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天子门生与科举制度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天子门生与科举制度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子门生,是指参加殿试被录取的进士,后世指杰出的优秀人才,出自《宋史·选举》。宋太祖开宝六年,科场上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件,宋太祖决定利用这一“殿试”做篇大“文章”。一查,这个武济川是主考官李昉的同乡,明显是开后门而来的。另外,科考的最后录取权归到了皇帝手中,强化了君主对科举的控制,这样,每科的进士除了与天子有君臣关系外,又加上了一层新的师生关系。科举时代皇帝亲试录取之士,称“天子门生”。

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天子门生与科举制度

天子门生,是指参加殿试被录取的进士,后世指杰出的优秀人才,出自《宋史·选举》。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科场上发生了一件挺大的事件,宋太祖决定利用这一“殿试”做篇大“文章”。

这一年的秋试由翰林学士李昉主持贡举,录取了宋准以下11人。宋太祖对这11人进行了面试,发现大都不合格,其中“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对问失次”,皇上问这两人经书上的一些基本知识时根本答不上来,宋太祖为此“黜之”。一查,这个武济川是主考官李昉的同乡,明显是开后门而来的。正在此时,落第的360人联名上告御状,说考官作弊,录取不公。宋太祖马上接见了这360人,并选取其中的195人,再加上原先录取的11人,进行严格的复试,“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结果得进士26人,五经科4人,开元礼科7人,三礼科38人,三传科26人,三史科3人,学究科18人,明法科5人,这些人皆赐进士及第,又赐钱20万。宋太祖高兴得不得了。“自此殿试遂为常制。常尝语近臣曰:‘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宋史·选举》)

这是一个大举措。殿试虽起自武则天,但后来没有坚持下去,也没有制度化。宋太祖这样一来,使科举殿试成为“常制”,三年一京考,京考必由皇帝亲自主持,这样解除了“势家”包办考务的局面。纵观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宋代的科考是最清廉和成熟的。另外,科考的最后录取权归到了皇帝手中,强化了君主对科举的控制,这样,每科的进士除了与天子有君臣关系外,又加上了一层新的师生关系。科举时代皇帝亲试录取之士,称“天子门生”。后世不时以“天子门生”称誉杰出的优秀生。(www.xing528.com)

书院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或是私人设置,或是地方郡守修建,均不纳于官学系统之中,让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出现了颇多弟子负笈辗转千里求师的佳话,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真学问的士人,人们美称其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