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刷设计:发展与影响

印刷设计:发展与影响

时间:2023-09-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刷媒介的设计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可以分为早期印刷时期、古登堡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艺术时期和数字时期。报纸、杂志逐渐成为社会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出版物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些都促使印刷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字体设计与编排设计。这说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观念对印刷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各种思潮和流派。

印刷设计:发展与影响

印刷媒介的设计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可以分为早期印刷时期、古登堡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艺术时期和数字时期。

(一)早期印刷时期(1450年前)

从发明印刷到发明活字印刷技术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归结为早期印刷时期。印刷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欧洲人直到15世纪后才掌握了这种技术。中国的印刷最早采用固定的木版雕刻文字和图画的方法,称为木版印刷,属于一种固定的凸版印刷方式。旧式的木刻制板和木版印刷是先将文字和图画刻在一块块与书页一样大小的木板上,再将制成的木版涂上油墨逐张印刷。因为文字和插图全部刻在一块木板上,所以在设计的表现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字体设计方面主要以手写字体、中世纪体(带装饰衬线的装饰体)为主,插图多是木刻的版画或线描形式。印刷的速度较慢,不便于大量的信息传播。

(二)古登堡时期(1450—1760年)

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当时并不普及。13世纪前后,金属活字被发明了出来。15世纪前后,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化学的研究使当时的人已经可以制造出精密的金属活字和印制用的油墨,在材料和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活字印刷的条件。德国人古登堡运用活字技术成功地印制了四十二行本《圣经》,从此活字印刷技术很快就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成为近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

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大大地降低了印刷的成本,提高了印刷的速度,推动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书籍和出版业的发展,使印刷品逐渐成为一种廉价的大众传播媒介。活字印刷是利用不同的版,包括插图版和文字版,将其拼合起来进行印刷的,不但使文字可以灵活地组合编排,而且使文字和插图的拼合与编排也变得更加灵活。插图也从单纯的木版发展到金属腐蚀版,使版面的编排设计变得更具有变化性和灵活性,由此也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排版”,给编排设计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三)工业革命时期(1760—1890年)

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导入,特别是蒸汽动力印刷机和机械排版设备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的速度,同时也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使印刷业更加繁荣。报纸、杂志逐渐成为社会日常生活的内容之一,出版物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些都促使印刷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字体设计与编排设计。(www.xing528.com)

在这个时期,欧洲在字体设计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适应机械化、标准化和强调几何学规则等方面,如无衬线的字体谱系使字体更加简洁、易读,更具有传达的功能。在字体造型的风格上,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开始崇尚比较工业化的字体,而对于比较浪漫、古典味道很浓的字体的兴趣则越来越低。但在广告印刷品中仍然保留了装饰性很强的衬线体,出现了多种字体混合使用的情况,目的是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

19世纪以前,信息传播主要是靠图书来进行的,但是书籍的印刷和出版需要漫长的时间。工业革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大量的商品需要宣传和推销,也就需要大量的商业信息,传统印刷出版的书刊已无法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因此,作为商业信息传达手段的广告、海报、宣传手册、招贴、路牌等开始流行。

(四)艺术时期(1890—1983年)

工业化的进程虽然为出版业带来了繁荣,但是也带来了生活环境的恶化,工业产品和设计水平的低下使不少人为此感到担忧。在设计界也出现了对工业化进行抵制的力量,再加上20世纪现代艺术流派和艺术运动的影响,印刷设计与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各种设计风格,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招贴设计,先后出现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达达主义、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设计的流派和风格。这说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观念对印刷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各种思潮和流派。印刷设计作为一种最普遍的视觉传播媒介,在担负着传播各种信息和文化职能的同时,也使自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大众通过印刷媒介接收各种信息的同时,也默默地接受着相应的一种文化取向。

(五)数字时期(1984年至今)

20世纪的后20年,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印刷设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设计软件“插图家”(Illustrator)、“摄影工作室”(Photoshop)、“版面编排”(Pagemaker)等完全改变了设计的状况,为设计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从制作时间、资料的收集与保存、编辑、排版图形与图像的处理和插图的创作,一直到制版印刷、出版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也带来了设计形式的变化;在字体设计方面,数码字体的发展使字体从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准化逐渐地向非标准化、民族化、个性化的方向演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的新字体,极大地丰富了字体体系;编排设计上出现了重叠、合并、颠倒、旋转、三维空间的表现等新的形式,扩展了编排设计的表现空间和可能性,在图形和色彩的运用上也变得更加自由。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加入了印刷设计的行列,使印刷设计的面貌更加丰富多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