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街名雅荷塘的由来与传说

广州街名雅荷塘的由来与传说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个传说称,“雅荷塘”原来叫“亚婆塘”。后来有人觉得“亚婆塘”这个街名太俗气,就取谐音改为“雅荷塘”。比较俗的“亚婆塘”改为比较雅的“雅荷塘”。陈昙的《补南海百咏诗》引李士桢《街史》称:“亚荷塘在东门内,宋周茂叔为提刑时种莲处,后人转为雅荷塘,又讹为亚婆塘。”按此说,“雅荷塘”的街名出现在先,而且,街名来自《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曾在此种莲。不过,雅荷塘街名的“塘”字值得注意。

广州街名雅荷塘的由来与传说

邱 捷

德政北路的雅荷塘

在德政北路中段,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叫雅荷塘,它被马路分成两段。东段在德政北路东侧,辗转弯曲连接德邻里,通往南北走向的芳草街;西段则通向南北走向的榨粉街。

有一个传说称,“雅荷塘”原来叫“亚婆塘”。古代某个时候,这里有个鱼塘,有人在塘里打捞出一尊佛像。街坊都认为这是一件吉庆的事,有人建议建立一座寺庙供奉这尊佛像,但一时没有人认捐费用。有一位老婆婆,家境贫困,身体也不好,带头捐出100钱,带动了街坊纷纷捐助,很快,寺庙建成了。等到装饰佛像时,金箔却随风飞走。街坊们十分吃惊,便占卜求神,问原因何在。占卜求神的结果是:神告诉街坊,有一位捐助者的姓名被忽略了。大家一查捐册,原来漏掉了带头捐钱的老婆婆,马上补上,再装饰佛像,金箔就不飞走了。鱼塘本来就是这位老婆婆的产业,于是,大家就把这条街道称为“亚婆塘”。后来有人觉得“亚婆塘”这个街名太俗气,就取谐音改为“雅荷塘”。

这个故事不无迷信色彩。但在清代以及之前的广州,街道的庙宇不仅是求神拜佛、祈福禳祸的地方,也是街坊集会讨论、解决本街事务的场所。官府不可能为街道提供场地和费用,全靠街坊自行集资兴建。一个街区如果没有街庙,就必须到邻街的庙宇议事,这就等于附属于邻街。那位老婆婆尽管自己不富裕,但也带头捐钱,除了出于对佛祖虔诚的信仰外,也可说是出于对街道公共利益的热心。传说称神不满意捐册漏掉了老婆婆的姓名,实际上反映了民间一种善良的风俗,就是不能忘记为大家做过好事的人。比较俗的“亚婆塘”改为比较雅的“雅荷塘”。也是地名变迁的普遍现象,在广州不仅“亚婆塘”如此,这种现象也不是广州独有。(www.xing528.com)

周敦颐

但也有不同的传说。陈昙的《补南海百咏诗》引李士桢《街史》称:“亚荷塘在东门内,宋周茂叔为提刑时种莲处,后人转为雅荷塘,又讹为亚婆塘。”茂叔是周敦颐字。按此说,“雅荷塘”的街名出现在先,而且,街名来自《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曾在此种莲。

后一种说法有点可疑。一般而言,文人把原先较俗的地名“雅”化是常事,但市井小民把“雅”的地名“俗”化,结果被公众和官府承认就很不容易。而且,李士桢的《街史》也没有说明后来“讹为亚婆塘”的原因和经过。

不过,雅荷塘街名的“塘”字值得注意。前文关于亚婆的传说也提到街道有一口鱼塘。今日,离雅荷塘不远,且与雅荷塘相通的一条小街叫大园巷,其实这条街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叫大园塘。这么近的两条街都有“塘”字,可以推测,直到清代,这一带还有不少水塘。附近的街道除雅荷塘、大园塘外,还有芳草街、荣桂里、花樽巷等,从街名看也是与花草树木有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初,雅荷塘西段曾有一间宏兰小学,校门在街道南侧,校门对面有一个属于小学的大花园。估计在昔日,雅荷塘一带曾有过不少池沼园林,宏兰小学的花园当为旧园林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