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情感与审美体验之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情感与审美体验之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感性是音乐情感的重要特征。(二)音乐与情感、审美体验符号是以各种抽象图形记号组成的完整体系。超现实的艺术审美经验,往往是这种情结的最恰当的释放方式。此处的“启示”,应是基于音响感受和逻辑分析,而超越和脱离音响与逻辑的现实属性,由作品整体生成的音乐的符号性含义——这应该是音乐审美体验的本质及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情感与审美体验之研究

(一)音响与生理、情绪的反应

声音是弹性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引起振动,经由介质激荡所产生的声波,被生物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神经系统被大脑感知的一种物理—心理现象。

易感性是音乐情感的重要特征。音乐是经过选择的、艺术处理的声音,其片段化、元素化的内容通常被称为音响。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正是各种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是由音响引发的,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通常会截取作品中的某个音响片段(或选取某一音乐要素)作为刺激材料,观察人类(或动物)的生理反应。音响作为客观的刺激材料,具有“信号性”的意义,其研究可以进行量化比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相同的刺激会引起大致相同的生理反应(甚至情绪反应)。如通过不同音高(频率)、音强(振幅)、音色协和度(振动方式及泛音关系)的刺激,引起人们的生物反馈,同时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反应。如过高频率的音,会让人们感觉刺激紧张;过低频率的音,会让人感觉压抑沉闷。音乐的组织符号(如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速度、力度等)逻辑的产生和变换形式,都与人类自身生理节律、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形式具有相应的力的运动规律,这一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已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虽然乐音、色彩和线条等形式都具有情绪含义,但它们只是“音响”,还不是“音乐”,只能引起现实的情绪,还不具有审美意义,只有它们的特殊组织才构成音乐这一艺术,而产生审美意义。(www.xing528.com)

(二)音乐与情感、审美体验

符号是以各种抽象图形记号组成的完整体系。单个符号往往不能表示明确的信息,但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则或习惯可以表达复杂的意义,这才是人类具有的特权。人能掌握符号,不仅在于掌握符号的逻辑,更重要的在于领悟符号的含义(意义)。因为人类作为自由的精神存在物,要求摆脱一切外在束缚,全面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个性和对象世界,所以,审美体验是再创造。所谓再创造,即是由现实意义转化为审美意义的“质变”,即由对现实事物或现实情感的描述转化为对存在意义的揭示。正如格拉夫所说: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什么,不能做“科学”的解释,它属于宇宙的奥秘……所谓宇宙的奥秘,应该是每个个体的体验在必然作用下的偶然性,即审美主体“认知、情感结构”与当前意象(审美客体)弥合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某种程度上是不可知、不可预测的。因此,审美体验是把音乐作为符号,对其情感内涵进行领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作品的符号性意义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做个案研究,不可做反应的比对。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缓缓流动的音型,像流水,像晚风,像静泻窗前的月光,像心灵中流淌的冥思,乃至不可言语的境界……不同的人,或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生理、心理状况下的情感联想和体验是有较大差异的——人们借助音乐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此时主体也丧失了自身,主客体融合于这种理解(体验)活动中,使情感得以净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实现了自身的审美提升。众所周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最深刻地阐释了其“通过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获得胜利”的思想,而这一思想的呈现是通过四个乐章各种结构成分的呈示、对比、发展而整体获得的。在艺术创作中,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原型,对其发展进行幻想性的描述,也许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尽管这些题材内容很多时候不被作曲家明确指认)。艺术作品的叙述,是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形成审美体验,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心理情结(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超越性要求),便可完整地以非自觉意识的形象表现出来(释放出来)。之所以人们把对审美体验的追求、对艺术符号含义的把握能力看成是人类的特权,是因为它们源于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超越现实的要求。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现实符号把握现实世界。现实符号反映的是人类的自觉意识,使人们从幻想世界走出来,现实地对待自我与世界。现实符号虽然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在改造世界的工程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却因此束缚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的自由。现实符号反映的是人类的自觉意识,使人们从幻想世界走出来,现实地对待自我与世界。在现实存在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沉入无意识领域,成为人的发展的深层动力,人类的自由本质即根源于这种深层动力。但是,现实意识(通过自觉意识对非自觉意识的制约)抑制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它只能在一定现实可能的基础上有限地实现自己。这就产生了人的内在的苦恼和超越性的要求(心理学家们认为,当这种苦恼和要求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时,也就形成了“情结”)。超现实的艺术审美经验,往往是这种情结的最恰当的释放方式。审美体验在超现实的层面上展示现实中不可企及的结果或过程,以达到心理能量的释放,使现实情绪上升为审美情感,形成超越现实的外在解放力。它与内在的解放力量(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相互作用,使二者均具体化、同一化,即内在的转化为审美理想,不再潜藏在无意识中,而成为理性非自觉意识的因素;外在的由现实符号的特殊组织转化为艺术符号表达式,而不再是笼统的审美对象,由对现实事物或现实情感的描述转化为对存在意义的揭示。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句贝多芬的名句:“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此处的“启示”,应是基于音响感受和逻辑分析,而超越和脱离音响与逻辑的现实属性,由作品整体生成的音乐的符号性含义——这应该是音乐审美体验的本质及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