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察色彩源头及其表达方式

观察色彩源头及其表达方式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色”字象形,可知“色彩”这个含义不过是“色”字触地分支的其中一系罢了。然“两性之欲”确是“色”的本源意义无误。后引申为察观人的面相、气色以推断吉凶。《公羊传·哀公六年》也有:“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2]那么感性的画家该如何去表达这种“色彩”?

观察色彩源头及其表达方式

汉文字的发展演变如同一棵能覆盖住一个小岛屿的巨大榕树,其分支可以落地生根形成壮丽的雨林景观。观“色”字象形,可知“色彩”这个含义不过是“色”字触地分支的其中一系罢了。从“色”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色”字最原初的构成并不是上下结构,而是左右结构,分别由两个人形构成,为表示两性

密接触,属动词词性;及至金文小篆的“色”字(),为了进一步明确其两性相亲的含义,将两个人形调整为上下结构,下面的人弯曲变形,而上面的“人”在后来的传续中误变成了“刀”,后人加以道德说教色彩,便成了以讹传讹的“色字头上一把刀”。然“两性之欲”确是“色”的本源意义无误。其由词义可引申为名词“欲望”或者所欲得对象的本身,即富有魅力的人或是富有诱惑力的外形;而“欲望”又在此后发展出宗教内涵:佛教用语中“色相”一词,指的就是人的欲望的外化;也指佛的法身(法相),即力量(佛法)的外化。

说文解字》中写道:“颜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1]。以上充分说明“色”字是与感官功能,即视觉感受紧密相关的,其所关乎“光线在经过反射后呈现在视网中的印象”,换言之,即世界的显性表象,因此引申为可以指代一切事物外在的色彩、质地以及感觉(成色、货色)等。

“‘色’字从人从卩”,“卩,瑞信也”,“色”作为事物的外在特征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物体的部分属性或某种状态,因此原本作为动词的“色”还发展有形容词的词性。段玉裁注:“颜气也。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由此知古人将“色”的产生理解为“气”于人体内的活动,直到今天日本的汉字词中还留有“色气”这种形容词;郑玄在《周礼注疏》中注道:“色,兆气也……凡卜象吉,色善。”“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周礼·春官·占人》有云:“凡卜簭,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后引申为察观人的面相、气色以推断吉凶。《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卜兆门·王蒙占色》中引张楚金《翰苑名谈》:“一日,诣慈恩寺见僧占色。蒙问早晚得官,僧曰:‘观君之色未见喜兆。’”《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唐朝刘餗《传载》:“常衮之任福建也,有僧某者善占色,言事若神。”而作“脸色”“气色”“喜色”“怒色”等词时,色与情绪直接相关,甚至古文献中也有直接以“色”作为动词“色作,色然”,即改变脸色意,直接指代生气、惊惧等类情绪的记载,如《左传·昭公十九年》中有:“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公羊传·哀公六年》也有:“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www.xing528.com)

文学作品中素有主观情绪移诸意象的写作手法以外,“色”与情感的关系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有具体体现,尤其在美术领域。这涉及处理情绪感受与艺术关系的问题,就这一点而言,中西方传统实际上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美术早期便受古希腊“模仿说”影响,力求写实与还原,将事物的“形”与“色”用理性的眼光分切开来,“‘假如形是精神性的东西,那么色就是感情的东西。’根据这一提法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画具象,还是画抽象偏重理性的画家往往以形为主,如达·芬奇、普桑、安格尔、蒙德里安等;而偏重感性的画家往往以色彩为中心,如提香、鲁本斯、梵高、高更、康定斯基、罗斯克等。”[2]那么感性的画家该如何去表达这种“色彩”?即通过光的变化。光线变化不仅可以形成空间感还能实现画家的情感表达,“威尼斯派对十色彩表现及色彩效果的高度重视,其创作已经完全摆脱了情节、内容及文学性的局限,使画面的色彩构图、色彩布局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及语言含义”。[3]

而我国的文艺观深受先秦诸子,尤其是儒道二家的影响,虽然也强调“法天贵真”,但其最终追求的是一种“大象无形”的“虚无”美。事物的形与色同样地被视作物质的外在显现,归纳进了形式与内容范畴中属于形式的那部分,即为质与文的关系中文的部分。然而这种划分又不是完全不可分割的,以我国传统山水画为例,其主体颜色无非黑白与青绿,前一色系受道家玄学“虚无”论的影响;后一色系则受佛家色彩观的影响,“佛教美术是以青绿为主色调。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的绘画基调就由汉画的黑红转变为青绿了,如晋朝代表龟兹画风的克孜尔石画中,多以青绿为主色调。”[4]以上是中西方文艺观对于视觉感受中的色彩处理的一个大致概述。回到文学语境中来,物之形与色的关系更显得紧密,客观存在的物质和主观心灵的感受在文学中发生碰撞,形成具有多重象征色彩的意象体系。可以说文之色繁构成了文学史的多样性,而文学作品中的物色之繁更是组成文学作品灵性的关键所在,亦为文学的审美特性开始自觉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