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荷塘月色》:月与荷,审美与传统

《荷塘月色》:月与荷,审美与传统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文本指要《荷塘月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课文。“月”“荷”不仅是一个审美意象,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意象。这也是朱自清选择“月”与“荷”的原因,那是属于士子的心灵家园,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荷塘月色》:月与荷,审美与传统

(一)文本指要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年)《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课文。作者为著名散文朱自清。该单元都是写景状物类散文,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物之丰,山川大地之美,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该文是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我们可以以“入境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心灵的跳动,了解散文的知性与感性美,提升散文鉴赏能力。

(二)素养导航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多层次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美在于“新而不失自然”。他擅长在口语的基础上创意,推陈出新,既有质朴自然、毫无雕饰的文字,也有匠心独运的用字遣词。如“泻”“浮”两字,虽浅白易懂,却写活了月光流动和雾气轻薄的情态。品读《荷塘月色》,学生就应当学习这种“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特点,在平实中创新。

多角度体味语言韵味之“新”。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新”在于独具韵味、新颖别致。他擅长使用修辞手法。如叠词的运用,使语流的节奏变得缓慢,更能展现荷塘月色的审美意境。文中用“曲曲折折”展示出荷塘的蜿蜒宽广,用“田田”体现荷叶相连的茂密感,用“层层”刻画它的层次感与深度,这些叠词表现出优美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作者“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特点;如比喻等修辞的使用,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形成自然的和谐之美,文中“碧天里的星星”“一粒粒的明珠”“刚出浴的美人”等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美好、晶莹、娇羞的特点,带给读者美好的审美体验。

2.思维发展与提升

《荷塘月色》以真实的时空引发联想,借古典诗歌拓展思维空间。《荷塘月色》属现当代散文,在“荷塘”与“月色”中展示着作者当下时空的真性情,字里行间透射着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朱自清沿荷塘一路走来,清冷的月色,静谧的荷塘,让读者也随他的思绪与感受,体会“也爱冷静””也爱独处”的情感空间;作者面对热闹的蝉声与蛙声时,发自内心感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实的感慨背后,是作者“爱热闹”“爱群居”的思绪与现实对比的结果,需要读者放飞思维,思考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于是文中颇有心意地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两首古典诗歌让读者与作者一起,随着文字转换时间和空间,进入了六朝时期采莲的热闹场景,联想的思维也由此打开。同时这两首诗歌,一首洋溢着青春气息,活泼灵动,一首饱含思念的苦痛,冷清孤寂。这样的对比思维使得作者矛盾冲突的内心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诗歌中绰约多姿的少女们摇着船儿采莲嬉戏,她们的那份无拘无束的快乐,又让读者看到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极度渴盼。(www.xing528.com)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朱自清被称为“写景的好手”,《荷塘月色》更是“美术文的典范”之一。该文采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图,展现了独具魅力的绘画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字里行间萦绕着情感美,创造出和谐美的氛围。

温克尔曼认为,最高的和谐中才会产生美。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构建的正是这样的和谐之美。首先,他笔下的荷塘月色本身就充盈着和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月光流动着,静静地泻于荷叶上,于是就构成了天地的和谐,光影的和谐,虚实的和谐;其次,他笔下的人和自然也是和谐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对这一片和谐的荷塘月色的客观审美中,朱自清内心的和谐与外界的和谐才能够实现统一。阅读时,我们可以在这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中进入对景物审美的最高境界。

4.文化传承与理解

荷塘美景、朦胧月色既是朱自清眼前所见之景,“荷塘月色”又是他的理想世界与心灵家园。“他心里的颇不宁静”来源于现实的多重矛盾。在月色下游荷塘,使他从多重矛盾中暂时解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或者说是寻到了短暂的,却又是他极度渴求的精神自由。这样的追寻古来有之,中国的士子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总是渴求用大自然中的某一物来安慰自己的心灵,这是传统文人在穷途中寻找出路,在苦闷中求得安慰的独有心态。正如香草芝兰之于屈原田园菊花之于陶渊明赤壁山水之于苏轼,故都清秋之于郁达夫一样,朱自清选择了“月”“荷”的清明世界。

“月”“荷”不仅是一个审美意象,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意象。在传统诗词中,“月”这个意象往往是“家”的象征,常常借以表达思乡怀人的主题。但《荷塘月色》中的“家”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园。难寻自由的现实让朱自清愁闷、烦恼,他想摆脱这种情绪,就不得不暂时离开现实中这个“家”,去追寻一个理想的宁静自由的家园。正是“在这苍茫的月下”,他方能做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荷”出淤泥而不染,不争丰瘠,但求有益,其高洁与默默奉献的精神契合着中国历代士子们对人品的追求。同时,“荷”与“合”“和”谐音,“莲”与“联”谐音,于是这个意象又成了人们对于宁静、纯洁、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当“月”与“荷”交融在一起时,荷塘月色就成了一种生命情态的审美化,成了作者对生命苦闷的一种诗意化的心灵超度。这也是朱自清选择“月”与“荷”的原因,那是属于士子的心灵家园,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