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自然环境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自然环境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气候温和,且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由此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向西、向北,降雨量渐次减少,当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时,就不适于发展农业了。农业可以自给自足,求发展需要向内用力而不是向外扩张,且发展农业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中国人历来爱好和平。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自然环境

世界上的上古文化按照其生产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工商业文化。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中国人选择农业的发展道路也是客观条件使然。中国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的平原,土质较为疏松,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即可完成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的劳作。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太平洋的西岸,季风带来的太平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形成充足的降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气候温和,且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由此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向西、向北,降雨量渐次减少,当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时,就不适于发展农业了。因此,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北,再向西到西域和中亚的广泛地区就成为游牧民族的天下。今天的学者经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统计,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出一条线,称“400毫米等雨线”,线的东南一侧农业茂盛,西北一侧则游牧发达,这条“等雨线”有相当长的一段与中国的长城高度重合。汉唐时代,汉族政权统治的区域已达到了长城以外,因此长城并非古代中国的国界,但它的确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也曾经是农业民族捍卫自己领地的防线。希腊文化是工商业文化的代表。希腊文化诞生于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的西岸,与孕育了中国文化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相比,这里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冬季多雨、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生长。狭小的地域、可耕地的匮乏,使希腊人无法选择农业或游牧业,但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比邻地理优势则便于发展海外贸易,橄榄油葡萄酒正是早期重要的大宗出口商品。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历代封建政府都奉行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农业使中国人聚族而居,安土重迁,由此形成强烈的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中国特色的春运高峰就是这种观念和情结在当今社会的反映。农业可以自给自足,求发展需要向内用力而不是向外扩张,且发展农业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因此,中国人历来爱好和平。农业生产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且因受制于自然规律,财富增长的速度较为缓慢,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文化性格。(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