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二、十三五精准脱贫攻坚再加速

柳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二、十三五精准脱贫攻坚再加速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善贫困村屯交通。由柳江财政发放贴息资金,用于发展生产项目投资,贴息资金236万元。广西柳江农村合作银行已在全县发放贷款2585户,13089万元,已发放贴息资金2231143.56元,用于发展种养业或委托经营。贫困村脱贫摘帽。六是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改造种植项目全年贴息236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亿元。创新设立“关爱圆梦”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助建档立卡户在校就读学生,进一步解决因贫辍学、因学致贫问题。

柳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二、十三五精准脱贫攻坚再加速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柳江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及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以柳州市委关于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按照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精准实施“八个一批”,推进“十大行动”,在2015年10月全县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利用精准识别成果,采取强有力措施,设目标、定任务、抓落实,做好精准帮扶工作,达到精准脱贫目标。2016年,柳江县共收到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1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928万元、自治区资金2609万元、柳州市级资金935万元、县本级资金1045万元),扶贫资金主要用于通屯道路建设、产业扶贫开发、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教育补助等项目。各项工作及项目有序推进,产业项目投入450.98万元,贴息资金拨付223.11万元,基础设施项目投入3735.6万元,实用技术培训支出13万元。

改善贫困村屯交通。在将于2019年前摘帽的23个贫困村投入资金3735.6万元,为20户以上的村屯提升村级硬化路。修建村屯硬化道路112条(其中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8条,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10条),全长126千米。

柳江区政府积极改善贫困村屯交通(柳江区政府办供图)

政府贴息信贷扶贫。由柳江财政发放贴息资金,用于发展生产项目投资,贴息资金236万元。广西柳江农村合作银行已在全县发放贷款2585户,13089万元,已发放贴息资金2231143.56元,用于发展种养业或委托经营。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柳江开展农民实用技术暨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培训(土博镇供图)

培训技术扶贫。投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20万元,用于在贫困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根据不同的产业开发项目举办不同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共举办了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23期,参训人数为1623人次。通过培训农民均能熟练掌握1门至2门有高科技含量的实用技术。(www.xing528.com)

贫困村脱贫摘帽。按“八有一超”脱贫标准并在“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脱贫标识的有1451户,5530人;成团北弓等9个贫困村委成功摘帽,5383人脱贫。

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开发。一是对2015年柳州市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百香果种植项目投入市财政扶贫资金60万元,共种植百香果1619亩,扶持种植农户192户。项目覆盖2个乡镇,3个贫困村。二是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改造甘蔗低产种植项目,共改造低产种植甘蔗1717.5亩,扶持种植农户225户1018人。项目覆盖2个乡镇,2个贫困村。三是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40万元开发优质水稻种植项目,共种植优质水稻3700.7亩,扶持种植农户1240户5158人。项目覆盖9个乡镇,17个贫困村。四是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5万元开发种桑养蚕项目。共种桑养殖108亩,扶持种植农户237户1027人。项目覆盖5个乡镇,12个贫困村。五是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5.79万元“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区级示范屯(贫困村)项目,项目覆盖6个乡镇、6个贫困村、7个自然屯。六是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改造种植项目全年贴息236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亿元。

精准扶贫工作“一户一卡一册”培训会(洛满镇供图)

继续做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工程。加大贫困家庭“两后生”学历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合计发放补助资金432150元。五是发放助学贷款1889万元。创新设立“关爱圆梦”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助建档立卡户在校就读学生,进一步解决因贫辍学、因学致贫问题。

争取资金项目,助推革命老区建设。通过努力争取,自治区财政厅下拨给柳江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436万元(实际投入资金529.5万元,其中区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13万元,群众自筹16.5万元),维修(缮)革命旧址、烈士陵园项目4处,村屯道路硬化14条10.28千米,安装115盏路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