面积6600亩,增加花木面积1000亩,水产养殖面积5600亩。2004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4.2万亩,花木种植面积0.8万亩,分别占当年全镇养、种面积的67.4%和12.8%。种养品种结构上,发展高效益、适销对路、竞争力强的品种,减少低值或市场需要相对饱和的品种。2002年,水产养殖方面,全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9400多亩,比上年增加6800亩;甲鱼3200亩,比上年增加200亩;桂花鱼3099亩,与上年持平;罗氏沼虾养殖面积3084亩,比上年减少1400亩。花木生产方面,全镇袋装苗面积为2250亩,占花木面积的38%,比上年增加1000亩,与上年占比增加13%;其他绿化苗木等占比相对下降。2004年,全镇优质水产品种养殖面积达2.9万亩,占水产面积的69%。其中南美白对虾17800多亩,甲鱼4900亩,桂花鱼2100亩。此外,巩固、发展越冬虾养殖,面积为1.5万亩。(www.xing528.com)

实施“五项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建、改建、扩建农路、农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方针,对全镇农田路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规定新建普通农路路面宽要达6米,主干、中心农路面宽10米。经过镇村合力分步建设,至2004年底,全镇投入资金2000万元新建农路121.8千米。连同改建扩建,全镇建起4-12米宽的农路220千米,其中8米宽以上达60千米。4米宽以上农桥76座。二是整治全镇农作物基地和鱼塘。2000年至2004年共投入2980多万元。按连片规格化,水、电、路配套高标准,整治基塘2.85万亩。三是巩固、完善水利设施。五年内投入资金6060万元,建成装机容量1500千瓦、每秒31.5立方米流量的九顷电排站;完成11.7千米长的中顺大围堤段混凝土路面铺设、填土固堤、防浪墙建设;完善围内水利工程设施。四是投入800多万元全面整治低压农电线路320千米。五是开展内河整治和“四旁”绿化。5年来,对低沙河及横东村、贴边村、五沙村的内河涌整治共15千米,耗资300多万元,另在河涌边、路旁等种植落羽杉等树苗,绿化长度50多千米。

坚持“科技兴农”方针,加强农业科技建设。2000年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2002年,举办水产技术培训班30期,参加培训1890人次。当年引进“生物细菌调控养殖”新技术和水车式高效增氧机、自动投料机等水产养殖机械,引入巴西龟、太阳鱼、桂虾、花虾四个水产新品种和金小占、银花占、水晶占3个水稻新品种。2003年继续引进淡水石斑、斑节虾、红鲔、石头鱼4个水产新品种以及推广无公害养殖新技术。至2004年,举办农民业余大专学历班5个,业余中专学历班5个,培训农业管理人员300人。举办绿色证书班3期,300多人参加学习,获市颁发农民技术证书280人,助理农艺师1人。举办其他农技类培训班110期,培训8566人次。还引进、推广越冬棚虾、水产—禽畜立体生态养殖、插秧机、水稻收割机、花木自动喷淋系统和植保设备等新技术、新机械,以及笋壳鱼、面包树、铁兜木等其他水产、花木新品种一大批。当年底,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万千瓦。建立了横栏农业信息网站,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信息工程,提高了全镇农业信息化水平。

抓好农产品的流通与加工,提高农业效益。2003年,市农产品流通协会横栏分会对全镇的流通会员进行重组,在全镇153位流通专业人员中选出70多位流通加工专业户为正式会员,农产品流通划分为水产品流通、花卉流通、禽畜流通三组;以利生产与销售的对接。2004年按照“巩固发展周边市场,大力开拓内陆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方针,发挥镇农产品流通协会、水产养殖行业协会以及三沙花卉协会的作用,加强生产与市场信息的沟通,巩固壮大流通专业队伍,改善流通队伍装备。农产品流通运输车辆增至300多辆,流通协会成员购量电脑200多台。当年销售水产品3.3万多吨,销售价值为3.5亿元。另有上规模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4间,年加工鱼类罐头食品450吨,虾类冷冻产品2100吨。

2004年,横栏镇农业总产值3.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农村集体收入8818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30%、65.4%和68.8%。其中三沙花木基地(即三沙花木生产现代化中心示范区)亩年纯收入提高到7000元,园区内土地租金也由原来的每亩7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经过5年的努力,横栏农业整体效益和农村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4月,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验收,横栏镇被评92分,顺利通过了验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