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慕课应用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校慕课应用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高校而言,慕课与实体课堂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将慕课作为课程主体内容,构建翻转课堂;或是将慕课作为课程的强化与补充,形成混合式学习。当前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路径是突出资源整合和教学互动,充分利用慕课课程资源,将慕课与实体课堂相结合,建立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四)实践拓展高校实施慕课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校慕课应用教学模式的构建

慕课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的优势,而实体课堂又弥补了课堂难以督促学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和开展实践活动等不足。因此,将慕课与实体课堂相结合才是有效应用慕课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的可行途径。对于高校而言,慕课与实体课堂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将慕课作为课程主体内容,构建翻转课堂;或是将慕课作为课程的强化与补充,形成混合式学习。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把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模式翻转为“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上课前,学生独立完成对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在形式上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混合,在内容上涵盖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教学资源的混合、教学环境的混合和教学方式的混合。当前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路径是突出资源整合和教学互动,充分利用慕课课程资源,将慕课与实体课堂相结合,建立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具体而言,高校可着力构建“课前设计、慕课学习、课堂互动、实践拓展”四位一体的慕课应用教学模式。

(一)课前设计

在课前设计阶段,由任课教师事先设计课程的体系结构、筛选合适的慕课资源、制作教学视频、提供预习资料,给学生在之后的慕课学习和课堂互动阶段提供导航。课前设计是慕课应用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慕课平台所提供的课程并没有严格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师在开课之前告知学生关于课程的体系结构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可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把握,避免学习后形成“知识碎片”。由于慕课的课程比较多,而学生对课程的甄别能力有限,且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和学习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课前设计中筛选合适的慕课课程推荐给学生学习,并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以供选择,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优质慕课课程。

(二)慕课学习

在慕课学习阶段中,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学习资料,自行观看必修模块的慕课教学视频和选择性地学习选修模块的慕课教学资料,并完成相应的作业,以便对课程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找出疑难之处。该阶段的学习一般在课外完成,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视频学习的进度,遇到授课语言障碍或知识难点,可反复播放视频或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以便加深理解。在慕课学习阶段,学生可以自控式地深度学习,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该阶段的“先学”是实现下一个阶段课堂互动“后教”的基础。

(三)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组织过程。在课堂互动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作业答疑、小组讨论、协作探究等学习交流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知识传递”与“吸收内化”两个阶段组成,在慕课学习阶段学生完成了“知识传递”的过程,而在课堂互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如对于经管类课程,知识的吸收内化侧重通过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外语类课程,则侧重语言的“输出”练习;对于理工类课程,吸收内化主要是通过实验和方案设计等方式验证原理并在实践中运用。(www.xing528.com)

课堂互动的主要活动包括作业答疑、小组讨论与展示、反馈评价等。在作业答疑中,教师首先根据课程大纲内容,针对学生观看慕课视频和课前预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有代表性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指引,由学生独立或师生共同完成作业的解答,并在作业解答和知识点梳理中达到化零为整、知识融通的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与展示中,学生组成小组,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案例、场景等,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究问题,并通过团队报告、小型比赛等形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提升关联体验,弥补线上慕课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和社会关联的短板,增强学习效果。对于反馈评价,在课堂互动阶段,需要通过教师点评、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对学生之前是否自觉完成慕课学习、是否掌握基本知识要点、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团队成果展示水平如何等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以便达到“以学定评”“以评促学”的效果。

(四)实践拓展

高校实施慕课的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人才。课前设计、慕课学习、课堂互动和评价考试并非课程构成的全部,而实践拓展也是该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实践拓展阶段以成果分享、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为着力点。由学生团队根据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感悟制作成视频等形式的作品,上传至网络平台,与同伴分享课程学习的成果,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加深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师生根据课程内容共同开展相应主题的竞赛、调研、实验等实践活动,并给予计算相应课程的学分和学时,以达到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和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对于经管类课程,可采取企业调研、社会调查沙盘演练等。

对于外语类课程,可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景剧比赛、担任兼职翻译等。对于理工类课程,可让学生参与新实验开发、新产品设计、小发明制作等进行实践拓展。

总之,慕课的引入一方面提供实用性较强、覆盖面较广的教育资源,更大程度地满足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弥补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短板;另一方面,慕课的引入也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教育理念引导下,构建慕课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