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工作分解结构与项目范围管理方法-从建造到设计

产品工作分解结构与项目范围管理方法-从建造到设计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范围管理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范围规划、范围定义、制定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与范围控制。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项目组织工作的依据,它构成了项目管理的骨架。以图4-2为例,该工作分解结构编码由多位数字组成。如某一汽车制造企业,在开发一款新的汽车产品时,并不需要建立全新的工作分解结构,可以参照以往研制的其他型号汽车的生产工作范围,进行工作分解结构编制。

产品工作分解结构与项目范围管理方法-从建造到设计

1.项目管理学的相关概念

(1)项目

项目是人类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它无处不在,例如建筑工程建设、新产品的开发、安装生产流水线等等都可被视为某一类项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项目的定义是:为创造某种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做的一次性努力[1]。项目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一次性、独特性特征;明确的工作范围;在一定组织下,有时间、资源等约束(表4-1)。基于项目的概念,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可视为在一定工作范围及时间、资源、环境约束与研发组织之下,以可移动建筑产品为目标的项目。

(2)项目生命周期

在实施一个项目时,将其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于有效地控制与管理,这些项目阶段的总和被称为项目生命周期。在现代项目管理学中,典型的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和收尾阶段。启动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当的项目并对项目进行构思,此阶段的输出成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等文件。计划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在何时由何人如何完成项目目标的相关问题,输出成果是项目计划书。计划书中的具体内容包括界定项目工作范围,构建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确定项目活动内容,建立项目流程,估算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资金,制定进度、资源安排与人员组织架构等。执行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执行项目计划书,是项目目标成果的实现过程,此阶段除了执行项目计划书外还需对项目过程进行跟踪与控制,保证项目过程按照计划书有序地执行。当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与计划发生冲突时,需要及时对计划书做出补充与修改,进行项目变更控制。收尾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项目成果的检验、评价与总结,吸取项目经验,为项目的改进完善奠定基础、积累经验[2]

表4-1 项目与企业日常工作的区别

表格来源:作者绘制
参:冯俊文,高鹏,王华亭.项目现代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

(3)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是指为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所需完成的全部必要的工作活动,在项目范围界定之后,项目组织才能明确所要进行的工作。要确保全部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对项目范围进行管理。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所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中,共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九个领域。其中项目范围管理在项目管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作进行范围界定与控制,建立工作范围框架;明确项目实施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最终要实现的成果;进行有助于时间、资金与资源的估算;建立进度控制的基准;明确人员任务的分配等。项目范围管理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范围规划、范围定义、制定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与范围控制。

2.工作分解结构的定义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s,WBS)是国际上通用的现代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与工具,是实施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方法。工作分解结构面向项目交付成果,按照项目的内在结构与实施进程次序,将项目按等级分解为易于识别的子项目,再将子项目向下逐层分解为内容相对独立、单一的工作单元,最终以工作分解结构图的形式直观反映各工作单元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在项目中的位置,形成由不同层级工作构建的分解结构树(图4-1)。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制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中对工作分解结构做出了如下定义:WBS是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工作分解结构每向下分解一层,代表着对项目工作更详细的定义[3]

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项目组织工作的依据,它构成了项目管理的骨架。工作分解结构的作用主要有:通过对项目的分解,明确具体的任务内容与工作范围;与项目组织建设相结合,明确人员的相应任务安排与职责;可对分解后的单一工作单元分别进行项目所需时间、资金、物料的准确估算,进而实现项目整体资源需求的估算;为制定进度计划与实施进度控制提供基准。此外,项目管理领域在工作分解结构基础上,针对其他视角的管理需求,还衍生出产品分解结构、组织分解结构、资源分解结构等分解结构方法。

图4-1 工作分解结构示意图(www.xing528.com)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3.工作分解结构的构成要素

(1)分解层级与结构

分解层级是将项目交付成果分解为较小的、易于操作管理的单元要素,并形成具有不同详细程度的层级。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主要阶段共同组成了第一层级,各阶段的主要交付成果构成了第二层级,如果第二层级的构成要素可继续分解为更详细的交付成果,那可继续形成第三、第四层级,这些不同的层级共同构成了工作分解树状结构。树状结构中每向下一个层级是对项目更详细的描述,结构最底层具有最大的工作单元数量,所包含的信息也最详细。结构的上一层级比下一层级的构成要素有所收窄,它所需的信息也需要由下一层级提供。

(2)编码设计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码设计是对不同层级的工作单元进行编码,形成一套编码系统,以识别和确立唯一的工作单元。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编码系统有利于项目流程的建立以及对时间、资源等方面的管理。编码设计应便于被使用者理解和读取并与分解结构层级相对应。以图4-2为例,该工作分解结构编码由多位数字组成。1级代表项目分解的第一层级,2至3级分别代表逐层向下分解的层级。1级编码为“1.2.3…”,2级工作单元编码为“1.1、1.2、1.3…”,3级工作单元编码为“1.1.1、1.1.2、1.1.3…”,4级工作单元编码依此类推。

4.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

建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可以采用类比法。类比法是参考已实施的、相似的、相关领域项目,借鉴该领域项目的标准工作分解结构模板,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利用,制定本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如某一汽车制造企业,在开发一款新的汽车产品时,并不需要建立全新的工作分解结构,可以参照以往研制的其他型号汽车的生产工作范围,进行工作分解结构编制

自上而下法是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的另一种常规方法。项目的分解始于最大的工作单元,逐级向下分解为不同的子单元。通过自上而下的分解不断地增加结构层级,同时也得到了不断细化的工作任务。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需要对项目有宏观的把握,使工作分解结构整体而全面。

5.过程分解结构

过程分解结构是面向项目生命周期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其从项目的实施过程的维度对项目进行分解。过程分解结构首先将项目分解为主要的项目阶段,然后将各项目阶段向下分解为主要项目活动,项目活动又层层向下分解为子活动、子子活动直至基本活动单元。过程分解结构中的项目活动单元共同构成了项目的全过程,它是项目进度控制、资源优化配置、人员任务分配等一系列项目管理的依据,是对项目过程进行设计与管理的出发点。过程分解结构主要关注项目过程的分解方式以及不同层级活动间的结构关系,对于项目流程以及项目活动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并不做出解释与说明。如图4-2所示,在过程分解结构图中,纵向表现为同一层级的项目阶段、项目活动,而横向则表现为项目阶段、活动的细化分解。

图4-2 过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