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比德审美与传统性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比德审美与传统性音乐》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德”审美倾向,不仅仅与我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受到我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由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得到“正统”地位,使这种“比德”的自然观更为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自然美的认识。下面笔者通过“花木之精神”“山水之音”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说明我国传统标题性音乐注重“以物寓人”,彰显“比德”的审美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比德审美与传统性音乐》

“比德”审美倾向,不仅仅与我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受到我国儒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纵览我国思想文化历史,“儒道释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但三家并非成鼎立之势。自西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人的主导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音乐自然也倍受影响。道家讲求“自然(宇宙)情怀”,将我国的审美视野开阔至宇宙万物。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几乎是我国古人共识性的处世准则。故无论是彰显自然情怀的逍遥游士,还是满腹道德情怀的翩翩君子都谨遵“修身”的基本原则。加之我国“以己度物”的诗性思维特点,使古人总是倾向于将自身的主观品德引申到外在自然事物的属性之上,以外在事物的自然属性来暗寓主体的内在精神品质,体现出一种“比德”倾向。

“比德”是“我国儒家的一种自然审美观。这一审美观认为,人对自然物的欣赏和赞美,是因为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够比拟、象征人的某些美德”。儒家对水的观赏做出过伦理化的解释:“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絮,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此外,在《说苑·杂言》中所记载的孔子回答子贡问题时再次强调:“夫水者,君子比德焉。(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明确地把“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与水的自然特征联系起来相比拟,使水拥有了社会伦理的意义。于是观水,就是观德。”不仅如此,儒家对山的认识也同样离不开伦理之德:“山川神祇立,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官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桴楫。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持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臂也。且积土成山,无损也;成其高,无害也;成其大,无亏也。小其上,泰其下,久长安,后世无有去就,俨然独处,惟山之意。”《论语·雍也》中也讲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即把山、水与人的道德修养“仁”“智”相比附。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www.xing528.com)

由此看出,在古人审美观中,外界事物远非是单纯的客观物象,而是附有自身道德修养和内在气质的“比附物”。也就是说,古人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观照时,常常把自身的内在品质比德于自然,总以社会、个人的伦理道德、精神品质等观念作为审美原则和基础,将自然物的外观特征和客观属性加以人格化、伦理化、社会化。由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得到“正统”地位,使这种“比德”的自然观更为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比德”观念通过“象征比德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自然之山水获得人伦意义,而这种获得人伦意义的自然山水便成为创作的素材。”故我国传统音乐中以自然为主题的作品,倾向于将自然物象的外在特征与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相比附——以物寓人,也就是借赞颂物象的自然之美来暗寓人之高尚品德、情操,可谓之“比德”之美。下面笔者通过“花木之精神”“山水之音”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说明我国传统标题性音乐注重“以物寓人”,彰显“比德”的审美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