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政工程造价员图表快速入门手册:图3-3建筑安装费模式

市政工程造价员图表快速入门手册:图3-3建筑安装费模式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工日单价可以理解为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生产的工人日工资水平。此项费用可根据投标人所在地至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距离和路线调查确定。6)医疗费:对工人轻微伤病进行治疗的费用。8)法定休假日工资:法定休假日休息支付的工资。9)病假或轻伤不能工作时间的工资。④综合工日单价的确定。如果投标单位使用各专业综合工日单价法投标,则不需计算综合工日单价。

市政工程造价员图表快速入门手册:图3-3建筑安装费模式

1)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2)工资性补贴。

3)生产工人的辅助工资。

4)职工福利

DC=RK

式中 DC——人工工日数;

R——用国内现行的概预算定额计算出的人工工日数;

K——人工工日折算系数。

人工工日折算系数,是通过对本企业施工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计算出的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概预算定额水平的比率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K=Vq/V0

式中 K——人工工日折算系数;

Vq——完成某项工程本企业应消耗的工日数;

V0——完成同项工程概预算定额消耗的工日数。

一般来讲,有实力参与建设工程投标竞争的企业,其劳动生产率水平要比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亦即K的数值一般小于1。所以,K又称为“人工工日折减系数”。

在投标报价时,人工工日折减系数可按土木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确定两个不同的“K值”;也可以对安装工程按不同的专业,分别计算多个“K值”。投标人应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招标书的具体要求灵活掌握。

(2)综合工日单价的计算。综合工日单价可以理解为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生产的工人日工资水平。从企业支付的角度看,一个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的本企业生产工人的工资,其构成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本企业待业工人最低生活保障工资:这部分工资是企业中从事施工生产和不从事施工生产(企业内待业或失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具备的;其标准不低于国家关于失业职工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标准。

2)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实施的各种工资性费用支出项目,包括: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等。

3)投标单位驻地至工程所在地生产工人的往返差旅费:包括短途和长途公共汽车费、火车费、旅馆费、路途及住宿补助费、市内交通及补助费。此项费用可根据投标人所在地至建设工程所在地的距离和路线调查确定。

4)外埠施工补助费:由企业支付给外埠施工生产工人的施工补助费。

5)夜餐补助费:是指推行三班作业时,由企业支付给夜间施工生产工人的夜间餐饮补助费。

6)医疗费:对工人轻微伤病进行治疗的费用。

7)法定节假日工资:法定节假日休息,如“五一”和“十一”支付的工资。

8)法定休假日工资:法定休假日休息支付的工资。

9)病假或轻伤不能工作时间的工资。

10)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

11)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按照《建筑法》规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12)效益工资(奖金):工人奖金原则应在超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发放,费用可在超额结余的资金款项中支付,鉴于当前我国发放奖金的具体状况,奖金费用应归入人工费

13)应包括在工资中未明确的其他项目,其中。

第1)、2)、11)项是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实施的,综合工日单价中必须包含此三项,且不得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第3)项费用可以按管理费处理,不计入人工费中。

其余各项由投标人自主决定选用的标准。

综合工日单价的计算过程可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1)根据总施工工日数(即人工工日数)及工期(日)计算总施工人数。

工日数、工期(日)和施工人数存在着下列关系:

总工日数=工程实际施工工期(日)×平均总施工人数

因此,当招标文件中已经确定了施工工期时

平均总施工人数=总工日数/工程实际施工工期(日)

当招标文件中未确定施工工期,而由投标人自主确定工期时

优化的施工人数或工期(日)=总工日数

2)确定各专业施工人员的数量及比重,其计算方法为:

某专业平均施工人数=某专业消耗的工日数/工程实际施工工期(日)

总工日和各专业消耗的工日数是通过“企业定额”或公式DC=RK计算出来的,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叙述。总施工人数和各专业施工人数计算出来后,其比重亦可计算出。

3)确定各专业劳动力资源的来源及构成比例。劳动力资源的来源一般有下列三种途径:

①来源于本企业:这一部分劳动力是施工现场劳动力资源的骨干。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要根据本企业现有可供调配使用生产工人数量、技术水平、技术等级及拟承建工程的特点,确定各专业应派遣的工人人数和工种比例。

②外聘技工:这部分人员主要是解决本企业短缺的具有特殊技术职能和能满足特殊要求的技术工人。由于这部分人的工资水平比较高,所以人数不宜多。

③当地劳务市场招聘的力工:由于当地劳务市场的力工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提倡尽可能多地使用这部分劳动力。

上述三种劳动力资源的构成比例的确定,应根据本企业现状、工程特点及对生产工人的要求和当地劳务市场的劳动力资源的充足程度、技能水平及工资水平综合评价后,进行合理确定。

④综合工日单价的确定。一个建设项目施工,一般可分为土建、结构、设备、管道、电气、仪表、通风空调、给水排水、采暖、消防以及防腐绝热等专业。各专业综合工日单价的计算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某专业综合工日单价=∑(本专业某种来源的人力资源人工单价×构成比重)

综合工日单价的计算就是将各专业综合工日单价按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数作为综合工日单价,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工日单价=∑(某专业综合工日单价×权数)

其中权数的取定,是根据各专业工日消耗量占总工日数的比重取定的。

如果投标单位使用各专业综合工日单价法投标,则不需计算综合工日单价。

动态的计价模式人工费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是:用国家工资标准即概预算人工单价的调整额,作为计价的人工工日单价,乘以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出的工日消耗量计算人工费。其计算公式为:

人工费=∑(Δ概预算定额人工工日单价×人工工日消耗量)

动态的计价模式能准确地计算出本企业承揽拟建工程所需发生的人工费,与利用概预算定额报价相比,缺点是工作量相对较大、程序复杂,且企业应拥有自己的企业定额及各类信息数据库

(3)材料费的计算。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中的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原材料、零配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主要材料的费用,以及工程中耗费的虽不构成工程实体,但有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类消耗性材料费用的总和。

主要材料一般有:钢材、管材、线材、阀门、管件、电缆电线、油漆、螺栓水泥、砂石等,其费用约占材料费的85%~95%。

消耗材料一般有:砂纸、纱布、锯条、砂轮片、氧气、乙炔气、水、电等,费用一般占到材料费的5%~15%。

计算材料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确定材料的消耗量

①主要材料消耗量。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的规定,招标人要在招标书中提供供投标人投标报价用的“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中,已经提供了一部分主要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和数量,这部分材料应按使用量和消耗量之和进行计价。对于工程量清单中没有提供的主要材料,投标人应根据工程的需要(包括工程特点和工程量大小),以及以往承担工程的经验自主进行确定,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和数量等,材料的数量应是使用量和消耗量之和。

②消耗材料消耗量。消耗材料的确定方法与主要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投标人要根据需要,自主确定消耗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和数量。

③部分周转性材料摊销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材料作为手段措施没有构成工程实体,其实物形态也没有改变,但其价值却被分批逐步地消耗掉,这部分材料称为周转性材料。周转性材料被消耗掉的价值,应当摊销在相应清单项目的材料费中(计入措施费的周转性材料除外)。摊销的比例应根据材料价值、磨损的程度、可被利用的次数以及投标策略等诸因素进行确定。

低值易耗品。在施工过程中,一些使用年限在规定时间以下,单位价值在规定金额以内的工、器具,称为低值易耗品。这部分物品的计价办法是概、预算定额中将其费用摊销在具体的定额子目当中;在工程量清单“动态计价模式”中,可以按概、预算定额的模式处理,也可以把它放在其他费用中处理,原则是费用不能重复计算,并能增强企业投标的竞争力。

2)材料单价的确定。建筑安装工程材料价格是指材料运抵现场材料仓库或堆放点后的出库价格。

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①材料原价,即市场采购价格。材料市场价格的取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市场调查(询价);二是通过查询市场材料价格信息指导取得。对于大批量或高价格的材料一般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取得价格;而小量的、低价值的材料,以及消耗性材料等,一般可采用工程当地的市场价格信息指导中的价格。

②材料的供货方式和供货渠道包括业主供货和承包商供货两种方式。对于业主供货的材料,招标书中列有业主供货材料单价表,投标人在利用招标人提供的材料价格报价时,应考虑现场交货的材料运费,还应考虑材料的保管费。承包商供货的渠道一般有当地供货、指定厂家供货、异地供货和国外供货等。不同的供货方式和供货渠道对材料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反映在采购保管费、运输费、其他费用,以及风险等方面。

③包装费。材料的包装费包括出厂时的一次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包装费用,应根据材料采用的包装方式计价。

④采购保管费用。采购保管费用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采购的方式、批次、数量,以及材料保管的方式及天数不同,其费用也不相同,采购保管费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⑤运输费用。材料的运输费包括材料自采购地至施工现场全过程、全路途发生的装卸、运输费用的总和。运输费用中包括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运输损耗费。

⑥材料的检验试验费用。材料的检验试验费用是指对建筑材料、构建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实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的检验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⑦其他费用。主要是指国外采购材料时发生的保险费、关税港口费、港口手续费、财务费用等。

⑧风险,主要是指材料价格浮动。由于工程所用材料不可能在工程开工初期一次全部采购完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化造成材料价格的变动给承包商造成的材料费风险。

根据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可以得到材料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包装费+采购保管费用+运输费用+材料的检验试验费用+其他费用+风险金

材料的消耗量和材料单价确定后,材料费用便可以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4)施工机械使用费的计算。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使用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和进出场费。施工机械不包括为管理人员配置的小车以及用于通勤任务的车辆等不参与施工生产的机械设备的台班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计算公式为:

施工机械使用费=∑(工程施工中消耗的施工机械台班量×机械台班综合单价)+施工机械进出场费及安拆费(不包括大型机械)

机械台班综合单价由以下七项费用组成:

1)折旧费。折旧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购置资金的时间价值。

2)大修理费。大修理费是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3)经常修理费。经常修理费是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故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与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及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机械停止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

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安拆费是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输费是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及架线等费用。

5)机上人工费。机上人工费是指机上驾驶员(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人工费及上述人员在施工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6)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木炭)、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及水、电等的费用。

7)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部门规定应缴纳的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

计算施工机械使用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消耗量。要根据承包工程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条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量、工期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机械利用率、概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及相关文件等,确定施工机械的种类、型号、规格和消耗量。

首先,根据工程量,利用概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粗略地计算出施工机械的种类、型号、规格和消耗量;然后,根据施工方案和其他有关资料对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规格进行筛选,确定本工程需配备的施工机械的具体明细项目;最后,根据本企业的机械利用率指标,确定本工程中实际需要消耗的机械台班数量。

2)确定施工机械台班综合单价。

①确定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在施工机械台班单价费用组成中:

a.养路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缴纳的,这部分费用是个定值。

b.燃料动力费是机械台班动力消耗与动力单价的乘积,也是个定值。

c.机上人工费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将机上人工费计入工程直接人工费中;第二种方法是计入相应施工机械的机械台班综合单价中。机上人工费台班单价可参照“人工工日单价”的计算方法确定。

d.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的计算。施工机械的安装、拆除及场外运输可编制专门的方案。根据方案计算费用,并以此进一步优化方案,优化后的方案也可作为施工方案的组成部分。

e.折旧费和维修费的计算。折旧费和维修费(维修费包括大修理费和经常修理费)是两项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费用。一台施工机械如果折旧年限短,则折旧费用高,维修费用低;如果折旧年限长,折旧费用低,维修费用高。

所以,选择施工机械最经济使用年限作为折旧年限,是降低机械台班单价,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确定了折旧年限后,然后确定折旧方法,最后计算台班折旧额和台班维修费。

组成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各项费用额确定以后,机械台班单价也就确定了。

还有一种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方法是根据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机械台班定额进行调整求得。

②确定租赁机械台班费。租赁机械台班费是指根据施工需要向其他企业或租赁公司租用施工机械所发生的台班租赁费。

在投标工作的前期,应进行市场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租赁市场可供选择的施工机械种类、规格、型号、完好性、数量、价格水平以及租赁单位信誉度等,并通过比较选择拟租赁的施工机械的种类、规格、数量及单位,并以施工机械台班租赁价格作为机械台班单价。一般除必须租赁的施工机械外,其他租赁机械的台班租赁费应低于本企业的机械台班单价。

③优化平衡、确定机械台班综合单价。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各类施工机械的来源及比例,计算机械台班综合单价。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台班综合单价=∑(不同来源的同类机械台班单价×权数)

式中,权数是根据各不同来源渠道的机械占同类施工机械总量的比重取定的。

3)大型机械设备使用费、进出场费及安拆费。在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中,施工机械使用费不包括大型机械设备使用费、进出场费及安拆费,其费用一般作为措施费用单独计算。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此项费用的处理方式与概预算定额的处理方式不同。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费作为机械台班使用费,按相应分项工程项目分摊计入直接工程费的施工机械使用费中。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费及安拆费作为措施费用计入措施费用项目中。

2.管理费(分部分项工程费)

管理费是指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内容包括:

(1)工作人员的工资。工作人员是指管理人员和辅助服务人员。其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险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工会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等。

(2)办公费。办公费是指企业办公用的文具、纸张、账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以及取暖等费用。

(3)差旅交通费。差旅交通费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因公出差和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离退休职工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费和养路费及牌照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的折旧、大修理、维修或租赁费。(www.xing528.com)

(5)工具用具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6)保险费。保险费是指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保险费。

(7)税金。税金是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8)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短期贷款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9)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包括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绿化费、广告费、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咨询费等。

现场管理费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多少。管理人员的多少,不仅反映了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到管理费,而且还影响临设费用和调遣费用(如果招标书中无调遣费一项,这笔费用应该计入人工费单价中,在直接费中人工费的计算已叙述)。

有管理费开支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辅助服务人员和现场保安人员。

(1)管理人员一般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长、工程师、技术员、财会人员、预算人员、机械师等。

(2)辅助服务人员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员、炊事员、医务员、翻译员、小车司机和勤杂人员等。

为了有效控制管理费开支,降低管理费标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投标初期就应严格控制管理人员和辅助服务人员的数量,同时合理确定其他管理费开支项目的水平。

管理费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1)公式计算法。利用公式计算管理费的方法比较简单,也是投标人经常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管理费=计算基数×施工管理费率(%)

式中,管理费率的计算因计算基数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或其等效式:

2)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或其等效式:

3)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测定公式中的基本数据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合理取定:

①分子与分母的计算口径应一致,即:分子的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是指每一个建安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分母中的有效工作天数和建安生产工人年均直接费也是指以每一个建安生产工人的有效工作天数和每一个建安生产工人年均直接费。

②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的确定,应按照工程管理费的划分,依据企业近年有代表性的工程会计报表中的管理费的实际支出,剔除其不合理开支,分别进行综合平均核定全员年均管理费开支额,然后分别除以生产工人占职工平均人数的百分率,即得每一生产工人年均管理费开支额。

③生产工人占职工平均人数的百分率的确定,按照计算基础、项目特征,充分考虑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减少非生产人员的措施进行确定。

④有效施工天数的确定,必要时可按不同工程、不同地区适当区别对待。在理论上,有效施工天数等于工期。

⑤人工单价是指生产工人的综合工日单价。

⑥人工费占直接工程费的百分率,应按专业划分,不同建筑安装工程人工费的比重不同,按加权平均计算核定。

此外,利用公式计算管理费时,管理费率可以按照国家或有关部门以及工程所在地政府规定的相应管理费率进行调整确定。

(2)费用分析法。用费用分析法计算管理费,就是根据管理费的构成,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确定各项费用的发生额。计算公式为:

管理费=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税金+财务费用+其他费用

在计算管理费之前,应确定以下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通过计算直接工程费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取得的,这些数据包括:

1)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2)施工高峰期生产工人人数。

3)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总数。

4)施工现场平均职工人数。

5)施工高峰期施工现场职工人数。

6)施工工期。

式中,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总数的确定,应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生产工人人数、施工机具的配置和数量,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确定。

1)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的工资,计算公式为:

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的工资=管理人员及辅助服务人员数×综合人工工日单价×工期(日)

式中,综合人工工日单价可采用直接费中生产工人的综合工日单价,也可参照其计算方法另行确定。

2)办公费:按每名管理人员每月办公费消耗标准乘以管理人员人数,再乘以施工工期(月)。管理人员每月办公费消耗标准可以从以往完成的施工项目的财务报表中分析取得。

3)差旅交通费:

①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和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离退休职工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的计算可按“办公费”的计算方法确定。

②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费、养路费及牌照费。

油料燃料费=机械台班动力消耗×动力单价×工期(天)×综合利用率(%)

养路费及牌照费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月收费标准乘以施工工期(月)。

4)固定资产使用费。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来源、资产原值、新旧程度以及工程结束后的处理方式确定固定资产使用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计算公式为:

工具用具使用费=年人均使用额×施工现场平均人数×工期(年)

工具用具年人均使用额可以从以往完成的施工项目的财务报表中分析取得。

6)保险费。通过保险咨询,确定施工期间要投保的施工管理用财产和车辆应缴纳的保险费用。

7)税金。税金是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金的计算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税种和税率逐项计算,也可以根据以往工程的财务数据推算取得。

8)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短期贷款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财务费按下式计算:

财务费=计算基数×财务费费率(%)

财务费费率依据下列公式计算:

①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②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③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另外,财务费用还可以从以往的财务报表及工程资料中,通过分析平衡估算取得。

9)其他费用:可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估算。

管理费对不同的工程,以及不同的施工单位是不一样的,这样使不同的投标单位具有不同的竞争实力。

3.利润(分部分项工程费)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应获得的盈利。从理论上讲,企业全部劳动成员的劳动,除去因支付劳动力按劳动力价格所得的报酬以外,还创造了一部分新增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凝固在工程产品之中,这部分价值的价格形态就是企业的利润。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利润不单独体现,而是被分别计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当中。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以“人工费”或“人工费加机械费”或“直接费”为基础乘以利润率。

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利润=计算基数×利润率(%)

4.措施费

措施费用是指工程量清单中,除工程量清单项目费用以外,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1)实体措施费的计算。实体措施费是指工程量清单中,为保证某类工程实体项目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现行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要求,必须配套完成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

实体措施费计算方法有两种:

1)系数计算法。系数计算法是用与措施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工程项目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或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合计作为计算基数,乘以实体措施费用系数。

实体措施费用系数是根据以往有代表性工程的资料,通过分析计算取得的。

2)方案分析法。方案分析法是通过编制具体的措施实施方案,对方案所涉及的各种经济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后,确定实体措施费用。

(2)配套措施费的计算。配套措施费不是为某类实体项目,而是为保证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现行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要求,必须配套完成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

配套措施费计算方法也包括两种:

1)系数计算法。系数计算法是用整体工程项目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或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合计作为计算基数,乘以配套措施费用系数。

配套措施费用系数是根据以往有代表性工程的资料,通过分析计算取得的。

2)方案分析法。方案分析法是通过编制具体的措施实施方案,对方案所涉及的各种经济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后,确定配套措施费用。

5.其他项目费用

其他项目费是指暂列金额;暂估价(包括材料暂估单价、专业工程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

(1)暂列金额是招标人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费用。不管采用何种合同形式,其理想的标准是,一份合同的价格就是其最终的竣工结算价格,或者至少两者应尽可能接近。我国规定对政府投资工程实行概算管理,经项目审批部门批复的设计概算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刚性指标,即使商业性开发项目也有成本的预先控制问题,否则,无法相对准确预测投资的收益和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控制。但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工程的设计需要根据工程进展不断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业主需求可能会随工程建设进展出现变化,工程建设过程还会存在一些不能预见、不能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合同价格的调整,暂列金额正是为这类不可避免的价格调整而设立,以便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2)暂估价是指招标阶段直至签订合同协议时,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要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价格的材料以及专业工程的金额。暂估价类似于FIDIC合同条款中的Prime Cost Items,在招标阶段预见肯定要发生,只是因为标准不明确或者需要由专业承包人完成,暂时无法确定价格。暂估价数量和拟用项目应当结合工程量清单中的“暂估价表”予以补充说明。

为方便合同管理,需要纳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中的暂估价应只是材料费,以方便投标人组价。

专业工程的暂估价一般应是综合暂估价,应当包括除规费和税金以外的管理费、利润等取费。总承包招标时,专业工程设计深度往往是不够的,一般需要由专业设计人设计,国际上,出于提高可建造性考虑,一般由专业承包人负责设计,发挥其专业技能和专业施工经验的优势。这类专业工程由专业分包人完成是国际工程的良好实践,目前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也已经比较普遍。公开透明地合理确定这类暂估价的实际开支金额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施工总承包人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共同组织的招标。

(3)计日工是为了解决现场发生的零星工作的计价而设立的。国际上常见的标准合同条款中,大多数都设立了计日工计价机制。计日工对完成零星工作所消耗的人工工时、材料数量、机械台班进行计量,并按照计日工表中填报的适用项目的单价进行计价支付。计日工适用的所谓零星工作一般是指合同约定之外的或者因变更而产生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相应项目的额外工作,尤其是那些时间不允许事先商定价格的额外工作。

(4)总承包服务费是为了解决招标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专业工程发包,以及自行供应材料、设备,并需要总承包人对发包的专业工程提供协调和配合服务,对供应的材料、设备提供收、发和保管服务以及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发生,并向总承包人支付的费用。招标人应预计该项费用并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向投标人支付该项费用。

6.规费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

(1)工程排污费:施工现场按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

(2)工程定额测定费:按规定支付工程造价(定额)管理部门的定额测定费。

(3)社会保障费:企业按规定向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缴纳的职工基本保障费用,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企业按国家规定缴纳的住户保障基金。

(5)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按照规定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安装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6)计算规费费率。

1)根据本地区典型工程发承包价的资料综合分析取定规费计算中所需数据:

①每万元发承包价中人工费含量和机械费含量。

②人工费占直接工程费的比例。

③每万元发承包价中所含规费缴纳标准的各项基数。

2)规费费率的计算公式:

①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

②以人工费为计算基础:

③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础:

(7)计算规费。规费计算公式为:

规费=计算基数×规费费率(%)

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规费的计算一般按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的计算公式及费率标准计算。

7.税金

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税金计算公式为:

税金=(税前造价+利润)×税率(%)

式中,税率按现行税法规定: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

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税金的计算一般按国家及有关部门规定的计算公式及税率标准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