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史之乱:中原人民岭南迁居

安史之乱:中原人民岭南迁居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史之乱,使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中原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官方统计人口只剩约1700万人,总数不到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战乱虽然没有形成对岭南地区的直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是已经有少数移民因某种原因迁入岭南。

安史之乱:中原人民岭南迁居

安史之乱,使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东晋以前,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地带,但这也是争斗杀戮的战场。千百年来每逢乱世就造成严重的人口损失和物质文明的破坏,战乱促使人民向荒芜但安全的南方迁移。中国古代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向南方的迁移,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使华夏文明向江南转移;第二次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使南北方人口首次均衡;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转移,从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中原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官方统计人口只剩约1700万人,总数不到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大量北方人士南渡,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名都空而不居,百城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结果黄河流域人口比重由80%下降至60%,“四海南奔似永嘉”,“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12]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发展,后来超过北方。

这次战乱虽仅持续七年(755年—763年),但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南迁的中原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www.xing528.com)

安史之乱带来的南迁移民主要充实了江南一带,以及江南腹地的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战乱结束后又有大量难民北归。战乱虽然没有形成对岭南地区的直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是已经有少数移民因某种原因迁入岭南。例如,沛县人刘轲天宝末流寓岭南,家于曲江,后来成为岭南文学领袖[13];善吹笛子的北方人许云封天宝乱离后“漂流南海近四十载”[14]。在藩镇割据时期,也有个别移民定居岭南,贞元间因官留居的南海从事崔向及其子崔炜便是这种情况的代表。此外,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贬到连州,也记录了一位在安史之乱移民岭南,“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的人。[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