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横栏镇中学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中山市横栏镇中学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镇的3所中学均达到省、市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并顺利通过中山市的验收。1995年,市教委在四沙中学召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现场会。同年,四沙中学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四沙中学、六沙中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表6-1-121979-2005年横栏镇中学教育情况表(续上表)二、中学简介横栏中学创办于1959年8月,称为中山县横栏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原横栏小学内。

中山市横栏镇中学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一、中学教育发展概况

1958年8月在公社农场内(位于穗丰穗隆围)创办横栏第一所中学——中山县横栏农业中学,首批招生1个教学班,共30多名学生。1959年8月,在横栏小学内创办中山县横栏初级中学,招生1个班,共40多名学生,学制三年。1960年,横栏初级中学校址搬迁至横东三村,实行独立办校。当年,横栏农业中学受办学条件、师资、生源等因素的影响停止招生。1961年,横栏农业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转入横栏初级中学就读。同年,横栏初级中学停止招生。1963年8月,横栏初级中学停办。

1964年4月复办横栏农业初级中学,校址设在横西五二队,次年搬至横西村原公社办公所在地。当年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1个班,40多名学生,学制三年。开设政治、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农业、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教材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通用教材。但由于当时学生劳动时间较多,部分课程教学计划未能全部落实。

1966年,横栏农业初级中学校址搬迁至宝裕围仔。1968年,横栏农业初级中学改称为中山县横栏中学,同时开办高中班。1968年9月,在“读小学不出生产队,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的思想指导下,辖区内的初中教育多设在小学内。首先在横栏小学附设初中教学班。次年,在宝裕、六沙、三沙、贴边、新茂等小学开办初中班。1970年9月,五红、戙角小学也相继开设初中班。至此,全公社除团结小学外,其余各小学均附设初中班。1970年,横栏中学有初中1个班,高中3个班,全校学生147人,其中高中学生94人,教职工11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全公社有初中班17个,其中附设在小学有16个,占94.12%;在校初中学生565人,其中附设在小学就读的就有512人,占全公社在校初中学生总人数的90.62%。随后,初中教育迅速发展,1977年全公社初中班41个,在校学生1748人。

表6-1-8 1970-1978年横栏公社中学教育情况表

注:“初中”含小学附设初中;“教职工”含小学附设初中教师

1979年起,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规划普及中学教育,在辖区内分三期兴建三所中学,从1980年起,逐年有计划摘掉小学附设初中班。1980年8月,在指南蕉围开办宝裕联中,把宝裕、指南、团结3所小学的初中班集中起来办学,并招收新生。1981年9月,将横东、横西、横南、五红4所小学的附设初中班并入横栏中学。1982年8月又将宝裕联中并入横栏中学。

1981年下半年,在位于四沙戙角头的公社砖瓦厂旧址兴建四沙初级中学,1983年秋竣工并开始招生,全面接收贴边、新茂、戙角、三沙4所小学全部初中班。1985年,四沙中学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1人,教职工37人。

表6-1-9 1970-1984年5个年份横栏公社(区)小学附设初中班情况表

表6-1-10 1985年横栏区中学情况表

1985年,在六沙小学内开办六沙中学,把六沙小学附设初中班划入六沙中学。同年,投资16万元,在位于六沙村的旧公社葵厂兴建六沙中学。1986年秋,六沙中学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全公社中学全面建成,总建筑面积5746平方米,完全摘掉小学附设初中班。同年,全镇在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初中教育。同年10月,镇政府制定《横栏镇贯彻〈义务教育法〉公约》十条,落实三级办学的管理体制,以抓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堵塞学生流动的各种渠道,保证初中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1987年,全镇有3所中学,高中2班106人,初中28班1339人,初中普及率为98.66%,教职工79人。当年,全镇初中毕业班共有365人,毕业人数358人,毕业率为98.08%,报考高中268人,报考率为73.42%。在升高中考试中,全镇考生总平均分为379.75分,超过市的平均线(市为343.7分),排列第15名。考入省级中专20人、省级高中6人、市级中学31人、其他高中24人。全镇的3所中学均达到省、市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并顺利通过中山市的验收。

1989年,全镇各中学开展“两聘、两制、一包一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学校实行校长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学生正常经费包干制。同年下半年起,各中学均被评为市“四优”达标学校。1995年,市教委在四沙中学召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现场会。同年,四沙中学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四沙中学、六沙中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1997年,全镇有初中68班,在校学生3570人,高中13班,在校学生684人。当年初中毕业生838人,升学725人,高中普及率达86.5%,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www.xing528.com)

表6-1-11 1991年横栏镇中学情况表

(续上表)

2003年,调整学校布局,将六沙中学并入横栏中学。横栏中学校园面积由原来的30多亩扩大到91亩,投资1300万元,新建成47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15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学校拥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42人,教职工117人。2004年,在横栏中学增开普通高中班。高中班办学规模为16个班。当年招收4个班,招收新生185人。2005年,招收6个班304人。

2005年,全镇有理工学校,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一所,共有9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73人。其中初中64个班,学生3433人,教职工330人,专任教师274人。

表6-1-12 1979-2005年横栏镇中学教育情况表

(续上表)

二、中学简介

横栏中学 创办于1959年8月,称为中山县横栏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原横栏小学内。1960年,学校搬迁至横东三村实行独立办学。1961年,横栏农业中学并入。1963年8月学校停办。1964年复办,改称为横栏农业初级中学,校址设在横西五二队。1965年学校搬迁至横西村原横栏公社所在地(现横西村六二队)。1966年学校迁至宝裕围仔。1968年增设高中班,并改称为中山县横栏中学。1970年9月,横栏中学搬迁至宝裕烂围(现健身广场一带)。1991年9月,学校搬迁至西涌口新建的校址(现顺兴路8号),并入横东、横西、横南、五红四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982年,将宝裕联中并入。1983年,横栏中学高中班停止招生。2003年8月,将六沙中学并入。校园面积由原来的19980平方米扩大到66459平方米,建筑面积26914平方米。2004年,又复办高中班。2005年,横栏中学有44个教学班,学生2190人,教职工13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52人。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目标明确,并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获得中山市四优达标学校、中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山市交通安全教育文明学校等称号。历任校长(负责人)有辛权威、何尧申、余焕侬、林炳康、黄泽荣、阮英辉、郑卓豪、刘润生、冯玉生、梁泽基、冼伟勋。

六沙中学 创办于1985年,校址在六沙小学内,把六沙小学附设初中班划入六沙中学。同年,投资16万元,在位于六沙村的旧公社葵厂兴建六沙中学。1986年秋,六沙中学建成投入使用。2002年,学校占地面积377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4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4678平方米,学校体育运动场面积6300平方米,拥有计算机32台,图书馆藏书11325册。有19个教学班,学生967人,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师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21人,专科毕业1人;中学一级教师8人。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山市四优达标学校、中山市一级学校等。2003年8月并入横栏中学。历任校长有梁剑辉、梁丙年、梁容添。

四沙中学 四沙中学创办于1983年,为初级中学。校址坐落于贴边村和裕祥村北面交界处,学校占地面积2690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682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6204平方米,学校体育运动场面积5450平方米。2005年有教学班26个,学生1425人,教师72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39人,占54%,大专学历为32人,占44%。主要教学设备有25台投影机、15台录音机、5台电视机、60台计算机、1套校园广播系统等。各类教学功能室有化学、物理实验室各2间,生物实验室、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室、计算机室各1间,图书馆藏书34933册。学校一贯重视“爱国、勤学、尊师、守纪”的校风建设,并取得较好成绩,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中山市四优达标学校、中山市一级学校、中山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中山市师德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历任校长(负责人)有何富雄、刘健彬、周祖开、吴瑞文、梁锦秋、冯玉生、吴华玉、黄春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