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建设研究:教学应用模式解析

高校课程建设研究:教学应用模式解析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课前和课中两个模块的学习,学习者是否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需要在课后模块的“评价小结”环节中加以求证。高校精品课程作为网络优质的学习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功效,为信息传递和内化吸收提供必要的支撑,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研发。

高校课程建设研究:教学应用模式解析

应用模式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构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学习环境,通过信息化环境来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提升。大学生一般都已具备进行网络学习的软硬件条件,很多高校的授课教室也配有必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开展基于高校精品课程支持的教学提供了保障。另外,随着互动式多媒体与移动终端平台、大数据技术等相互结合程度的日益深入,很多高校的精品课程开始以SPOC、翻转课堂、微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方式来加以展开,并对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与技术条件[3]。经过以上对作为试验对象的学习者以及课程学习内容的简要分析,根据设计的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应用模式,这里对《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展开具体设计与实践。该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前自主视听预习

由于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构将信息传递的阶段前移到课前进行。因此在实现信息传递的课前自主视听预习模块,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体现在教授者不仅向学习者提供了符合该课程教学的名师精品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存在提供在线辅导,使生生之间也可以实现互助。通过在线平台上学习者提出来的疑难问题,经过总结提炼作为课中集中讲解与讨论的主要内容。

在该模块中,高校精品课程的在线交流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进行,也可以在班级学习空间的交流模块中进行。在该模块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高校精品课程片段的选定。其选定主要是根据大学生在线交流中对学习内容疑难问题的确定。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疑难问题产生的教学情境再现,根据精品课程片段的再现引起学习者的共鸣与集体思考,从而实现头脑风暴。

2.课中问题讨论

课中问题讨论模块的进行建立在课前自主视听预习阶段之上。在该模块,教师根据大学生提出的疑难点问题和在课前截取好的高校精品课程视频片段,在实现教学情境再现的基础上,引起学习者面对面的集体讨论,以及教师的释难讲解。高校精品课程对课中模块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疑难点教学情境的再现。教师经过对大学生的共同疑惑集中讲解讨论,实现课堂上对学习者的有效辅导,生生间对相同的难题展开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吸收内化。在课中模块的“任务驱动法教师假设问题”环节,高校精品课程可以再起作用,把某段精品课程中的某个问题作为驱动任务,通过试听觉的共同刺激,实现学习者对任务问题的思考。(www.xing528.com)

3.课后评价小结

在课后评价小结模块,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集中在资源推荐部分,这也是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开始。资源推荐主要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再次提供课前预习视频,二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经过课前和课中两个模块的学习,学习者是否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需要在课后模块的“评价小结”环节中加以求证。根据高校精品课程内容的展现,师生经过共同学习总结出主要知识点,并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对学习进行评价。

这两个环节的实现同样可以选择在爱课程网站和班级学习空间进行,重要的是学习共同体建立交流的时效性

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模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信息传递和内化吸收目标的实现。高校精品课程作为网络优质的学习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功效,为信息传递和内化吸收提供必要的支撑,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研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