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中共中央常委张国焘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中共中央常委张国焘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着,前委详细研讨了有关起义的事项,进行了周密部署,决定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7月29日,正当起义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名义从九江给前委连续发来两封密电,坚持要等他到南昌以后再决定是否起义。会议最后将起义时间改为8月1日凌晨4时举行。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前委召开了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布置战斗任务。

南昌起义关键人物:中共中央常委张国焘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大旅社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周恩来任书记。接着,前委详细研讨了有关起义的事项,进行了周密部署,决定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7月28日,周恩来前往第二十军指挥部会见贺龙,任命贺龙为起义总指挥。7月29日,正当起义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名义从九江给前委连续发来两封密电,坚持要等他到南昌以后再决定是否起义。

30日,张国焘来到南昌,传达了共产国际代表的指示精神:(1)我们的军事若无十分把握,可将我们的同志从军队中撤出,去组织工农群众;(2)起义要得到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同意并且要一致行动。这个意见遭到了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彭湃的反对和驳斥。周恩来气得还拍了桌子。20多年之后,周恩来在谈到南昌起义时说:“拍桌子这个举动,是我平生仅有的一次。”[1]7月31日上午,周恩来主持前委紧急会议,继续争论了几个小时。直到得知张发奎已参加庐山反共会议,张国焘才不得不表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会议最后将起义时间改为8月1日凌晨4时举行。7月31日下午5时左右,前委召开了团长以上干部会议,布置战斗任务。晚上9时以后,全城戒严。起义总指挥部下发了当晚的口令——“河山统一”,行动信号为3声枪声,识别标志为“领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2]

注释:(www.xing528.com)

[1]王永盛:《周恩来的语言艺术》,第2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2]《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