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乐园景观水体设计

主题乐园景观水体设计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大型喷泉,在晴朗天气下还能形成彩虹,形成独特景观;水上摩天轮或水上过山车等游乐设施也会与陆上项目有不同的体验;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水幕投影、湖面秀场等水面演出,这些都是能包容主题文化内容的特色项目。图6-50旱喷水景以特色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水景有很多,其他大部分需要根据主题乐园的主题进行特别设计,如以傣文化为主题的乐园中的“泼水广场”、以

主题乐园景观水体设计

景观水体是主题乐园游客体验中的重要部分,水景的表现力很强,可以在视觉上、听觉上、体感上等各方面给游客不同的感受,形式又多种多样,是主题乐园景观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6.5.3.1 景观水体的形式

在主题乐园中景观水体出现的形式,以主要观赏特征为划分依据,可以划分为以下种类:

1.以块面为主要特征——大型的湖面

在主题乐园中大型湖面是经常出现的一个景观水体形式,且乐园中的湖面通常位于核心位置,不同的主题分区环绕周围,自然形成一个环形的游览线,同时可以从几乎所有的角度来进行观赏,充分利用水景的景观效果(图6-35、图6-36)。

在面积上,建议以块面为特征的水景面积不宜小于2 hm2,因为水面过小的话无法给游客“湖面”的空间特征印象。而考虑到布局的紧凑性和用地经济性,水面面积也不宜过大,也与水面具体的形态相关。

图6-35 主题乐园中的湖面核心布局

图6-36 利用湖面设置特定主题——渔人码头主题区

图6-37 湖面与游乐设施的结合(水上过山车)

图6-38 湖面与游乐设施(海盗船)的结合,水上游览活动

图6-39 某主题乐园入口广场瀑布

图6-40 某主题乐园中瀑布结合包装成为主题区主景

大型湖面除了可以带来独特的景观感受外,还可以与游乐项目,节目观演等结合。如大型喷泉,在晴朗天气下还能形成彩虹,形成独特景观;水上摩天轮或水上过山车等游乐设施也会与陆上项目有不同的体验;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水幕投影、湖面秀场等水面演出,这些都是能包容主题文化内容的特色项目。在进行水面项目的设置时,需要预先考虑好相应的设备用房及控制用房的布局,避免破坏整体景观效果(图6-37、图6-38)。

2.以高差为主要特征——瀑布、水帘、跌水

以高差为主要特点的水景在竖向展示上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同时伴有很大的声音特征,这些都是能给人强烈感受的元素,在场地的分隔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当瀑布或跌水等水景以一个连续的面出现时,能够呈现的内容和主题是十分鲜明的,一般用在广场等人流聚集的场地,作为主要的展示面成为主题场景中的重要一环;也可以和游乐设施结合,搭配水流动的水汽流动和声音,并通过人工的声效和光效加强场景感,可以模拟出如雷电暴雨等特殊的天气效果,形成特别的主题表达。在进行以高差为特征的水景的设计时,由于大多需要人为制造出高差,这样的高差在主题乐园中大多表现为包装山体,在展示面以外的垂直面需要考虑是否在游客可以看到的范围,如果能看见也需要考虑进行遮挡或美化,可以使用包装、植物彩绘等手段来处理(图6-39、图6-40)。

水帘在使用时一般互动性更强一些,大多位于能与游客接触的地方,所以水帘的高度需要注意,一般不宜超过3 m,过高的话水流的冲击力太大会对游客造成伤害;另外,场地的快速排水也是设计的重点之一,由于水会有一定的飞溅,所以排水区的范围需要比水帘范围扩大一些,同时排水区盖板也需要考虑和场地铺装的统一性(图6-41)。

图6-41 主题乐园中的跌水

3.以线性流动为主要特征——溪流等

主题乐园中线性景观水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溪流,可以分为两种,纯观赏的和与游乐活动或游乐设施结合的,但这两种形式的水景一般都采用硬底。由于溪流的线性特征,在进行观赏时或游乐活动时都会赋予其主体故事线,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水体宽窄、水位的高差、水流速度的变化、水岸上植物的搭配,以及各种尺度上的包装、雕塑和特效等来展现(图6-42)。

图6-42 溪流景观配合雾森、喷泉和小品

由于主题乐园的用地十分紧凑,建议溪流的平均宽度不宜超过4 m,但如果河道需要进行某些特殊的游乐活动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而具体的长度和溪流的平面布局有关,由于河流和人流的交汇需要通过桥梁,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河流和人流动线的关系,二者之间不宜有过多的交汇,通常不宜超过3处,所以根据以上特点,一般溪流水体在主题乐园中的布置不会超过两个主题分区,这样可以保证溪流水景在主题上的统一性(图6-43、图6-44)。

图6-43 溪流景观与水上游览(独木舟

图6-44 溪流景观与水上游览(大型船只)

图6-45 某主题乐园的入口水景

4.以单点造型为主要特征——景观水池,喷水池等

单点造型的景观水体的设置方式与通常的公园大致相同,一般用于空间或功能节点处。由于本身只有一个单点,所以对造型的主题性要求很高,需要起到一定的标志作用,成为场地的主要景观点之一。大型的景观喷水池可以作为主入口、大型游乐设施的场地标识;中小型的景观水池一般用在一些游客聚集的小广场和功能建筑的出入口;而微型的景观水池还可以与场景包装搭配,以互动水景的形式出现(图6-45—图6-47)。(www.xing528.com)

图6-46 某主题乐园小型水景

图6-47 多层次综合性水景(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景观水池与设备专业也要有紧密的结合,水的动态造型、喷水头的隐蔽、照明的配合以及背景音乐的选择也都是在设计中需要统一考虑的(图6-48)。

图6-48 水景喷头的细节处理

5.以互动活动为主要特征——感应式水景、旱喷广场、泼水广场等

互动活动型水景在主题乐园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因为它自身就能与游客产生直接互动。根据主题乐园自身的主题,景观水景的互动方式也多种多样。

互动使用式水景的使用机制本身就和很多游乐设施很类似,水的加入也可以增加游玩时的乐趣,在进行感应式水景的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赋予水景本身的主题性,增强多人使用时的互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游客身体活动和情绪(图6-49)。

图6-49 互动使用水景—海盗船水枪对击

旱喷广场也是互动性较强的一个水景形式,它的特点在于不使用时不会占用场地,使用时也是可进入的状态,能发挥出“可游”的特点,为主题乐园的整体氛围做出提升。对喷头的隐蔽处理是设计此类水景的一个重点,绝对不允许出现突出地面或可以被游客接触到的情况,而喷头周边的铺装方式也是设计中的难点,不宜使用大面积的格栅盖板等,破坏场地整体铺装,采用定位异形切割的石材,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图6-50)。

图6-50 旱喷水景

以特色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水景有很多,其他大部分需要根据主题乐园的主题进行特别设计,如以傣文化为主题的乐园中的“泼水广场”、以海洋为主题的跳跳泉等,但这类水景在设计时都需要注意水质的安全性、场地的快速排水、局部蓄水以及铺地材料的防滑性,这些是特色活动水景的场地基础条件(图6-51、图6-52)。

图6-51 儿童游乐水景

图6-52 某主题乐园中的泼水广场

6.5.3.2 景观水体的环境要求

1.水质要求

根据我国《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景观用水可以分为三类:

A类:主要适用于天然浴场或其他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及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C类: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表6-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91)

在主题乐园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所有的景观用水都应该在B类以上,其中大型湖面在水体为原生水体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C类标准,所有有可能与游客接触的水景中的水质都应该达到A类标准。

根据国外主题乐园的经验,他们的景观水体水质要求更高,大型湖面的水体都会被划分为游客接触水,甚至在原生水体不能达到指标的情况下单独建设水处理厂或使用高速率澄清池配合加矾和紫外线消毒等手法来进行湖水处理,这样虽然在建造上和投资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安全性和景观效果是有很大的提升,值得借鉴。

表6-2 国外主题乐园景观水体常用指标

备注:除非另行说明,所有单位为mg/L。

2.水位/水深控制

在主题乐园中,像湖面这样的大块面水体一般建议水深不小于1.5 m,不大于3 m,在这个深度会有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后期运营管理。对于乐园中的一些小型的水体而言,如溪流等水深的要求可以根据对景观效果的需求来确定,但一般水深不宜大于1.5 m。喷水池、水景瀑布、水帘等这类未与游客完全隔离,存在游客可能进入情况的水景,水深不宜大于50 cm,或者在水深50 cm处设置隔离格栅,防止溺水事故。

对大块面的水体而言的,还需要关注的是水位的控制,考虑到持续的景观效果而言,湖面的水位不宜有很大的高差变化,建议水位范围是不高于设计水位以上150 mm且不低于设计水位以下300 mm;并且湖泊水位下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