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赵令衿案:胡贾建楼、赃款追缴,争议解释

泉州赵令衿案:胡贾建楼、赃款追缴,争议解释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二十一年,即赵宋宗室赵令衿任泉州知府之际,发生了“胡贾建层楼”。赵令衿则因此案下狱,死于绍兴二十八年。《宋史》本传认为赵令衿“纳贿”是被诬,但时人傅自得、朱熹则断言“上下俱受赂”,且于受理之时“追纳所受金”。绍兴二十五年,傅自得在兴化军任上受命来泉,对赵案“力图宽解”,按事十得一、二,“即不复穷究”,[3]极力为赵令衿开脱。

泉州赵令衿案:胡贾建楼、赃款追缴,争议解释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即赵宋宗室赵令衿任泉州知府之际,发生了“胡贾建层楼”。时傅自得同官通判,外国商贾建层楼(伊斯兰教清净寺)于郡庠之前。“贾赀巨万,上下俱受赂”,郡庠亦即文庙州学(左庙右学)乃祭拜孔子与教习士子之所、儒教之载体,是一个地方的文脉所系,其地风水关涉人才之兴衰气运。于是,地方上的士大夫、读书人认为清净寺建于州学之前破坏了“巽水汇洙泗”的好风水,群起而告官。地方官傅自得判决“化外人法不当城居”,[1]立戎兵官,即日拆除,清净寺由罗城内迁建于城外濠。这样,既不破坏泉郡孔庙州学受盛于山川的“科第人文”,又使清净寺作为点缀品,为文庙增胜。本来,事情至此已经相安,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已由冲突演变为和合。然而,后郡守赵令衿等人受外国商贾贿赂之事败露,成为秦桧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命傅自得“体究”、打击政敌赵令衿的把柄。

赵令衿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知泉州,其任内最大功绩是建成安平桥。关于他在泉“纳贿”事,《宋史》本传说他是因尝会宾客观“秦桧家庙记”,口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句。秦桧的兄婿汪召锡,颇疑令衿,讽教官莫汲诉令衿“论日月无光,谤讪朝政”。其死党亦趁机劾之,“诬以赃私”。赵令衿则因此案下狱,死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宋史》本传认为赵令衿“纳贿”是被诬,但时人傅自得、朱熹则断言“上下俱受赂”,且于受理之时“追纳所受金”。[2]

傅自得乃赵明诚、李清照的外甥。由于傅自得的父亲傅察早在宣和末年抗金殉国,其母“携诸孤南度(渡)”(傅自得《先太夫人墓志》拓品)来居泉州。傅自得成年后以父殉死国事得补承务郎,步入政治生涯。初,承相秦桧以自得年少力学,有文词,通吏事,企图笼络为党羽,而“遇之甚厚”。然又疑其刚果负气,终不为己用,故虽连佐两郡,皆铨格所当,得召博学宏词科,巳奏名,而故黜之。及泉代归,秦桧又以升迁补入“故事三丞”诱之,傅自得则以母亲年事高,力请便郡归养。(www.xing528.com)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傅自得在兴化军任上受命来泉,对赵案“力图宽解”,按事十得一、二,“即不复穷究”,[3]极力为赵令衿开脱。其后,在向上陈述赵案时,又为“请得毋更置狱”,待“会廷尉狱成,令衿巳坐”时,傅自得“遣奏上”,也只不过“追纳所受金而巳”。这与秦桧对赵令衿“必欲置之死地”的态度,两相对比,暴露了南宋朝廷统治集团之间斗争的内幕。傅自得终因赵案,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底被罢官,“徙融州(今广西境内)为民”。流放前(1156年秋),初仕任满、志犹未酬的朱熹与仕途坎坷、纵情山水的傅自得结为忘年之交,同游九日山,泛舟金溪江,诗酒相和,互诉衷肠。[4]因此,朱熹对“胡贾建层楼”及其风波这一事件是刻骨铭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