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怀念毕克官先生:丰子恺艺术之旅

怀念毕克官先生:丰子恺艺术之旅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钟桂松2013年12月8日那天下午,石门湾丰子恺故居的小吴来电话说,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著名漫画家毕克官先生于12月1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他的女儿让小吴告知在南方的她爸爸的一些朋友。正好,毕克官先生也在上海国际饭店和广洽法师在一起。于是我将书稿交给江吟社长,并且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毕克官先生。一年后,书很快出版了,但此时的毕克官先生已经在美国了。

怀念毕克官先生:丰子恺艺术之旅

钟桂松

2013年12月8日那天下午,石门湾丰子恺故居的小吴来电话说,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著名漫画毕克官先生于12月1日(当地时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他的女儿让小吴告知在南方的她爸爸的一些朋友。放下电话,我心里非常难过,虽然我知道毕克官先生生病的事,但是他在美国治疗,据说效果还是很好的,他2010年的秋天给我打电话时,还非常乐观,好像没事一样。这几年因为隔得太远,联系少了,但一直记挂着,没有想到,3年前的几次电话,已经成为认识毕先生几十年来的最后通话!

毕克官先生在演讲

我是早知道毕克官先生的大名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学者,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卓有成效的美术史论家”奖,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我看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不光画漫画,而且研究漫画,出版有《中国漫画史》,曾经获得过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理论一等奖;毕克官先生还结合绘画研究中国民窑古瓷,他的《民窑青花》一书获得台湾新闻出版金鼎奖。但是我第一次见到毕克官先生,是在1985年石门湾缘缘堂重建落成时。那时我在桐乡县委工作,缘缘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原来的地址上按照原貌重建了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缘缘堂,此时虽然丰子恺先生去世已经十年,但是“文革”后那种对文化的渴望和对真正的文化大师仰慕的氛围还在,所以大家对缘缘堂的落成格外重视,精心组织和安排,县委听说为缘缘堂重建捐款三万元人民币新加坡高僧广洽法师要来桐乡参加石门湾缘缘堂的落成,便让我和文化局的同志一起,借了一辆当时县城里面最好的皇冠小车,还有几辆桑塔纳小车,到上海去迎接广洽法师一行。那时,从桐乡到上海要好几个小时,到上海时已经快中午了。正好,毕克官先生也在上海国际饭店和广洽法师在一起。在国际饭店吃过饭后,三辆小车接了客人回桐乡,正好我和毕克官先生在一个小车里,一路上我们慢慢地聊着天往桐乡石门湾驶去。在回桐乡的路上,还发生事后让人冒汗的惊险的一幕。当时,广洽法师坐的皇冠小车在我们的车前面,皇冠车紧跟着一辆装满毛竹卡车,那时的公路虽然是国道,但都是两个车道的小路,出了上海在青浦境内,一个转弯,车上的毛竹立刻倾泻下来,幸亏司机眼快,一个急刹车,才避免毛竹刺向车内。当时我们被这个险情惊呆了!我们赶快下车,过去一看,广洽法师端坐在后排座位,仿佛什么事没有发生似的。回到车内,毕克官先生谈起刚才这一幕,说广洽法师毕竟和我们不一样,如此安静,是要有多大的修炼啊!后来我们顺利到达石门湾。这是我和毕克官先生第一次见面。

后来,我离开桐乡去浙江电视台工作。和毕克官先生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我知道当时他对民窑古瓷兴趣很浓,但是没有见面,只是听说。再次见面已是新世纪的2003年,那时他和夫人一起来杭州住几天,当时我们每天见面聊天,到郊区喝茶,吃农家菜。中间他还问我,想去宁波看看古窑遗址和那里的瓷碎片,我说,我没有去过,因为我对古瓷没有研究,但是我会派人陪他去,肯定能够找到那个地方。第二天,我找了一位懂古瓷的同志,陪他去宁波。回来后,他非常兴奋地对我说在遗址河边看到大量瓷片的事情,他说希望当地保护好。我知道他是真正喜欢古瓷!在聊到丰子恺先生时,他送我他写的一幅字,上面他写了“小中见大”四个字,他说,丰先生的许多漫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小中见大”。我为毕克官先生的深刻见解而折服,他对丰子恺先生作品的见解是切中肯綮的!

这次到杭州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有机会聊天,他在杭州期间也见了不少朋友,他说,下次来杭州时,再去石门湾缘缘堂参观,感受一下丰子恺先生的文化。我说:“到时我陪您去,桐乡您也有不少朋友,他们也常常惦念您呢!”他听了很高兴,也问了他熟悉的一些朋友的近况。但是,这次从杭州回到北京以后,我们也通过几次电话。有一次他来电话说,想到杭州来走走,我说,好啊,什么时候来由他决定即可。可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好,他迟迟没有决定,竟然失去了再来杭州的机会!后来我才知道,他已经去了美国,并且很顺利很适应。但是因为他在美国的缘故,没有了和我通电话聊天的机会。

《毕克官漫画选》(www.xing528.com)

《中国漫画史话》

到了2010年秋天,我忽然接到他的电话,告诉我,他回北京来了,我说,那你来杭州吧。他说,不来了,这次回来,主要是办一些事情,尤其要参加他老家山东省威海市的“毕克官艺术馆”开幕式,这些事办好后,还是要去美国的。他问我,有一事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您说吧,我一定努力。他说,他有一部书稿,是专门写丰子恺先生的,已经问过好几家出版社,都很为难,婉拒了。我知道他对丰子恺先生的感情是非常深的,而且也有研究,我说,您将稿子寄过来吧。

不久,他将书稿寄过来了,我仿佛在这部书稿里,看到了毕克官先生对丰子恺先生的深厚感情,字里行间对丰子恺恭敬有加,对丰先生的研究也很独到。我马上与西泠印社的江吟社长联系,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出版。江吟先生既是出版家,又是国内著名的书法家,他一看是毕克官先生的书稿,说,这位毕先生是大家啊!立刻表示愿意出版。于是我将书稿交给江吟社长,并且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毕克官先生。他在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说如果自己去了美国,就让在国内的儿女与出版社联系。后来,他将女儿写丰子恺的文章一起编进来,取名《走近丰子恺》,父女两人对丰先生的感情都倾注在一部书里了。西泠印社非常重视,为此安排了专门的编辑力量,努力将毕克官先生的这部书稿编辑好。一年后,书很快出版了,但此时的毕克官先生已经在美国了。他在美国洛杉矶知道书已经出版,非常高兴,专门用小纸亲笔写上我的名字,盖上他自己的印章,寄回北京,让他儿子黏在书上再寄给我。毕先生的细心和周到,让我十分感动。

毕克官漫画《奶奶洗脸不哭》

在这部书里,毕克官先生写了一个情真意切的前言,在这个前言里,言语间流露出对丰子恺先生无尽的思念,和离开祖国后的恋恋不舍之情,他在前言中感谢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后,说:“本书决定要出版,正值我回家乡山东省威海市出席‘毕克官艺术馆’开幕式。回到洛杉矶,我再次进行前列腺癌化疗,顾不上多休息,马上投入了选编工作。待到本书出版时,我已经是度过八十春秋的耄耋老叟了。本书的出版,既是对先贤的追思,也算我个人研究工作的小结吧!”这个前言写于2010年10月的洛杉矶,我看到这一段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我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是不是可以多为像毕克官先生这样的老前辈做些什么呢?让他们老有所为的同时老有所安呢?现在,毕克官先生在异国他乡去世了,但是我相信,他的心早已回到他为之奋斗和努力了一辈子的祖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