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氏宗族:元代泉州宗赵氏的合作与发展

赵氏宗族:元代泉州宗赵氏的合作与发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蒙元统治集团也并非对赵宋宗室进行迫害,例如赵由馥在遗嘱中提到的泉州路总管,他就因为得知赵由馥的遭遇而归还坟墓、允许重建宗祠;又如赵必晔命悬一线却最终得以善终;而赵必夅与赵必暐则潜心学问,安稳一生。[133]太祖赵匡胤,为三派宗室各制定十四字的辈分排行字,希望赵宋皇朝的统治能够长久、宗室之间的关系能够和睦有序。

赵氏宗族:元代泉州宗赵氏的合作与发展

宗室不仅促进泉州社会经济发展,也让其成为泉州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这股力量在宋元之交、朝代鼎革之时,让欲降元朝的蒲寿庚如芒在背。蒲寿庚与宗室的嫌隙缘于上层精英们联合(文官以泉州知州田真子为首、武官以殿前司左翼军统领夏璟为首),对宗室痛下杀手,“尽杀宗人长幼” [109],宗室“在泉被害几尽”[110],并且侵占宗室房屋、田园、物品,毁坏宗室墓葬[111],“司院府第既遭兵燹,则谱牒等书,不复见矣。”[112]

在这场屠杀中只有少数幸存者“逃遁窜伏”[113]

赵由㻽,乾隆《泉州府志》载:“字莹卿,宋宗室子也,领乡荐除知宁远,廉介有守,爱民礼士人称政教父母,任满改新城,以母老表辞归侍,得旨改福州之闽清,后母丧服阕称疾不仕。”[114]《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载:“由㻽,字莹卿,号拙翁,旧名甫㻽,郡岸生,至顺庚午乡书除知宁远县改新城令,以母董儒人衰老,上表侍养,得旨,后改福之闽清令,以风疾致仕。葬晋江县三十二都与贤里锁龙官前蟾蜍山,子二人,宜惠、宜详。”[115]关于赵由㻽在宋元之交的经历,其在《璿源图谱》言,“招抚使蒲寿庚以城降元,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寿庚所害。惟由㻽大父与蕃公,游宦于外,幸而获免,故克传世而有今日。”[116]

赵由腾,“旧名甫腾,字哲卿,乙酉生,承祖业,及国朝编籍东隅十册里,卒号哲斋。葬晋江县三十九都土名荔枝林。子三人,宜元、宜亨、宜贤。”[117]

赵由馥,“字良辅,号四府君。元初宋室亡,公时年甫七岁,幼而聪敏,被掳大都达平章收为男嗣,由良辅送入太学,及长每怀水源木本之思,生身鞠育之劳,平章没后服阙,年三十有二遁归故里,见祖屋崩颓,复树基业。娶庄氏无子。虑裔弗联,复娶谢氏,生子四人,宜兄、宜远、宜道、宜明,追慕亲之遗骸没无丘墓,刻木为像,葬于晋江三十二都乌石紫帽山。”[118]其《南外宗族由馥府君遗嘱》是研究宋元之交泉州变迁的重要历史文献。

赵由钝, “字砺卿,失少岵,走外祖辜氏家,逃避蒲寿庚之难,得免于祸,时司院已经兵燹,故写迹武荣外祖,卒元定四年,年六十有二,葬莲花峰山。子二人宜晋、宜普。”[119]

赵必晔,“怅望中原,怀古赋诗,慨然有祖逖之志”,当蒲寿庚降元之时,其和南外宗正司宗正赵吉甫逃亡至磁灶村。田真子为让赵必晔书写降表,便派兵前往缉拿。待士兵围捕时,他持匕首欲自尽,却被赵吉甫抱住。赵吉甫哭着对赵必晔说,“我愧死万万不能复见子矣”,遂被擒。后必晔将被杀害,録曹参军吴伯厚用计将其救出,“遂居泉之东陵”。平日与渔夫、樵夫、方士等,“班荆燕坐,不问人闲事……讲解经传,亹亹不倦,尤长于典礼。以寿卒。有《茹芝东陵集》等传于世。”[120]

赵由洁,“充庠生,贡入成均,擢承郎。遭寿庚之叛,以官在外得免。”[121]

赵仕道[122],由晋江青阳卯浦逃亡至晋江安海星塔村,投靠外祖,随外祖家姓吴。[123]

赵与仿,逃亡至漳州龙溪县境内,“僻处银塘村,违城四十里许,逃入深山穷谷间,仅得苟全。”[124]

赵宜惠,“诗书明经,于诗尤工,号泉山隐士。”[125](www.xing528.com)

赵宜祥,“读书明经,隐居授教”,后被郡守偰玉里聘为石井书院山长。[126]

王朝更替,前朝宗室往往成为逼迫和杀戮的对象。待至天下初定的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由于漳州爆发陈机察起义,并打拥戴宋室的旗号,致使广东、泉州、福州之宗室“尽俘北去,事白放回。”[127]因此赵由馥在大德四年(1300年)所写遗嘱中告诫子孙,“须知谨慎守己,勿苦贱辱而忧抑,勿恃权势而致谤诬,勿视遗失宝器而兴嗟叹……人前强笑,皆亡国子孙免祸之道也。”[128]

这时宗室大都“或摧兵革,或窜姓名,或弃谱牒,或投遗像于水火,生且存者,所真字号,抑或去之不敢用,惧祸也”[129],还有的不得不“隐居山林[130]

但蒙元统治集团也并非对赵宋宗室进行迫害,例如赵由馥在遗嘱中提到的泉州路总管,他就因为得知赵由馥的遭遇而归还坟墓、允许重建宗祠;又如赵必晔命悬一线却最终得以善终;而赵必夅与赵必暐则潜心学问,安稳一生。也有宗室成员在元朝入仕的例子,他们入仕新朝,为其服务。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131]就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入仕元朝,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后借病隐退。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伟,“宋末变更,编籍民伍,读书授徒”,后朝廷招抚在野隐逸为官,孟伟“应诏奉补将仕郎,泉之市舶税院库使。”[132]

赵由美,于元末防卫军阀陈有定进攻泉州的战斗中,“元戎委”其防守城门。时陈有定兵盛,不久便攻入城内,“入城欲屠”。赵由美持“械见有定”,让陈有定放弃屠城的计划。泉州城也和平地“免难后归附(陈有定)。”[133]

太祖赵匡胤,为三派宗室各制定十四字的辈分排行字,希望赵宋皇朝的统治能够长久、宗室之间的关系能够和睦有序。但天不遂人愿,到宋朝灭亡时,根据笔者收集的宗室姓名,在泉的南外宗室太祖派的辈分只到第12字的“由”字辈,太宗派到第10字的“必”字辈,魏王派到第11字的“嗣”字辈。因此,笔者推测宋朝在泉州统治最终瓦解于1277年,太祖、太宗、魏王三派的辈分,可能分别达到“宜”字辈、“友”字辈和“次”字辈。

在1277年元朝在泉州确立统治权至1368年元朝灭亡之前,终元一世,这些在泉的宗室后裔噤若寒蝉,直到明朝建立,才“乃稍复”[1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