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厢与坊行政组织系统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厢与坊行政组织系统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城东部南部以及附郭属开封县,外城西部北部以及附郭属浚仪县。总共十九厢,136坊。外城东南部的城南左厢次之,平均一坊1171户。里城东北部再次之,平均一坊993户。里城的东北部左二厢,共有十六坊,平均一坊993户,共15900户,这里正是里城最繁华之区,包括“人烟浩闹”的马行街在内。从上列的表中又可看到,居民最少的是里城西北部的右二厢,只有二坊,共700户,因为这一带是军营所在地。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厢与坊行政组织系统

北宋东京在行政系统上设有两个赤县(京城所属的县称为赤县),是沿用唐代汴州的旧制。大内南面正中御街(俗称天街)以东和大内以东属开封县管辖,县署在仁和门内;御街以西和大内以西属浚仪县(后来改称祥符县)管辖,县署在安远门外旌孝坊西。外城东部南部以及附郭属开封县,外城西部北部以及附郭属浚仪县。两县都隶属开封府,府署在州桥以西的浚仪桥西。两县都设有县尉,主管所辖地区的治安。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京城内外开始设“厢”,“厢”成为“坊”上级的行政组织,城内厢的长官,品秩比县令要高,或者品秩平行,于是县官的职权逐渐缩小。

东京里城设有左一、左二(属开封县),右一、右二(属浚仪县)等四厢,所属共46坊;外城设有城东左、城南左、城南右(属开封县),城西右、城北左、城北右(属浚仪县)等六厢,所属共75坊;附郭有京东第一、第二、第三、京南(属开封县),京西第一、第二、第三、京北第一、第二(属浚仪县)等九厢,共15坊。总共十九厢,136坊。里城四厢长官称为都指挥使,主管烟火盗贼及诸公事(《事物纪原》卷六“都厢”条)。厢所设官吏有厢典、书手、都所由、所由、街子、行官等。

现将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里城、外城十厢所属坊数与户数列表如下:

上表因附郭十五坊的户数缺乏统计,没有列入,总户数当在十万户以上,每户以五人计,当时居民人口有五十多万,连同驻军及家属当有七十万。从以上所列的表看来,外城东部的城东左厢的九坊中,人口密度最高,平均一坊2977户,近3000户。外城东南部的城南左厢次之,平均一坊1171户。里城东北部再次之,平均一坊993户。(www.xing528.com)

全城的东部正是热闹的繁华地区。里城的东北部左二厢,共有十六坊,平均一坊993户,共15900户,这里正是里城最繁华之区,包括“人烟浩闹”的马行街在内。外城东部的城东左厢,共九坊,26800户,这一带正是对外交易的枢纽地区,东北有五丈河进入东北水门,东南有汴河进入东水门,陆路有御街从州桥往东,经里城旧宋门,通到外城的新宋门。又有大街从宫城东南的潘楼街,经土市子往东,经旧城旧曹门,通到外城的新曹门,包括牛行街在内。但是还应该看到,外城的面积要比里城大四倍,外城有些地区的坊的面积比较大,实际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还是里城东北部的左二厢。

从上列的表中又可看到,居民最少的是里城西北部的右二厢,只有二坊,共700户,因为这一带是军营所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