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古城赵宋南外宗-赵宋南外宗与泉州

泉州古城赵宋南外宗-赵宋南外宗与泉州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宋一朝对泉州是非常重视的,北宋时就委派得力官员出任泉州知州。至此,泉州的海丝之路才正式开通。海丝之路的正式开通,使泉州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泉州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蓝图。泉州的历史进程,给出了正面的答案。泉州,具有地利人和的优良社会环境。赵宋南外宗正司的入迁,送来了天时,使泉州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这股巨大的潜能,推动着泉州社会的迅猛发展,繁荣昌盛。

泉州古城赵宋南外宗-赵宋南外宗与泉州

赵国

泉州地理优越,山海毓秀人文鼎盛,英才辈出;拥有人杰地灵的优良地域环境

有宋一朝对泉州是非常重视的,北宋时就委派得力官员出任泉州知州。其中蔡襄和陈偁两位优秀官员值得一提,两人都是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蔡襄(仙漩枫亭人)两度知泉州: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二月至嘉祐元年(1056年)六月首知泉州,嘉祐二年(1057年)七月至嘉祐五年(1060年)秋再知泉州,修洛阳桥,政绩显赫。陈偁(沙县人)更是三度知泉州: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首知泉州,元丰二年(1079年)复知泉州,元丰五年(1082年)连知泉州。曾两次上书请立市舶司于泉州,“若欲船泛外国买卖,自泉州就可放洋”,“旧法番商至,必使诣广东;否则,没其货。偁请立市舶司于泉,诏从其议。”[1]

事实上,熙宁八年(1075年)之请立市舶司于泉,朝廷未批;元丰五年(1082年)之再请立,也无下文;陈偁在其有生之年并未看到批复。直到辞世后一年,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才批复设立泉州市舶司。“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十月六日,诏泉州增置市舶司”。[2]这应是户部尚书李常(南康建昌人)奏请的结果。至此,泉州的海丝之路才正式开通。

海丝之路的正式开通,使泉州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泉州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蓝图。

宋太祖文韬武略,高屋建瓴,开创了皇族宗室的新理念,造就了赵宋皇朝庞大的宗室群体。(www.xing528.com)

宋初沿袭唐制,皇室由中正寺管理。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为了加强宗室的管理,置大宗正司于汴京。后来,随着宗室外居者日多,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又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今河南商丘),置西外宗正司于西京(今河南洛阳),以管理外居宗室。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高宗南渡,宗室四迁。大宗正司移江宁,继迁广州,再回迁临安;南外宗正司移京口(镇江),再移明州,于建炎三年(1129年)迁置泉州;西外宗正司移扬州,再移泰州、高邮,也于建炎三年迁置福州。

宗室是帝王家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和叶,有时是皇帝的手脚和耳目;宗室与国同体,是皇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皇权的延伸。宗室具有实实在在的皇朝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有时甚至左右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泉州有一大批太子党的拥入,是好是坏?是福是祸?是利是弊?众说纷纭。泉州的历史进程,给出了正面的答案。

泉州,具有地利人和的优良社会环境。赵宋南外宗正司的入迁,送来了天时,使泉州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赵宋南外宗正司的入迁,带来了皇权,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使泉州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难得时机。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泉州的潜能被挖掘和调动起来。这股巨大的潜能,推动着泉州社会的迅猛发展,繁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