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矩坏于永乐:朱元璋之规矩荡然无存

规矩坏于永乐:朱元璋之规矩荡然无存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矩”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规矩坏于永乐,指明太祖朱元璋树立的规矩被朱棣破坏了。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他父亲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虽然还是立在宫廷的门前,可是,规矩已大为破坏了。永乐十八年,朱棣设东厂于京师东安门,派亲信宦官掌管,监视官员,镇压民众。这样,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实际上已荡然无存了,后人即谓“规矩坏于永乐”。

规矩坏于永乐:朱元璋之规矩荡然无存

“规矩”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规矩坏于永乐,指明太祖朱元璋树立的规矩被朱棣破坏了。语出《明史·宦官列传》。

永乐时,宦官的权势就渐渐地扩张起来了。朱棣起兵于燕,大军逼近长江时,建文帝麾下的不少内臣一看形势不对,“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这些人当然后来为永乐皇帝重用了。那些没有逃出来的,也给朱棣送了不少情报,“朱棣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儿等,都是在“靖难”中立了战功的,朱棣坐了龙廷后,当然会“多所委任”了。朱元璋构建的防止内臣干政的防洪堤,到他儿子朱棣时就冲出了大大的缺口:“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坏规矩。”(《明史·宦官列传》)

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他父亲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虽然还是立在宫廷的门前,可是,规矩已大为破坏了。永乐元年(1403年)内官监李兴就堂而皇之地奉敕往劳暹罗国,宦官一下当上了出外的国使,权势不可谓不大。这一年离朱元璋的去世只有短短的四年。永乐三年,遣太监郑和率舟师下西洋,随行将士两万余人,郑和就如一个大将军一样。永乐八年,内官王安成了都督谭青内的参谋,说穿了就是督军。内官马靖出任甘肃驻军的首领。永乐十八年,朱棣设东厂于京师东安门,派亲信宦官掌管,监视官员,镇压民众。这是明代最有名的特务机构,东厂太监遇事直接向皇上通报,其他一切人都在其监控之中。这样,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实际上已荡然无存了,后人即谓“规矩坏于永乐”。(www.xing528.com)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是大宦官王振擅权的时期,其间宦官集团滥杀无辜,迫害忠良,民众称其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