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的文化特区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的文化特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州人,根基牢固,出类拔萃;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上可溯至远古闽越文化。泉州文化发展,兼收并蓄,各地的先进文化,均能在泉州大地扎根繁衍、开花结果。尤其是宋元时期,刺桐港口的经济腾飞,使泉州成为全国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世界中心”。既为泉州作出自己特色的文化贡献,也享受着泉州丰盛的文化大餐。时至今日,在泉州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外蕃人留下的文化遗迹。

赵宋南外宗与泉州的文化特区

泉州,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等等,是古代泉州人的杰出代表。

泉州人,根基牢固,出类拔萃;胸怀宽广,海纳百川

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上可溯至远古闽越文化。泉州文化发展,兼收并蓄,各地的先进文化,均能在泉州大地扎根繁衍、开花结果。尤其是宋元时期,刺桐港口的经济腾飞,使泉州成为全国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世界中心”。南宋乾道年间(1168—1170年),状元王十朋知泉州时,在衙门挂联:“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4]

开放的泉州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各色各样的外番人员,也随着“海丝之路”来到泉州。阿拉伯人非洲人、欧洲人、中亚人、印度人、日本人、南洋人等等纷至沓来,官员、商贾、旅行家僧侣传教士等等接踵而至。“海港万国商”,“市井十州人”。泉州,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www.xing528.com)

这些肤色各异的“十洲人”,有的在泉州安家落户,落地生根。他们起“蕃坊”,选“蕃长”,办“蕃学”,建教堂,立寺院。泉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不但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也带来了他们的精神文化:语言文字、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建筑特色、宗教信仰等等。

这期间,世界各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拜物教、犹太教等,纷纷拥入泉州。具有大海一般宽广情怀的泉州,包容而热情的泉州人,敞开大门欢迎,让他们成为泉州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得益者。既为泉州作出自己特色的文化贡献,也享受着泉州丰盛的文化大餐。

时至今日,在泉州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外蕃人留下的文化遗迹。例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和“圣墓”,摩尼教的“草庵”,印度教的“白耇庙”以及各类石刻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