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赵氏族谱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赵氏族谱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溪厚山《赵氏族谱》,全名《清溪厚山赵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十七年由族人赵元慧等编修。安溪境内的赵氏家族,就是由青阳的赵天祐登族人迁移而来。据安溪赵氏族谱记载,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南宋宗室赵氏在安溪境内大致分居于三个地方,分别形成各自的家族。到了明代时期,有族人分迁于安溪等地,成为安溪赵氏家族的主要源头之一。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赵氏族谱

安溪厚山《赵氏族谱》,全名《清溪厚山赵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族人赵元慧等编修。根据这部族谱的记载,安溪赵氏家族,源自南宋南外宗宗室的裔派,该谱雍正年间赵鼎公所作序言称:

太祖事周累迁于殿前都点检,后受周禅而有天下,传世十六,历年三百。三代以下积功累仁、创业垂统,以膺天命之眷,未有如我皇祖之盛也。考之牒谱所载,推僖祖为始祖,所自出之祖传及宣祖,有五子,长曹王、末岐王,俱早世无传,惟太祖、太宗、魏王鼎分三派,而每派各立十四字号以列其行次,别其昭穆。

至仁宗景祐间,始置太宗正寺于京师。崇宁改元,又于河南应天府、睢雄二州置西南二京外仁宗政司敦宗院。凡祖亲免以下者分居之。靖康间,金人作乱,高宗南渡,侁徙宗室于江淮,而移太宗正寺于江宁南京,外宗正司于镇江,西京外宗正司于扬州。迨后屡迁太宗止于杭,西京止于福,南京止于泉。而我始入泉之祖者,乃太祖次子燕懿王德昭第四子舒国公玄孙忠翊郎子侁也。由南京外宗正司徙迁泉。……[2]

本支赵氏宗室,是宋太祖次子燕懿王德昭的后裔,其嫡传有赵子侁者,首先入闽到泉州。从宋太祖到赵子侁的宗支承继情况有如下列:

(太祖之二子赵德昭)字日新,贺皇后所生,追封太师、中书令,燕王,谥懿。生五子。

德昭第四子赵惟忠,字令德。生六子。

惟忠第二子赵从霭,字永华。生九子。

从霭第六子赵世纲,生三子。

世纲长子赵令耦,字克正,生四子。(www.xing528.com)

令耦第二子赵子侁,字常履,南渡入泉州,葬晋江县三十七都覆金山。……

子侁之子伯调,宋宣议郎。

子侁的嫡孙、伯调的长子赵师玖,宋燕懿王赵德昭的八世孙,自泉城而迁居青阳,长发其祥,故而被尊为青阳赵氏家族的始祖。葬晋江二十八都婆婆山鹊鸟林。[3]

这也就是说,南宋后期赵子侁入闽居泉州之后,其嫡孙(一说子孙)赵师玖迁居到晋江县的青阳开基,成为晋江县青阳赵氏家族的始祖。族谱复载云:“吾赵氏之侁,本于宋太祖之余裔也。自靖康至南渡适遭外难,皆无宁岁。惟忠翊郎子侁之子孙宣议郎师玖将欲避祸,独善其身。不慕仕进,徘徊山水之间。相其地之可隐者而迁居之。一旦往于青阳山,覩其山之秀丽、乐其地之丰腴,乃可以衍振振子孙,可以延绵绵之家者,此地也。于是乔迁于此山之下旧市居焉。”

赵师玖在晋江县青阳开基繁衍四世之后,元兵南下,在泉宗室惨遭杀戮,唯有赵师玖的四世孙赵由洁优游在外,幸免于难。于是其子孙变姓名逃匿,得以延续宗室血脉。族谱记云:

元兵南下,福州失守,西京宗室举罹其害。帝昺航海至泉,叛臣蒲寿庚以城降元,南京外宗三千余家悉为其害,谱牒无有存者。师玖公四世孙通直郎由洁游宦于外,幸而获免。其余子孙皆变姓名逃匿,故克传世而谱牒因以不泯。至元末家门哀替,宗支离散,而谱牒又废。兵燹幸而存者,族伯荣所收八世祖仕雅之宗支,而堂叔所藏上世敕收宗室之世系也。是以唐伯良、堂叔晶有尊祖敬宗之心勃然而生,嘱余重修之。后之子孙亦可以知本源矣。[4]

赵氏宗室在晋江县青阳地方得以延续下来之后,逐渐形成比较大的宗族,族众甚多。于是到了明代以来,不断有族人分迁外地。安溪境内的赵氏家族,就是由青阳的赵天祐登族人迁移而来。据安溪赵氏族谱记载,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南宋宗室赵氏在安溪境内大致分居于三个地方,分别形成各自的家族。所谓“赵氏之占籍于清溪也有三处焉。一隶永安里之郭溪,一隶长泰里之厚山,一隶崇善里之谷口。此三派者,皆发源于泉州南外宗,系宋太祖后裔,而属有宋天潢支脉,其中崇善里之谷口赵氏系入泉始祖之一的赵子缪后裔,从泉州迁入;永安里之郭溪和长泰里之厚山者则为入泉始祖之一的赵子侁后裔,从晋江迁入。故后侁相率而入安溪,居不越五十里,亲倍笃于行道人。盖艺祖昔日遗训有曰:我族无亲疏,世世皆缌麻。故延至今将千年,而灸艾分痛之势,情犹弗替也。……往来最为密迩,休戚亦最相关。欣愉与共,襘恤必及。诚敦睦之尤甚者也。”[5]

综合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现今居住在安溪境内的赵氏家族,是有南宋时期泉州南外宗所属的宗室赵氏分衍而来,先由赵子侁入闽居泉,其嫡孙赵师玖分迁于晋江县青阳地方。元兵南下,这支宗室幸免于难,继续在青阳地方繁衍家族。到了明代时期,有族人分迁于安溪等地,成为安溪赵氏家族的主要源头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