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舞蹈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

高校舞蹈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渐进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用教学内容。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练习应逐步增加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应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符。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

高校舞蹈教学原则及模式研究

(一)兴趣主导原则

兴趣主导就是在舞蹈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和参与舞蹈兴趣的培养,这是舞蹈教学的首要原则。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舞蹈感兴趣,才有可能学好舞蹈。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舞蹈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更自觉地,更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广泛了解学生的舞蹈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的不同兴趣来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舞种进行教学。

2.重视对学生正确舞蹈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的手段,进行舞蹈学练的目的性教育,逐步树立起自觉学习和参与舞蹈的态度和动机。

3.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特别是课程的伊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兴趣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能善于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强化。在训练初期应以游戏和玩耍的形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舞蹈学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4.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参与舞蹈课程教学训练的兴趣;注意运用各种符合不同年龄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手段,激发他们参加舞蹈训练的兴趣。

5.教师应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应善于说服教育,并以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表率作用,为人师表,做好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参与舞蹈的学练。

(二)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在舞蹈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舞蹈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的选择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具体来说,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主体性原则应做好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观念,并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贯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舞蹈学习,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2.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被动“学”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安排舞蹈教学。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4.在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维持良好的舞蹈学、训环境

(三)直观性原则

舞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具体就是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作用。教师通过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塑造良好的舞蹈教学环境、建立轻松的舞蹈教学氛围,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来感知所学动作的技术,提高舞蹈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直观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的舞蹈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在舞蹈课程教学中,为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或难度动作把握的准确性,可以利用图示、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有目的地、清晰地进行观察、理解和分析。学生水平较高,则可播放正确技术动作影片帮助学生学习,总之,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3.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直观性的教学教具和准确的语言讲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四)互动性原则

舞蹈教学的互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在舞蹈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一定要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从而将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充分体现出来,这就是舞蹈教学的互动原则。

舞蹈是一个需要配合的技艺项目,需要舞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彼此沟通。在教学中,教师不但会以指导员的角色将知识和技艺传授给学生,而且会以舞伴的角色来帮助学生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教学,这些都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舞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贯彻教学互动性原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多种互动形式与方法。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师生间的领带与跟随、舞伴间的对话交流、舞伴间的领带与跟随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产生消极应对学习的行为。

(五)审美性原则

高校舞蹈教学的美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舞蹈具有姿态美、节奏美、协调美、表情美、音乐美等特点。因此,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审美性原则,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美、心理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舞蹈课程教学中遵循审美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在整个教学中遵循审美性原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对美的追求。

2.通过舞蹈练习,充分表现舞蹈丰富的运动路线、优美的运动姿态、和谐的运动节奏、协调的肢体配合等,引导学生体验舞蹈的运动美、形体美、节奏美、音乐美,并将体验到的这种美内化。

3.重视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并将这种美的感知与评判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

(六)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有序安排,对舞蹈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组合,循序渐进地进行。(www.xing528.com)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渐进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选用教学内容。舞蹈教学的过程应符合舞蹈这门艺术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训练的时间和量应逐步提高。

2.科学地安排教学阶段。在舞蹈实践课的教学中,要根据舞蹈不同舞种的运动规律与特点,从单一到组合,科学地组织各阶段的教学。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练习应逐步增加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应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符。具体应按照适应—加大—再适应—再加大的规律有节奏地增加运动负荷。

(七)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决定的。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应建立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之上,即教师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再注意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能力水平的差异性,重视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使教学有区别化、有针对性。

2.了解学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如身体素质与个体差异),教学应符合学生的特点。

3.重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教师在制定舞蹈课程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教法以及客观教学条件,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4.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应是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素质差、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5.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扬长避短,促进其舞蹈技能的快速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

6.创造因材施教的教学条件。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等质分组”或对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存在不足的同学开“小灶”,尽量使学习能够齐头并进。

(八)巩固提高原则

巩固提高原则符合学习规律、技能形成规律、遗忘规律、“用进废退”原理等,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高,使学生的体能得到不断发展,体质得到不断增强,舞蹈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遵循巩固提高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逐步推进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层层深入地推进教学过程,不要盲目追求进度;要在每一个阶段的舞蹈课程教学中,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体能、技能基础。

2.对已掌握的舞蹈技术动作,要不断提高质量要求,提高动作的表现力等。

3.反复练习。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舞蹈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技术动作较多,如果课时有限,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也积极参与舞蹈训练,不断巩固与提高舞蹈技能,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修养

4.强化训练。舞蹈技术练习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原有的动作和一个水平上,要有所改变与丰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使学生的练习不枯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

5.不断提出新目标。舞蹈课程教学要重视通过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来督促学生学习,使学生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新挑战的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舞蹈技术水平。

6.定期考核。采用评定成绩、测验、表演和教学比赛等形式,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督促学生不断学练。

(九)全面发展原则

高校舞蹈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全面发展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综合贯彻舞蹈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舞蹈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地学习国家颁布的《舞蹈课程教学大纲》的精神,对于《舞蹈课程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求与目标要求学生要认真遵循。

2.注意不同教材的均衡搭配。使学生全面掌握各舞种、各舞蹈技术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学、考核项目和内容应考虑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因素,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科学的设计、选用,促进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的综合发展,使学生真正提高舞蹈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身心素质和能力的多元发展。

(十)终身舞蹈原则

舞蹈这项运动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舞蹈是一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项目。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终身从事舞蹈运动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舞蹈教学应重视终身舞蹈习惯的养成,也是《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当前舞蹈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终身舞蹈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终身舞蹈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舞蹈爱好与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从事舞蹈的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

2.重视综合考虑舞蹈教学的长短期效益。舞蹈教师不仅要重视舞蹈教材或某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成果,还要考虑舞蹈教学的长期效益,为学生终身从事舞蹈奠定知识、体能和技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