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觉的哲学内涵解析》

《觉的哲学内涵解析》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基础词义的角度来看,庄子“觉”范畴的内涵包含了“觉醒之境”与“觉醒之理”两个方面,其哲学内涵正是由此衍生而来。庄子言说“觉”范畴之哲学内涵,在篇章中勾勒了“寤”“慧”“悟”等关键词,这是对人生哲理的精神觉醒。这些阐释足以看出“觉”之基础语义到哲学内涵的关联。

《觉的哲学内涵解析》

从基础词义的角度来看,庄子“觉”范畴的内涵包含了“觉醒之境”与“觉醒之理”两个方面,其哲学内涵正是由此衍生而来。庄子言说“觉醒”的客观状态(境况、处境),及主观言辞(观念、哲理),为后世中国的精神体系奠定了“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哲学基础。庄子言说“觉”范畴之哲学内涵,在篇章中勾勒了“寤”“慧”“悟”等关键词,这是对人生哲理的精神觉醒。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庄子“觉”范畴则包含“大梦初觉”和“自悟自觉”的哲学内涵。

大梦初觉,指从迷茫和错误中突然明白了某事,此词与“大梦初醒”“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近义。在道家哲学中,大梦初觉也是了悟大道的表现,梦与觉之辩,指对人生彻底的觉悟、觉醒,亦同于“众人皆醉我独醒”及“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之义。这是一种由“由睡而醒”的人生觉悟,但此睡非生理状态的睡眠,而是指精神的遮蔽或迷失;此醒亦非从沉睡中醒来,而是指精神的觉醒或彻悟。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这是《庄子》的特色主题,能够认识到梦,固然是充满智慧的精神境界。但能够破除迷障而从中觉醒的,更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庄子“寄言出意”言说大梦,不是从经验角度来解释的,“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利用梦与觉的话题来讲他对人世的看法,“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11]。庄子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失意者会从中获得精神安慰,消极者会从中获得辩护根据,计较者会从中获得思想启迪。这些都是“大梦初觉”和“自悟自觉”的哲学内涵。

接下来,阐释《庄子》的选段来探索“觉”范畴的哲学内涵,再现关键词“觉”原汁、原味的风格,浅谈蕴含在“大梦初觉”和“自悟自觉”之间的庄子思想。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庄子·齐物论》)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庄子·齐物论》)

第一条材料之“觉”范畴是作“觉悟”来理解的。成玄英疏:“凡鄙之人,心灵驰躁,耽滞前境,无得暂停。故其梦寐也,魂神妄缘而交寐。其觉悟也,则形质开朗而取染。”此所谓“寐—觉”是对应的,而透露出“睡—醒”的精神转变,亦是“魂交”到“形开”的词义关联。换而言之,梦寐和觉悟是世间精神的相反特征,只待人处于目开意悟之时,才能看破精神交错的梦寐现象。凡梦寐之事,亦同昏昏浊世,精神觉醒之时必是“逍遥不落俗尘”。庄子言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言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暗示出不同的人生智慧,即智者与愚人的语言风格及精神特征,亦是“觉”与“不觉”的差异体现。庄子将人生精神纳进了其“觉”范畴的哲学体系,既传达出人生梦寐而精神交错的浅显之义,此须看到“大梦初觉”的精神觉醒;又暗示道人生觉悟而形质开朗的深层之义,此须深化“自悟自觉”的主体意识。这些阐释足以看出“觉”之基础语义到哲学内涵的关联。

第二条材料之“觉”出现三次,词义各不相同,但汇聚了庄子言说“觉”范畴的主要思想。第一个“觉”字是动词,作“睡醒”理解,起到前后链接的作用;第二个“觉”字是名词,即“大觉”,作“圣人”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个“觉”字是动词,作“察觉”理解,起到反讽警醒的作用。

第一个“觉”字作“睡醒”理解。(www.xing528.com)

此词义续接了“觉醒之境”和“觉醒之理”的基础词义,亦沟通了基础词义和哲学内涵。成玄英疏:“夫人在睡梦之中,谓是真实,亦复占候梦想,思度吉凶,既觉以后,方知是梦。”由此而言,此“觉”范畴链接了睡梦的前后,既可理解成“醒而察觉”,觉察到人生睡梦的现象,这是较浅层的精神觉醒;也可理解成“醒而觉悟”,认识到人生睡梦的本质,这是较深层的精神觉醒。由此构成庄子言说“觉”之范畴的前提,首先认识到生理的人生睡梦,其次引申出精神的人生迷梦,为下一句“大觉知此大梦”及“愚者自以为觉”奠定了哲学基础。

第二个“觉”,即“大觉”。

大梦觉醒者,精神未寐者。郭象注:“夫大觉者,圣人也。大觉者乃知夫患虑在怀者皆未寐也。”成玄英疏:“夫扰扰生民,芸芸群品,驰骛有为之境,昏迷大梦之中,唯有体道圣人,朗然独觉,知夫患虑在怀者皆未寐也。”由此而言,大觉即是指了悟大道,人生彻悟,而又精神独醒的智者。此所谓“觉”实现了人生精神的整体发展,已沟通了“寤”“慧”“悟”等关键词,奠定了道家追求自由的精神基础,从而表现出精神觉醒的最高境界。与此相对,“大觉”也适用于佛教体系,指正觉,抑或大佛,其共同点都是人生精神觉醒,且拥有大智慧。如谢灵运《佛赞》云:“惟此大觉,因心则灵。”[12]章炳麟《国家论》议:“大觉有情,期于普度众生得离苦趣。”[13]但是,道家的“大觉”有一点是佛家不具备的,佛家讲究现世人生的虚空,侧重来生;而道家却把此看作浮生大梦,强调精神的觉醒。

在一个混乱而痛苦的年代,庄子言说“人生如梦”,整个人生,也可以看作一场大梦,正如“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这里涉及人生的梦幻与真实,真实之中有梦幻,梦幻之中有真实,只有“大觉”才能认识到人生的梦幻,看破眼前的所谓真实,知晓现世人生的镜花水月;愚者俗人看不到这一层“觉”范畴的哲学内涵,在精神上没有破除遮蔽的智慧,陷入到眼前的真实而苦苦挣扎。其实,仔细思量,此处所谓“大觉”,就蕴含了“大梦初觉”的哲学内涵,能够认识到现世人生的虚幻梦境,能够面对忧患而保持精神独醒,能够从容不迫地走出大梦。同时,此“觉”范畴也生发出“自悟自觉”的哲学要求,现世虚幻,及人生如梦,何以解脱,这必然是在自悟自觉的基础之上,获得人生精神觉醒的大智慧,从而破除愚昧的遮蔽而达到人生彻悟。因此,庄子将“大觉”作“智慧”“圣人”理解,提高了精神自由的觉醒程度,实属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首创,激活了其“觉”范畴之哲学内涵及文学意蕴。

第三个“觉”字作“察觉、觉醒”理解。

此词义具备了动词的因素。郭象注:“夫愚者大梦而自以为寤,故窃窃然以所好为君上而所恶为牧圉,欣然信一家之偏见,可谓固陋矣。”成玄英疏:“夫物情愚惑,暗若夜游,昏在梦中,自以为觉,窃窃然议专所知。情之好者为君上,情之恶者同牧圉,以此为情怀,可谓固陋。”愚蠢的人认为自己是清醒地过着生活,暗暗窃喜真的主宰了生活,而不知自己身处人生大梦之中。此时最大问题是没有忧患意识,而带有些许的悲凉之感。庄子将“大觉”与“愚者”进行比较,强调“自悟自觉”的人生救赎,亦是“觉”与“不觉”的精神对比,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精神,一种朗然独觉,一种浑然不知。此片段出自内篇之《齐物论》,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觉醒地看问题。庄子在“大梦初觉”的基础之上“自悟自觉”,可能其本人也在践行“大觉”的精神道路,而讽刺愚者的愚昧无知,以及沾沾自喜。故而,庄子言说此“觉”范畴起到了反讽警醒的作用。

第三条材料之“觉”范畴是综合性的词义,在“以人观物”的常规思维之外体现出“以物观物”的意识路径。“庄周梦蝶”是道家的一个哲学命题,通过对“由己化蝶”和“由蝶化己”的描述,庄子与蝴蝶的个体意识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相通,究竟谁先谁后,谁梦谁觉,实在是难以分辨。郭象注:“自周而言,故称觉耳,未必非梦也。”成玄英疏:“俄顷之间,梦罢而觉,惊怪思省,方是庄周。”此“庄周梦蝶”的故事渲染了人生如梦的哲学色彩,整个宇宙人生都同处于大梦的体系之中,庄子化蝶,蝶化庄子,“俄然觉”就产生了大梦惊醒,大梦初觉的哲学味道。“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是蝴蝶的悲哀。”[14]回想庄子身处的社会时代,如何看待眼前的现世情况,如何追求人生的逍遥自由,这种“由此及彼”的物化过程及意识相通,正是庄子“觉”范畴之“自悟自觉”的哲学体现。因此,此可看作“庄子之觉察”,亦可看作“蝴蝶之觉察”;此可看作“庄子之觉醒”,又可看作“蝴蝶之觉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