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目标的核心要素和标准体系

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目标的核心要素和标准体系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评价目标根据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现状与需求,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研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第一,正确诠释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内涵,全面展示其发展的核心要素。一般来说,在评价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时,社会评价标准体系包括每人可实际拥有的空间面积、活动空间的数量等。这种评价方式偏重客观方面的数据统计。

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目标的核心要素和标准体系

(一)评价目标

根据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现状与需求,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研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正确诠释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内涵,全面展示其发展的核心要素。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是用于区分通往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进程的理论,而非评判这些进程结果的方法。因此,对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程度的评价也就不仅仅是对最终结果的评价,而是对通往这一进程的关键要素及其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换言之,是对建筑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无障碍发展方向并最终实现无障碍的潜力的综合评判。为此,全面解析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关键要素、能力、趋向和水平成为构成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体系的首要问题。

第二,准确把握各阶段的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科学引导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通过多维度、多层面评价体系的设计,在正确了解各关键要素以及整体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水平的同时,科学识别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主要问题以及管理完善的重点环节,为有效提出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宣传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理念,推动建筑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向被评价者宣传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理念和知识,促进产业全面理解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内涵,培养和树立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意识与理念。

(二)评价原则

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评价体系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直接关系到具体城市建设的目标、方法以及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社会评价原则

当代社会中,用社会评价标准来反映和比较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在评价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时,社会评价标准体系包括每人可实际拥有的空间面积、活动空间的数量等。这种评价方式偏重客观方面的数据统计。而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也应强调对残疾人的关怀以及社会公正。具体的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社会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性。保证残疾人对活动空间的共创共享,提供步行、游憩、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自豪感。

(2)文化性。具有文化品位,展示城市住区特色,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

(3)易识别性。通过强化形式信息增强环境的感染力,突出主题,有个性,易于识别。

(4)舒适性。环境压力小,设施完备,使人身心轻松。

(5)易达性。不管是交通距离还是设施使用上都是可望可及的。

(6)安全性。空间无汽车干扰,设施没有安全隐患。

(7)愉悦性。有趣味、有人情味,不使残疾人的生活机械、僵化。(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在许多无障碍示范城市先后建成了一些较受欢迎的无障碍建筑环境,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体现出较强的社会评价标准,注重对周围大环境的尊重,以使用者为追求的本源,以及对城市文化品位的表现。

2.环境评价原则

环境评价一方面体现在无障碍建筑环境形体艺术特征的各个侧面以及细节上,包括无障碍建筑环境本身的形式美、自身的和谐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环境评价也包括无障碍建筑环境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如无障碍建筑环境中的绿化可以滤去尘埃、减弱噪声)。实践证明,必须在设计建设的开始就引入环境评价因素。综合起来,环境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点:

(1)艺术性。无障碍建筑环境每一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审美的要求,能提供优美的景观。

(2)有机性。无障碍建筑环境整体和谐统一、有机灵活、丰富多彩。

(3)生态性。环境优美、卫生,合理配置绿化,减少污染和噪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可持续发展。

3.经济评价原则

经济是世界城市化原动力城市形态的改变和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都应以当时当地的经济变革为先导。

传统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空间比较重视形体艺术的美学质量。但是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效率因素被充实到空间的评价标准中。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经济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效率性。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能够保证或促进残疾人活动的有效运行以及体现效率。

(2)经济性。无障碍建筑环境的空间建设和维护符合资金上的可行性,并有能够保证和促进空间内及周边区域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现代城市地价昂贵,而以公益性为特征的无障碍建筑环境有时要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来换取一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如果在设计建设的开始就引入经济评价因素,并通过整体性原则来协调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所占的比重,就很有可能带来空间内和周边区域的经济繁荣,这不仅使城市从中获益,也会激发开发商的积极性,并促进城市空间的建构。“环境就是经济”,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发商达成这样的共识。

4.综合评价原则

无障碍建筑环境的建构是多因子共存互动的过程,对于具体的环境建设实例来说,有效的评价体系往往是各种评价标准在具体情况下的加权和综合,因此,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也包含了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上的整体性。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是相辅相成的,以它们当中的某一个为出发点,有可能会带动其他各种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本身是多重复合的,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物质诸方面,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所能驾驭的内容之间也存在许多关联性,所以,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